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3)
- 2023(6527)
- 2022(5380)
- 2021(5307)
- 2020(4335)
- 2019(9923)
- 2018(9949)
- 2017(17967)
- 2016(9786)
- 2015(11560)
- 2014(11504)
- 2013(11230)
- 2012(10540)
- 2011(9781)
- 2010(9593)
- 2009(8895)
- 2008(8715)
- 2007(7715)
- 2006(6770)
- 2005(6134)
- 学科
- 济(39902)
- 经济(39851)
- 管理(25079)
- 业(19759)
- 方法(16854)
- 中国(15519)
- 数学(15231)
- 数学方法(15131)
- 企(14624)
- 企业(14624)
- 农(10850)
- 贸(10142)
- 贸易(10137)
- 易(9988)
- 制(9696)
- 财(8960)
- 学(8811)
- 体(8121)
- 银(8053)
- 银行(8034)
- 行(7869)
- 融(7593)
- 金融(7586)
- 业经(7020)
- 农业(6508)
- 关系(6417)
- 环境(6260)
- 理论(5843)
- 和(5758)
- 发(5679)
- 机构
- 大学(141045)
- 学院(139116)
- 济(64121)
- 经济(63077)
- 研究(56930)
- 管理(48709)
- 中国(44970)
- 理学(41057)
- 理学院(40562)
- 管理学(39920)
- 管理学院(39663)
- 科学(32873)
- 京(31644)
- 所(29082)
- 财(28252)
- 研究所(26674)
- 农(25185)
- 中心(24803)
- 财经(22347)
- 经济学(21085)
- 经(20675)
- 院(20660)
- 北京(20640)
- 农业(19961)
- 业大(19880)
- 江(19703)
- 经济学院(18918)
- 范(18026)
- 师范(17797)
- 科学院(17424)
- 基金
- 项目(93099)
- 科学(72985)
- 研究(68831)
- 基金(68684)
- 家(61500)
- 国家(61054)
- 科学基金(50453)
- 社会(44759)
- 社会科(42458)
- 社会科学(42450)
- 基金项目(34987)
- 省(33212)
- 教育(31357)
- 自然(30558)
- 自然科(29884)
- 自然科学(29868)
- 划(29410)
- 自然科学基金(29358)
- 资助(28943)
- 编号(26684)
- 成果(23061)
- 部(22058)
- 重点(21543)
- 中国(21055)
- 发(20182)
- 国家社会(20093)
- 课题(19481)
- 创(18797)
- 教育部(18763)
- 创新(17814)
共检索到218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昊 李昊彤
中国煤炭的资源特征和生产特征决定了煤炭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煤炭安全的综合评价是制定煤炭产业安全战略与规划、进行煤炭产业安全决策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从煤炭生产、流通、国际贸易、消费四个再生产环节入手,综合构建了中国煤炭安全度量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煤炭安全预警机制。
关键词:
煤炭安全 度量体系 预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昊
针对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存在的煤炭消费强度高、煤炭消费弹性系数高、煤炭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域错位等重要的安全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安全度量体系,并测度了1995—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安全情况。最后,提出保障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消费 能源安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丹丹 赵丽萍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产生煤炭物流需求的动因,随后结合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出口外贸、煤炭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政策制度等因素是影响中国煤炭物流需求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构成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的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揭示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作用机理,为促进中国煤炭物流的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凯风 朱贵宇 宋鹏鹏
文章基于能源金融安全的角度,运用分位数回归、经遗传算法修正的BP神经网络系统,通过MAT LAB工具对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2003~2011年金融安全运行状况进行预警分析评价,认为中国煤炭行业金融安全形势处于基本安全区间,形势不容乐观,并提出了保障中国煤炭行业金融安全的主要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军 宋学锋
文章在对煤炭企业安全风险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煤炭企业安全风险的主要控制点,并构建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该预警指标体系能够给煤炭企业管理者随时提供可以判别的指标体系,管理者根据标准值来判断目前风险所处的警度。
关键词:
安全风险 预警 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惠芬
综观国内外有关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的研究,可分为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和建立预警模型两种,其中在我国的分析研究中前者较为完善。然而,由于相关的实证研究中材料大多采集于制造业的上市企业,对于煤炭行业这一特殊性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更体现出其自身行业财务的特殊性。如果套用现有的预警指标体系,则会与实际南辕北辙,所以结合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预警 预警指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佐钘 邵汝军
本文对我国煤炭产量预测的现有文献进行简要评述,分别采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模型对国有重点和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进行预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对乡镇煤矿产量的波动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乡镇煤矿产量具有线性和周期性波动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用温特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方法对乡镇煤矿产量进行预测。最后,简要地提出了保障我国煤炭供应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时中 赵鹏大 田家华
依据能源安全理论,运用TOPSIS方法测算中国煤炭供需安全度。确定中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对2008-2011年中国煤炭供需数据进行极差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评价矩阵加权规范化计算;最后,依据方案贴近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8—2011年,中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依次为0.426 5,0.411 8,0.602 0,0.567 8。取安全度系数0.5,则2008年和2009年中国煤炭供需不安全,2010年和2011年煤炭供需形势比较乐观。维护中国煤炭供需安全需要增加煤炭探明储量、提高替代能源消费比例和维持煤炭供需增速稳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伟 张婷婷
煤炭工业的安全问题是本行业的一大难题,也是备受世人瞩目的热点问题。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融合到煤炭作业的培训中去,可以有效地破解这一行业难题。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支持下,实现了一个煤炭安全培训体系结构,并对各要素及其实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煤炭 安全教育 建构主义 信息技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柳君波 高俊莲 徐向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降低中国未来煤炭供应行业总成本,在收集和分析行业现有格局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优化未来中国煤炭产、运格局;并通过分析各地区煤炭供应行业的各个环节,最终核算出碳排放系数,再利用这些系数对优化格局下的煤炭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在资源和政策的约束下,中国煤炭开发将不断集中化,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到2030年占全国总生产比例将近88%,比2015年提高17%;(2)煤炭调运压力先增后减,新疆、西南、东北等地区铁路运力不足,需不同程度地扩能;(3)2020年煤炭供应行业总排放约6.41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8.75%,2030年总排放约5.26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15.34%。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各地区煤炭生产、运输及排放情况,并提出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煤炭行业相关决策和碳减排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
关键词:
煤炭供应 格局优化 碳排放 政策约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王有鑫
在我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人民币跨境流动增加、汇率波动频繁的背景下,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指数对于预防突发性、恐慌性的资本外流以及汇率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面性、科学性和重要性原则,本文选取宏观经济运行、外部金融状况、外债风险和金融市场等四大类19个指标作为监测预警体系的备选指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出跨境资本流动的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构建预警指数;同时利用历史数据和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验证,发现预警指数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未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将更加频繁,受利率、汇率、避险情绪等国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监测预警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远 俞书伟
当前煤炭行业人才严重不足,影响了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和长远发展,而仅靠煤炭高校自身难以改变这种局面。为破解煤炭行业人才培养困境,实现煤炭行业人才积累的良性循环,需要构建煤炭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将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方因素纳入到煤炭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保障作用,形成煤炭高校间协作分工机制。
关键词:
煤炭行业 煤炭高校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思锋 杨潇
通过对生态补偿概念的解析,推导出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在对榆林煤炭开采区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指标权重和补偿顺序;以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本的损失、机会成本、恢复成本等作为补偿依据,提出了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费用的测度方法。运用榆林煤炭开采区神木县域的相关调查数据,对本文构建的包括生态补偿指标体系、指标权重、测度方法在内的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进行了应用和检验,并得出榆林煤炭开采区神木县域内的生态补偿额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