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9)
- 2023(18645)
- 2022(15799)
- 2021(14707)
- 2020(12386)
- 2019(28654)
- 2018(28376)
- 2017(53852)
- 2016(28863)
- 2015(33010)
- 2014(33032)
- 2013(32801)
- 2012(30805)
- 2011(28098)
- 2010(28162)
- 2009(26402)
- 2008(26074)
- 2007(23127)
- 2006(20463)
- 2005(19072)
- 学科
- 济(136959)
- 经济(136796)
- 管理(83351)
- 业(78586)
- 企(63307)
- 企业(63307)
- 方法(53953)
- 数学(47161)
- 数学方法(46632)
- 中国(38525)
- 农(34539)
- 财(32990)
- 地方(30776)
- 业经(28680)
- 制(27560)
- 贸(26054)
- 贸易(26038)
- 学(25579)
- 易(25277)
- 农业(22979)
- 融(22606)
- 金融(22601)
- 银(22478)
- 银行(22442)
- 行(21614)
- 环境(19957)
- 和(19174)
- 务(19138)
- 财务(19071)
- 财务管理(19015)
- 机构
- 大学(422102)
- 学院(420658)
- 济(186608)
- 经济(182945)
- 管理(158643)
- 研究(150791)
- 理学(134880)
- 理学院(133334)
- 管理学(131203)
- 管理学院(130407)
- 中国(117453)
- 京(90307)
- 科学(87849)
- 财(87045)
- 所(76498)
- 研究所(68739)
- 中心(68499)
- 农(68048)
- 财经(67799)
- 江(63893)
- 经(61465)
- 业大(58391)
- 经济学(58330)
- 北京(57935)
- 范(54756)
- 师范(54205)
- 院(54005)
- 农业(52996)
- 经济学院(52191)
- 州(50394)
- 基金
- 项目(270868)
- 科学(214092)
- 研究(199138)
- 基金(198025)
- 家(172087)
- 国家(170682)
- 科学基金(146171)
- 社会(128835)
- 社会科(122288)
- 社会科学(122258)
- 省(104056)
- 基金项目(103655)
- 自然(92241)
- 教育(91211)
- 自然科(90095)
- 自然科学(90068)
- 自然科学基金(88466)
- 划(88113)
- 资助(81844)
- 编号(79432)
- 成果(65663)
- 发(62051)
- 重点(61428)
- 部(61206)
- 创(55897)
- 课题(55750)
- 国家社会(54210)
- 教育部(52803)
- 创新(52497)
- 科研(51766)
- 期刊
- 济(214588)
- 经济(214588)
- 研究(131846)
- 中国(88922)
- 财(68184)
- 农(62846)
- 学报(62274)
- 管理(61013)
- 科学(59096)
- 大学(48081)
- 学学(45196)
- 融(44626)
- 金融(44626)
- 教育(43023)
- 农业(42505)
- 技术(37956)
- 经济研究(34939)
- 财经(34560)
- 业经(32584)
- 经(29798)
- 问题(28128)
- 贸(25094)
- 国际(23510)
- 业(23389)
- 世界(22204)
- 技术经济(22034)
- 统计(21044)
- 理论(19304)
- 版(18852)
- 策(18757)
共检索到656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小素
矿难频发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极不和谐的音符。在很大程度上,矿难频发与其说是天灾,还不如说是人祸。因此,完善制度,遏制矿难,实现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可持续发展 矿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荣 肖国兴
论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架构李克荣肖国兴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探明储量中直接可供建井的储量不足;乱采乱挖无证开采、破坏性开采的现象屡屡发生,部分重点国有煤矿陷入困境尚未“脱贫”;投资额递减,新开工能力不足;众多小煤矿资源回收率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嶕 赵国浩 张宝建
中国是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在节能环保要求不断升高、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大环境下,中国的煤炭产业面临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和经济效益压力。探讨了中国煤炭产业从快速发展到下降再到缓慢复苏的一个循环发展过程,针对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煤炭产业的系统基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解决性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经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雁灵
文章对山西省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分析了如何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的增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多种经营 山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素姣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输煤大省。山西煤炭工业在我国能源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完善法律、科学规划、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山西煤炭工业向新型化、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
煤炭工业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利 张洪潮 王泽江
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保障地区经济发展稳定和谐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阻滞煤炭产业集群向高级化发展的资源、环境、技术等主要约束因素,并以系统战略的观点提出,从规划可持续战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等多条路径实现我国煤炭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煤炭产业集群 可持续 生态化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孟澌 林爱梅
本文提出了煤炭企业现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环境成本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下,结合煤炭生产的行业特点,探讨赋予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新的内涵,并对其构成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规范。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环境成本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段毅
在对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形成、发展和煤炭消费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建立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煤炭消费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均衡关系;然后,通过建立煤炭消费与重工业发展的脉冲响应函数及对两者变量的误差分解,分析了两者的长期动态关系。其结论是:重工业发展促使了我国煤炭消费量的增加。最后,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结构节能、促进节能优先战略能源的实施、实现结构优化等方面探讨了降低煤炭消费量的若干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荣西武 顾文选
煤炭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受经济利益驱动,很多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开采煤炭资源来支撑,而忽略了煤炭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造成煤炭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塌陷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通过分析永城市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揭示了永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与制度创新方面,对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促进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煤炭城市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秀春 姚平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城市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为投入.以城市人口发展、经济发展为产出,将DEA的思想和模型应用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以典型煤炭城市鸡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DEA有效性与指标集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鸡西市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复合DEA 煤炭城市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复明 景普秋
煤炭资源与生产大省——山西省获准设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其目标是解决煤炭开发带来的严重的外部性问题,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产煤地区转型发展。本文从完善煤炭成本的核算机制入手,运用供求理论,分析了煤炭基金对煤炭生产者、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基金的设立对煤炭市场、关联市场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仇方道 沈正平 张敬 佟连军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是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采用物质流分析、脱钩分析和分解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1995—2007年徐州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脱钩类型、可持续状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徐州市DMI和DPO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4%和0.91%,而GDP年均增长率为12.62%,二者之间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物质代谢效率的提升又使其发展方式呈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型的趋势;资源投入、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出现弱脱钩现象,表明徐州经济系统正处于显著的弱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规模扩大和技术效应抑制作用减弱是引起煤炭城市资源环境约束性增强、可持续发展降低的主要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克亮 严慧斌 孟祥瑞
本文在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全国1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测度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将煤炭资源城市按照规模进行科学分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因子、社会环境因子、资源因子和就业因子为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其中经济因子起主导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4个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政府应加大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扶持力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继亮
利用1990—2010年间的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比较分析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演化和匹配关系。煤炭资源—经济发展要素基尼系数表明,1990—2010年间中国煤炭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极不协调的特点,而相对完备的交通运输体系会降低煤炭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煤炭资源—经济发展要素不平衡指数表明,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之间缺乏有效的平衡性,通过煤炭资源配置可以改善煤炭资源与经济不平衡程度,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的均衡性。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经济发展要素 时空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