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0)
2023(13475)
2022(11632)
2021(11045)
2020(9040)
2019(21387)
2018(21231)
2017(40607)
2016(22006)
2015(24653)
2014(24532)
2013(24300)
2012(22234)
2011(20229)
2010(19879)
2009(17858)
2008(17229)
2007(14488)
2006(12749)
2005(11243)
作者
(61725)
(51503)
(50736)
(48561)
(32600)
(24498)
(23140)
(20186)
(19588)
(18131)
(17461)
(17459)
(16320)
(16017)
(15885)
(15768)
(15286)
(15031)
(14716)
(14425)
(12679)
(12665)
(12200)
(11594)
(11440)
(11315)
(11297)
(11119)
(10233)
(10074)
学科
(88707)
经济(88604)
管理(61357)
(55063)
(45566)
企业(45566)
方法(40687)
数学(35881)
数学方法(35530)
中国(25939)
(22716)
(21988)
(19298)
业经(18957)
(17924)
(17712)
贸易(17704)
环境(17292)
(17289)
地方(15885)
农业(14816)
(14533)
(13855)
银行(13816)
(13349)
金融(13348)
理论(13305)
(13283)
(13114)
技术(12987)
机构
大学(309107)
学院(304259)
(129357)
经济(126922)
管理(121405)
研究(108396)
理学(105689)
理学院(104532)
管理学(102887)
管理学院(102333)
中国(80797)
(66433)
科学(65617)
(57838)
(53823)
研究所(49427)
(47871)
中心(47404)
财经(46487)
业大(44796)
北京(42682)
(42651)
(41521)
(40265)
师范(39904)
经济学(39882)
(39362)
农业(37356)
经济学院(35982)
财经大学(34920)
基金
项目(212915)
科学(168177)
基金(156936)
研究(156224)
(137290)
国家(136237)
科学基金(116780)
社会(99595)
社会科(94486)
社会科学(94463)
基金项目(83143)
(79730)
自然(75422)
自然科(73678)
自然科学(73663)
自然科学基金(72347)
教育(71003)
(68304)
资助(64562)
编号(61922)
成果(50295)
(48304)
重点(47621)
(45410)
(44080)
课题(42617)
国家社会(41923)
教育部(41681)
创新(41242)
科研(40680)
期刊
(136246)
经济(136246)
研究(94971)
中国(57634)
学报(48323)
科学(45298)
管理(44265)
(42964)
(41638)
大学(36844)
教育(34590)
学学(34431)
农业(30302)
(25376)
金融(25376)
技术(25059)
经济研究(23002)
财经(22526)
业经(20379)
(19326)
问题(17881)
(16302)
图书(15455)
(15199)
理论(15031)
科技(14588)
技术经济(14525)
世界(14113)
实践(13482)
(13482)
共检索到444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李虹  
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的减排目标,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补贴引起煤炭过度消耗是导致CO_2大量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首先运用价差法估算了中国2007年煤炭补贴规模和补贴率;其次,以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环境治理账户在内的社会核算矩阵,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拟取消煤炭补贴产生的CO_2减排效应,并从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定量分析其减排机制。结果表明,取消煤炭补贴可以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1.78%。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浩  于贵芳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燕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燕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一杰  刘秀丽  
在不同的减排目标和不同的GDP增长率的情景假设下,测算了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所需的增量成本。结果显示: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碳密度比2005年降低40%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约为104亿美元;而当减排目标提高到45%时,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迅速增加到318亿美元左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学  王春梅  王文昊  
能源效率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能源效率为自变量,以某行业最优能源效率地区的值为参照值,测算了我国2009年的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结果发现: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各省市以行业能源效率最优省市的生产方式、能源结构和管理模型进行改进,完全有能力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减排承诺;但由于各省市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性,各省市的能源效率存在差异。总体上,我国尚处于弱退耦状态,说明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加大力度,巩固减排成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卫国  刘颖  韩青  
改革开放对中国政府体系最突出的影响就反映在中央对地方的分权,这种分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已是一个研究共识。在当地消费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来说发展本地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高当地的投资水平,地方政府投资在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据中国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偏差与CO2排放偏差显著正相关。同时,地方政府投资对于中国CO2排放具有倒U型影响,即地方政府投资初期促进了CO2排放,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资的逐渐增大,CO2排放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态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鹏  周迅  周德群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测算分析是制定和落实碳减排政策的科学基础,其研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碳减排成本的理论界定及测算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为长期减排成本和短期减排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不同成本内涵界定下的测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现有研究的测算结果,探讨未来研究的可拓展领域,并指出应对之前未受充分关注的碳排放实体的减排成本展开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沈可挺  徐嵩龄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CGE模型。用其静态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该模型与前人的同类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我们把生产税区分为产值税、增值税、碳税三部分;前人把产值税和增值税统一作为间接税处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罗雨森  
文章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外商直接投资(IFDI)、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二者与环境规制变量的交互项,分析中国双向FDI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双向FDI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区域非均衡的特征。IFDI和环境规制的交互项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显著为正。OFDI和环境规制的交互项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在东部和东北地区显著为负,在西部地区却显著为正。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建武  李善同  
国内的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压力、大国的责任与承诺,决定着我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势在必行。然而国内目前控制污染排放的政策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利用市场的手段。中国国土辽阔,区域间的差异较大,但是针对污染控制影响的区域定量分析却少之又少。本文利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施行统一的碳税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二氧化碳减排以及地区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统一碳税的碳税政策,对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造成的福利损失比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大约要大1到2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越高的省份,其福利受损的程度越大;统一碳税政策既会带来地区整体福利的下降,同时也造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现祥  张翼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根据1997-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职能错位与企业减排动力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政府规模的扩大以及腐败行为都不利于形成企业的减排激励。另外,我国现行的环境管制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减排有积极作用,而对于东部地区这种减排作用却不存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川  汪曾涛  
本文首先分析了碳税、一般排放权交易体系、复合排放权交易体系、补贴、政府规制这五种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其作用的范围、借助市场力量的方式、减排成本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成本的大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政治上的可接受性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优化选择及实施战略:近期应以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碳税为主体的减排政策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瑾  
选取2020年30个省(市、区)的推算数据,以官方界定的衡量标准,对我国各地二氧化碳控排的削减目标进行了公平性检验。研究表明,以地区GDP代表的发展阶段来衡量,削减目标是相对公平的;若以化石能源储量代表的资源禀赋以及以森林面积代表的生态环保来衡量,削减目标则极不公平。从低碳贡献系数来看,不公平因子主要为河北、山西、内蒙古和西部六省。此外,测算结果还发现,由于各地"十三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率普遍高于6.5%的中央底线,将导致2020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突破119.53亿吨的排放量上限。在尊重《控排方案》现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邓传霞  
针对传统方向距离函数(DDF)会高估效率的缺陷,在全要素和生产技术框架下,探索性地使用考虑松弛变量的规模方向距离函数(SDDF)对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并计算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改进方向、改进目标值及改进变化率,据此测度减排潜力。结果表明:SDDF测算的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整体低于DDF的计算结果;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和产出改进目标值呈现了较大的区域差异,不在生产前沿面上的省市欲达到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最优,应将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首要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