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3)
2023(16944)
2022(14491)
2021(13514)
2020(11137)
2019(25748)
2018(25613)
2017(48458)
2016(26233)
2015(29741)
2014(29636)
2013(29682)
2012(27832)
2011(25638)
2010(25662)
2009(23614)
2008(22956)
2007(20103)
2006(18094)
2005(16436)
作者
(78398)
(65173)
(64679)
(61546)
(41778)
(31202)
(29475)
(25613)
(24903)
(23250)
(22391)
(22165)
(20836)
(20800)
(20191)
(20056)
(19299)
(18983)
(18656)
(18573)
(16454)
(16044)
(15611)
(14848)
(14669)
(14550)
(14323)
(14167)
(13216)
(12850)
学科
(126201)
经济(126083)
管理(71618)
(66641)
(52624)
企业(52624)
方法(48596)
数学(42161)
数学方法(41778)
中国(35603)
(31039)
地方(30002)
业经(26163)
(26004)
(23521)
(22020)
贸易(22003)
(21289)
农业(21152)
(20223)
环境(19351)
(18697)
(18100)
银行(18047)
(17880)
金融(17879)
(17506)
地方经济(17353)
理论(17349)
(17227)
机构
大学(385740)
学院(382212)
(164501)
经济(161221)
管理(147167)
研究(140864)
理学(126196)
理学院(124683)
管理学(122734)
管理学院(122040)
中国(105767)
科学(85924)
(84432)
(72286)
(71181)
研究所(65853)
(63841)
中心(61636)
财经(56794)
业大(56149)
(55943)
北京(54594)
(52379)
师范(51901)
(51743)
(50477)
经济学(50347)
农业(49839)
(45181)
经济学院(45097)
基金
项目(255777)
科学(201078)
研究(187121)
基金(185785)
(162693)
国家(161358)
科学基金(137159)
社会(119120)
社会科(112977)
社会科学(112947)
基金项目(98167)
(97909)
自然(87791)
自然科(85624)
自然科学(85603)
教育(84738)
自然科学基金(84082)
(83046)
资助(76817)
编号(75007)
成果(61640)
(58634)
重点(57721)
(57013)
课题(52430)
(52346)
国家社会(49594)
创新(48959)
教育部(48667)
科研(48272)
期刊
(188865)
经济(188865)
研究(119766)
中国(78732)
学报(61075)
(58383)
科学(57184)
管理(55730)
(50800)
大学(45621)
教育(42790)
学学(42548)
农业(40967)
(34471)
金融(34471)
技术(33109)
经济研究(30824)
业经(28864)
财经(28338)
(24471)
问题(24411)
(21989)
图书(21803)
技术经济(20118)
(19620)
世界(19102)
资源(18914)
科技(17979)
理论(17958)
国际(17660)
共检索到584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继亮  
利用1990—2010年间的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比较分析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演化和匹配关系。煤炭资源—经济发展要素基尼系数表明,1990—2010年间中国煤炭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极不协调的特点,而相对完备的交通运输体系会降低煤炭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煤炭资源—经济发展要素不平衡指数表明,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之间缺乏有效的平衡性,通过煤炭资源配置可以改善煤炭资源与经济不平衡程度,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的均衡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帅  
文章针对我国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输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并存的反差现象,运用资源诅咒学说,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讨论了煤炭资源开发对煤炭城市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四种不同效应,并利用我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炭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的开发确实束缚了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投入对煤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外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均不显著;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利用效率偏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表现明显;煤炭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孙维筠  汪敏  彭志龙  崔珍珍  
水资源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等城镇化重大措施实施的资源制约因素。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2009—2015年水资源分布、水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区域水资源与人口、土地面积、GDP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对水资源分布、配置及其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分布和配置与人口、土地面积处于高度匹配状态,与GDP分布处于比较匹配状态;但在县域层面,水资源与经济要素的洛伦兹曲线反映出两者存在空间差异性的特点。通过计算研究区域水资源—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平衡指数,进一步探讨了区域水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协调格局,揭示其主要的影响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协调研究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的发展,优化调控水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蕊爱  杜彦其  
煤炭资源型地区是对煤炭产业高度依赖、以煤炭采掘及其加工等相关产业为支柱经济体系的地区。区域经济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耗费量大,在矿产开采和初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对当地居民生存和生活造成威胁。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提升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文  赵国浩  黄文锋  
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传统经济学理论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资源诅咒论正好相反。本文以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为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大型煤炭企业资源开发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中小型煤炭企业资源开发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进一步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同时积极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对于促进山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吉辉  李健  唐燕  
水资源相对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4年-2009年我国31个省市水资源分布、水资源配置相关数据为基础,计算各地区水资源与人口、面积、GDP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对我国水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的时间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GDP的匹配关系处于波动均衡状态,而与土地面积之间处于极不匹配状态;水资源配置与GDP、人口、土地面积分别表现为比较匹配、不匹配和极不匹配关系,且不匹配程度有缓慢加剧的趋势。另一方面,按照空间维度分析需要,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地区,并以2009年为例,计算了各地区水资源-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平衡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雁  贾绍凤  鲁春霞  吕爱锋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协调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关系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张家口为例,采用洛伦兹基尼系数和不均衡指数模型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匹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5年张家口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分布处于"匹配比较合理"和"相对匹配"状态,水资源与经济布局匹配呈现出由"完全不匹配"状态逐渐转变为"相对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匹配演化方面,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的匹配度变化不大。水资源与经济匹配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禀赋越差的地区,经济增速越快,水资源与经济的空间匹配状况越差。张家口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时空匹配特征研究,对于指导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璇  蒋长流  
文章在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以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来自中国24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数据和死亡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死亡率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并且部分城市死亡率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趋势。文章还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安徽省淮北市进行个案研究,以实地发放问卷为数据来源,以健康自评为衡量健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居民健康影响,发现性别、教育和职业地位对健康影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那建颖  
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到集约式发展的转变,是实现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山西实际,对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了思考,最终走出一条符合山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了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巍  高卫东  
作为我国支柱性能源品种,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决定着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的建立。文章利用各省煤炭输入、输出数据,利用GIS手段,对中国1952—2008年煤炭资源供应的时空格局变化和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煤炭资源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变动影响深刻,每一次政策变化都会引起能源消费规模的变化,即便如此,煤炭消费结构却一直在向高效化发展;第二,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强烈的能源消费需求使得我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煤炭运输,但受资源本底的影响,煤炭生产集中程度开始不断上升;第三,煤炭输出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资源的"诅咒";第四,要实现资源输出省可持续发展,现行资源输出模式是否恰当值得反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左  孔宪丽  
本文运用1978-2008年的数据,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因素与煤炭消费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模拟和预测发现,如果中国GDP增长率下降到8%或以下,则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前后会自动下降;现有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的负面效应过大,不可持续;过多煤炭消费导致碳排放过高,煤电关系紧张,矿难事故频发等问题;按照2008年煤炭开采量与储量计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到2050年,中国将无煤可采。本文提出,中国应降低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摒弃过分追求8%或更高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片面做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金  莫辉辉  王姣娥  
鉴于社会经济和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煤炭运输历来为政府所关注,探讨其流场规律有助于认识中国能源供需格局和区域经济联系。从省区和地市角度,剖析中国煤炭资源的汇源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表明:源流区早期集中在华北,目前略向中西部转移,形成中部供应区,山西成为全国源流中心;北方沿海是主要汇流区,目前向东南沿海延伸,形成东部调入区。同时,分析煤炭流场的空间特征,界定主要集散场及等级体系,认为:扩散中心多分布在华北,目前向西部延伸,大型扩散场形成于北方;集聚中心早期多分布在北方沿海,目前向东南沿海延伸,以港口、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为主。然后,全面解析煤炭资源的流动路径,连接港口的铁路成为主通道,下水港多分布在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衍伟  
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资源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已成为国家制定的"2020发展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煤炭价格形成方面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化的问题,致使煤炭价格出现了绝对价格较低,比价不合理等严重阻碍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煤炭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措施,但均收效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煤炭成本核算不完整,其价格并不能反映资源成本与费用。为此,应在明确改革和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以促进国内煤炭市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景普秋  王清宪  
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或者催化剂,也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波动、反工业化、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等"资源诅咒"现象。本文从省域、地级市、县域三个层面,通过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山西经济增长、结构演进、区域差异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论证了煤炭资源开发给山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加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非农化,也是资源产业向制造业、第三产业进一步演进的制约因素;加快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却造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严重的偏差现象;区域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区域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蓓蓓  鲁春霞  张雷  
本文在分析中国煤炭资源空间赋存格局和1952年~2005年中国煤炭资源开发的时空格局演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省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历史、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开发潜力指数(EP)法对中国煤炭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将中国各省区的煤炭资源开发潜力分为4个级别:①开发潜力大的有甘肃、云南、安徽、贵州、山西、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和内蒙古共10个省区,其开发战略主要为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建立大型煤炭基地;②开发潜力较大的有重庆、河北、黑龙江、河南和山东共5个省区,其开发战略主要为接续传统衰老矿区的生产能力,整合资源,关闭小矿井,适度开发大中型矿井,稳步扩大生产规模;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