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2)
2023(11065)
2022(9704)
2021(9414)
2020(7805)
2019(18492)
2018(18281)
2017(35407)
2016(18979)
2015(21613)
2014(21370)
2013(21453)
2012(19586)
2011(17817)
2010(17370)
2009(15759)
2008(15183)
2007(12705)
2006(11008)
2005(9582)
作者
(53571)
(44457)
(44007)
(42041)
(28280)
(21135)
(20040)
(17669)
(16886)
(15608)
(15136)
(15039)
(14026)
(13862)
(13684)
(13584)
(13294)
(12979)
(12541)
(12442)
(10900)
(10860)
(10514)
(9951)
(9876)
(9789)
(9722)
(9594)
(8845)
(8691)
学科
(78205)
经济(78116)
管理(52059)
(48600)
(39888)
企业(39888)
方法(37697)
数学(33288)
数学方法(32982)
中国(22414)
(19504)
(18424)
(16264)
贸易(16256)
(16089)
业经(15924)
(15895)
地方(13898)
(12934)
农业(12889)
(12505)
环境(12356)
理论(11525)
技术(11370)
(11136)
银行(11104)
(10682)
(10645)
(10645)
金融(10644)
机构
大学(270739)
学院(266086)
(112819)
经济(110704)
管理(108563)
理学(94874)
理学院(93852)
研究(92920)
管理学(92452)
管理学院(91986)
中国(69364)
(58340)
科学(56499)
(48056)
(45856)
研究所(42302)
中心(40624)
(39821)
财经(39650)
业大(38798)
北京(37556)
(36430)
(34831)
(34803)
师范(34555)
经济学(34510)
(33721)
农业(31282)
经济学院(31174)
财经大学(29837)
基金
项目(187950)
科学(148335)
基金(138699)
研究(138246)
(120906)
国家(119972)
科学基金(102890)
社会(87953)
社会科(83414)
社会科学(83393)
基金项目(73765)
(69568)
自然(66527)
自然科(65003)
自然科学(64987)
自然科学基金(63825)
教育(62368)
(59867)
资助(57609)
编号(55132)
成果(44794)
(42778)
重点(41589)
(39712)
(38802)
课题(37461)
教育部(36939)
国家社会(36694)
创新(36250)
科研(35895)
期刊
(116941)
经济(116941)
研究(80472)
中国(46482)
学报(41170)
科学(39278)
管理(39006)
(35771)
(33637)
大学(31233)
学学(29234)
教育(27492)
农业(25854)
技术(21748)
(20062)
金融(20062)
经济研究(19686)
财经(18930)
业经(17169)
(16116)
问题(15475)
图书(14537)
(13915)
理论(13519)
(13219)
技术经济(13027)
科技(12886)
世界(12575)
实践(12214)
(12214)
共检索到378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德鲁  赵成  
在全国25个省区煤炭行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估计了各省区煤炭边界生产函数,并将去产能成本划分为人员安置成本和资产损失两部分,构建了各省区煤炭去产能成本的测算方法。由此建立以最小化全国去产能成本为目标的煤炭去产能省区分配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在满足2020年煤炭需求以及保持区域调运平衡的基础上,约束全国及区域煤炭产能,得到了去产能的省区分配方案。与各省区煤炭去产能计划方案比较,结果显示优化模型分配方案成本更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佐钘  邵汝军  
本文对我国煤炭产量预测的现有文献进行简要评述,分别采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模型对国有重点和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进行预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对乡镇煤矿产量的波动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乡镇煤矿产量具有线性和周期性波动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用温特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方法对乡镇煤矿产量进行预测。最后,简要地提出了保障我国煤炭供应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于左   史俊荣   罗天羽  
本文从竞争企业间部分所有权角度研究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将去产能政策分为并购重组和产能限制,实证表明并购重组对煤价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产能限制加强了并购重组对煤价的正向影响。将并购重组与部分所有权交互之后,发现两者叠加对煤价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并购重组整体提高了市场势力,尤其对存在部分所有权的企业作用更加明显。本文提出应以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尽快恢复煤炭市场竞争机制,进而削平煤炭畸高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玲  崔琦  陈浩  宋涛  
本文基于CHINAGEM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均衡模型(CGE),建立差异化的多情景政策分析,比较了不同煤炭产能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煤炭产能政策在优化煤炭生产结构的同时,会显著影响其他能源产业和与之有上下游关联的非能源产业产出,不可避免地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②降产量政策对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最有效,但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也最大;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最小,但对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最弱;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的影响介于降产量政策和税收政策之间。③在实施煤炭产能政策的同时,综合利用税收优惠、产能置换、技术进步等综合政策手段有助于推进煤炭生产结构调整,减缓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煤炭行业长效发展。本文采用冲击资本投入的方式模拟产能政策的结果更合理,更符合煤炭去产能的经济学含义,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钢铁、玻璃、水泥等产业去产能的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柳君波  高俊莲  徐向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降低中国未来煤炭供应行业总成本,在收集和分析行业现有格局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优化未来中国煤炭产、运格局;并通过分析各地区煤炭供应行业的各个环节,最终核算出碳排放系数,再利用这些系数对优化格局下的煤炭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在资源和政策的约束下,中国煤炭开发将不断集中化,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到2030年占全国总生产比例将近88%,比2015年提高17%;(2)煤炭调运压力先增后减,新疆、西南、东北等地区铁路运力不足,需不同程度地扩能;(3)2020年煤炭供应行业总排放约6.41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8.75%,2030年总排放约5.26亿t CO_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15.34%。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各地区煤炭生产、运输及排放情况,并提出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煤炭行业相关决策和碳减排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6年9月8日,国家发改委召集神华、中煤、同煤、伊泰等数十家煤企在京召开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启动工作会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在会上指出,当前全国煤炭需求放缓的态势并没有改变,近期煤价持续快速上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16年七八月份气温偏高,用电量增加。二是夏季全国多地暴雨,煤炭运输受阻。三是去产能的成效比较明显,超能力生产、违法违规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6年9月8日,国家发改委召集神华、中煤、同煤、伊泰等数十家煤企在京召开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启动工作会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在会上指出,当前全国煤炭需求放缓的态势并没有改变,近期煤价持续快速上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16年七八月份气温偏高,用电量增加。二是夏季全国多地暴雨,煤炭运输受阻。三是去产能的成效比较明显,超能力生产、违法违规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时中  赵鹏大  田家华  
依据能源安全理论,运用TOPSIS方法测算中国煤炭供需安全度。确定中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对2008-2011年中国煤炭供需数据进行极差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评价矩阵加权规范化计算;最后,依据方案贴近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8—2011年,中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依次为0.426 5,0.411 8,0.602 0,0.567 8。取安全度系数0.5,则2008年和2009年中国煤炭供需不安全,2010年和2011年煤炭供需形势比较乐观。维护中国煤炭供需安全需要增加煤炭探明储量、提高替代能源消费比例和维持煤炭供需增速稳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萍萍   王亚琦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易受能源价格因素干扰,在“双碳”目标下研究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为碳价)的传导路径,有利于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并助力其发挥减排作用。在梳理煤炭价格与碳价传导机理的基础上,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煤炭指数与碳价的动态关系,并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煤炭价格与碳价的传导路径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与动态相关系数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碳价存在显著动态相关性,并呈现复杂性和多变性;碳市场尚未充分发挥其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能源利用效率,煤炭价格与碳价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路径实现的传导更加显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动态相关系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能源利用效率改变则不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翠梅  戴尔阜  刘乙辰  王亚慧  王芳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一类重要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是中国最大的CH4排放源。为编制高质量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有必要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不同排放源的CH4逃逸开展系统研究。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方法,对中国煤炭逃逸关键排放源井工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采用本国特征排放因子法,其他排放源采用缺省排放因子法,计算了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分析了上述期间的排放趋势及排放构成,并开展了同其他国家隐含排放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不考虑回收利用量时,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先升后降,2010年排放量为2525万t,2013年达到峰值2716万t,之后缓慢下降到2016年的2269万t,最大的排放环节为井工开采,研究期年平均占比为83%。②2010—2016年CH4回收利用量年均上升17%,2016年回收利用量占总排放量的27%,扣除回收利用量后净排放量峰值年份前移到2011年。③不同国家本地化隐含排放因子差距较大,中国在主要产煤大国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波兰相当,低于德国、俄罗斯和美国,位于IPCC缺省值下限。④从排放源范围、方法选择和排放因子等方面来看,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清单在非附件I国家中属于领先水平,但同附件I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计算范围的完整性,加强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以及深入开展中国特征排放因子研究,同时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的回收利用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小毅  周德群  
通过对1979-2008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测算,得出2008年以后市场结构出现类似寡头竞争的特征。根据我国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提出决定产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包含产业集中度、供需基本面、安全研发投入等关键要素。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显著正相关;公司利润率与市场份额正相关,而同研发投入负相关。运用CDW方法分析煤炭产业利润率与集中度的正向关系,结论是效率因素较市场势力更具解释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保乾  李靖雅  
文章基于近年省际与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以煤炭开发强度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煤炭城市"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煤炭城市的煤炭资源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从而得出"资源诅咒"在中国市级层面不显著的结论。对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发现,煤炭资源开发主要通过挤出制造业投入来抑制当地经济增长,但对外资投入、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并未表现出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喜君  郭淑芬  张变玲  郭丕斌  
在对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创新投入规模不足仍然是制约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从二者关系看,煤炭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却有负作用,这可能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有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潘仁飞  陈柳钦  
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控制是事关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安全生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涉及煤炭总量控制目标内在影响因素及煤炭进出口贸易外在因素的综合分析,给出了我国不同阶段煤炭生产总量的控制目标,对于国家指导煤炭总量控制工作,制定总量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