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3)
2023(14460)
2022(12621)
2021(12085)
2020(10029)
2019(23322)
2018(23038)
2017(44171)
2016(24213)
2015(27523)
2014(27392)
2013(27227)
2012(25057)
2011(22804)
2010(22672)
2009(21028)
2008(20843)
2007(18173)
2006(16213)
2005(14862)
作者
(69449)
(57739)
(57241)
(54722)
(36806)
(27484)
(26010)
(22528)
(22029)
(20644)
(19642)
(19574)
(18363)
(18225)
(17969)
(17689)
(17166)
(16817)
(16419)
(16370)
(14403)
(14114)
(13751)
(13055)
(12815)
(12777)
(12770)
(12658)
(11561)
(11339)
学科
(98045)
经济(97896)
管理(74021)
(67823)
(56306)
企业(56306)
方法(43149)
数学(37437)
数学方法(37008)
中国(28556)
(27493)
(26774)
(23230)
业经(22067)
(19853)
(19617)
贸易(19605)
(19158)
农业(17295)
地方(17188)
(16877)
银行(16840)
(16713)
财务(16637)
财务管理(16598)
(16051)
(15850)
环境(15822)
企业财务(15736)
(15471)
机构
大学(349233)
学院(344678)
(145093)
经济(142084)
管理(136196)
研究(120692)
理学(117023)
理学院(115717)
管理学(113950)
管理学院(113316)
中国(93263)
(75668)
科学(71632)
(68694)
(60636)
研究所(54757)
财经(54081)
中心(53899)
(53617)
(49795)
(49197)
业大(49095)
北京(48865)
(44868)
师范(44501)
经济学(44297)
(43376)
农业(41715)
财经大学(40226)
(40082)
基金
项目(230608)
科学(182109)
研究(171293)
基金(169245)
(147115)
国家(145938)
科学基金(125045)
社会(109188)
社会科(103483)
社会科学(103458)
基金项目(89217)
(86531)
自然(79881)
自然科(77991)
自然科学(77975)
教育(77771)
自然科学基金(76568)
(73777)
资助(70131)
编号(68979)
成果(57565)
(52511)
重点(51475)
(48660)
(47583)
课题(47500)
国家社会(45542)
(45421)
教育部(45416)
创新(44539)
期刊
(161410)
经济(161410)
研究(109007)
中国(68285)
(52941)
学报(52396)
管理(51657)
(49703)
科学(49299)
大学(40293)
教育(37835)
学学(37654)
农业(34400)
(32452)
金融(32452)
技术(28962)
财经(27211)
经济研究(25562)
业经(24108)
(23271)
问题(21396)
(18142)
(17820)
理论(17750)
图书(17460)
技术经济(16846)
世界(16301)
科技(15847)
实践(15798)
(15798)
共检索到520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潘仁飞  陈柳钦  
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控制是事关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安全生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涉及煤炭总量控制目标内在影响因素及煤炭进出口贸易外在因素的综合分析,给出了我国不同阶段煤炭生产总量的控制目标,对于国家指导煤炭总量控制工作,制定总量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数量管理、质量管理和价格管理三个维度建立一个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的分析框架,对当前我国控煤政策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发现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强制性的数量管理手段,而缺乏引入价格管理方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清洁能源替代缺乏长效机制,难以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建议改变以数量管理为主的政策取向,引入价格管理手段,核心是把煤炭消费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使煤炭消费主体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有效抑制不合理煤炭消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佐钘  邵汝军  
本文对我国煤炭产量预测的现有文献进行简要评述,分别采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模型对国有重点和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进行预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对乡镇煤矿产量的波动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乡镇煤矿产量具有线性和周期性波动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用温特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方法对乡镇煤矿产量进行预测。最后,简要地提出了保障我国煤炭供应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衍伟  
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资源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已成为国家制定的"2020发展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煤炭价格形成方面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化的问题,致使煤炭价格出现了绝对价格较低,比价不合理等严重阻碍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煤炭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措施,但均收效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煤炭成本核算不完整,其价格并不能反映资源成本与费用。为此,应在明确改革和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以促进国内煤炭市场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有生  苏铭  
区域大气质量和水资源条件正成为制约煤炭消费的红线。从区域视角出发,以省为主体,研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实现途径,结果表明,京津冀鲁豫应从当前就大幅削减煤炭消费,江浙沪皖应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峰值,黑吉辽、粤闽桂琼应在2020年前后达到峰值,湘鄂赣和云贵川渝应在2020年~2030年间实现峰值平台,晋陕蒙宁和甘青新2030年前仍可适度增加,但增速增量应不断降低。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实现途经:尽快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着力完善经济激励手段,合理使用行政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世海  王福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良云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减缓,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导致煤炭才能过剩,价格下滑,煤企利润空间明显缩小。降低原煤成本尤显重要,本文从原煤成本经济性与技术性出发,对可控成本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对原煤成本进行适时的有效控制,推行全员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抓安全抓质量,促进成本管理,这样才使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世文  
重点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煤炭消费和生产的现实,特别是新近发生的变化。对中国煤炭消费和生产的绝对量、相对量进行了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统计分析。目前,中国能源消费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对煤炭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但是,中国煤炭消费和生产面临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和全球煤炭市场均衡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新能源技术的根本性突破,具有极强的紧迫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行明  杨锦英  郑欢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建立起煤炭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并将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重要因素引入模型中,以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研究。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其中工业化对中国煤炭需求的作用远大于城市化,意味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加快是引起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则次之。煤炭消费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我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特征明显,能源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模型显示,煤炭需求下降的理论拐点在2040年左右。考虑到各项制约因素的作用,中国煤炭年需求量和产量实际上已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柳君波  高俊莲  徐向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降低中国未来煤炭供应行业总成本,在收集和分析行业现有格局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优化未来中国煤炭产、运格局;并通过分析各地区煤炭供应行业的各个环节,最终核算出碳排放系数,再利用这些系数对优化格局下的煤炭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在资源和政策的约束下,中国煤炭开发将不断集中化,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到2030年占全国总生产比例将近88%,比2015年提高17%;(2)煤炭调运压力先增后减,新疆、西南、东北等地区铁路运力不足,需不同程度地扩能;(3)2020年煤炭供应行业总排放约6.41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8.75%,2030年总排放约5.26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15.34%。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各地区煤炭生产、运输及排放情况,并提出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煤炭行业相关决策和碳减排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世祥 王剑成 成金华  
由于煤炭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和能源安全保障需求.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规制以提升煤炭产业的效率水平.应该成为煤炭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政府试图对煤炭产业实施再规制的当下.科学考察我国煤炭产业的效率水平.评价现有主要政策对煤炭产业效率的规制效应.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中国煤炭企业100强2007-2012年的数据.构建Malmauist指数测算我国煤炭产业的效率水平.并基于SFA方法检验技术水平、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规制对煤炭产业技术效率产生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1)样本期内.煤炭产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相对稳定.但技术效率却出现了恶化趋势;(2)规模较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都高于规模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时中  赵鹏大  田家华  
依据能源安全理论,运用TOPSIS方法测算中国煤炭供需安全度。确定中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对2008-2011年中国煤炭供需数据进行极差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评价矩阵加权规范化计算;最后,依据方案贴近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8—2011年,中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依次为0.426 5,0.411 8,0.602 0,0.567 8。取安全度系数0.5,则2008年和2009年中国煤炭供需不安全,2010年和2011年煤炭供需形势比较乐观。维护中国煤炭供需安全需要增加煤炭探明储量、提高替代能源消费比例和维持煤炭供需增速稳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萍萍   王亚琦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易受能源价格因素干扰,在“双碳”目标下研究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为碳价)的传导路径,有利于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并助力其发挥减排作用。在梳理煤炭价格与碳价传导机理的基础上,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煤炭指数与碳价的动态关系,并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煤炭价格与碳价的传导路径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与动态相关系数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碳价存在显著动态相关性,并呈现复杂性和多变性;碳市场尚未充分发挥其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能源利用效率,煤炭价格与碳价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路径实现的传导更加显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动态相关系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能源利用效率改变则不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翠梅  戴尔阜  刘乙辰  王亚慧  王芳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一类重要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是中国最大的CH4排放源。为编制高质量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有必要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不同排放源的CH4逃逸开展系统研究。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方法,对中国煤炭逃逸关键排放源井工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采用本国特征排放因子法,其他排放源采用缺省排放因子法,计算了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分析了上述期间的排放趋势及排放构成,并开展了同其他国家隐含排放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不考虑回收利用量时,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先升后降,2010年排放量为2525万t,2013年达到峰值2716万t,之后缓慢下降到2016年的2269万t,最大的排放环节为井工开采,研究期年平均占比为83%。②2010—2016年CH4回收利用量年均上升17%,2016年回收利用量占总排放量的27%,扣除回收利用量后净排放量峰值年份前移到2011年。③不同国家本地化隐含排放因子差距较大,中国在主要产煤大国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波兰相当,低于德国、俄罗斯和美国,位于IPCC缺省值下限。④从排放源范围、方法选择和排放因子等方面来看,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清单在非附件I国家中属于领先水平,但同附件I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计算范围的完整性,加强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以及深入开展中国特征排放因子研究,同时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的回收利用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