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8)
- 2023(20184)
- 2022(17316)
- 2021(16331)
- 2020(13524)
- 2019(31293)
- 2018(31010)
- 2017(59463)
- 2016(32108)
- 2015(36351)
- 2014(36243)
- 2013(35599)
- 2012(33005)
- 2011(29980)
- 2010(30328)
- 2009(27821)
- 2008(27123)
- 2007(23886)
- 2006(21295)
- 2005(19057)
- 学科
- 济(137179)
- 经济(137040)
- 管理(91395)
- 业(88677)
- 企(72357)
- 企业(72357)
- 方法(59035)
- 数学(51176)
- 数学方法(50377)
- 中国(40088)
- 农(38087)
- 财(31907)
- 业经(30961)
- 地方(30771)
- 学(26955)
- 贸(26098)
- 贸易(26080)
- 易(25338)
- 农业(25329)
- 制(24966)
- 理论(22140)
- 银(21848)
- 银行(21804)
- 技术(21099)
- 行(20968)
- 和(20851)
- 环境(20836)
- 融(20603)
- 金融(20601)
- 策(19922)
- 机构
- 学院(456165)
- 大学(456156)
- 济(189350)
- 经济(185383)
- 管理(179482)
- 研究(158131)
- 理学(154458)
- 理学院(152751)
- 管理学(149882)
- 管理学院(149050)
- 中国(121016)
- 京(98780)
- 科学(95408)
- 财(85707)
- 所(78856)
- 农(72207)
- 中心(71618)
- 研究所(71609)
- 财经(67911)
- 江(67456)
- 业大(65542)
- 北京(63409)
- 经(61841)
- 范(61251)
- 师范(60675)
- 院(57707)
- 经济学(56798)
- 农业(56042)
- 州(54656)
- 经济学院(51101)
- 基金
- 项目(305817)
- 科学(241550)
- 研究(225346)
- 基金(221930)
- 家(192940)
- 国家(191350)
- 科学基金(164837)
- 社会(142116)
- 社会科(134774)
- 社会科学(134741)
- 省(117967)
- 基金项目(116008)
- 自然(106469)
- 教育(104360)
- 自然科(104034)
- 自然科学(104011)
- 自然科学基金(102124)
- 划(99704)
- 资助(93078)
- 编号(92095)
- 成果(75066)
- 重点(68559)
- 发(67813)
- 部(67799)
- 课题(64109)
- 创(63268)
- 创新(58995)
- 国家社会(58602)
- 教育部(58408)
- 科研(57822)
- 期刊
- 济(210779)
- 经济(210779)
- 研究(138089)
- 中国(91452)
- 管理(68947)
- 学报(68031)
- 农(65952)
- 科学(64888)
- 财(63988)
- 教育(54269)
- 大学(52759)
- 学学(49326)
- 农业(45763)
- 融(42938)
- 金融(42938)
- 技术(42828)
- 业经(34874)
- 经济研究(34428)
- 财经(32856)
- 经(28320)
- 问题(27177)
- 业(24545)
- 图书(23960)
- 技术经济(23007)
- 贸(22380)
- 统计(22027)
- 科技(21107)
- 理论(20917)
- 现代(20494)
- 世界(20474)
共检索到686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嶕 赵国浩 张宝建
中国是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在节能环保要求不断升高、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大环境下,中国的煤炭产业面临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和经济效益压力。探讨了中国煤炭产业从快速发展到下降再到缓慢复苏的一个循环发展过程,针对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煤炭产业的系统基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解决性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利 张洪潮 王泽江
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保障地区经济发展稳定和谐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阻滞煤炭产业集群向高级化发展的资源、环境、技术等主要约束因素,并以系统战略的观点提出,从规划可持续战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等多条路径实现我国煤炭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煤炭产业集群 可持续 生态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小素
矿难频发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极不和谐的音符。在很大程度上,矿难频发与其说是天灾,还不如说是人祸。因此,完善制度,遏制矿难,实现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可持续发展 矿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荣 肖国兴
论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架构李克荣肖国兴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探明储量中直接可供建井的储量不足;乱采乱挖无证开采、破坏性开采的现象屡屡发生,部分重点国有煤矿陷入困境尚未“脱贫”;投资额递减,新开工能力不足;众多小煤矿资源回收率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经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国浩 王浣尘
1.煤炭在一次能源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常规能源的探明可采储量,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能资源(按350克/千瓦时标煤折算100年),折合标煤14667亿吨。其中:煤炭7702亿吨,占53%;石油及天然气合计3805亿吨,占26%。目前实际消耗煤炭占30%,石油及天然气占62%。石油及天然气将早于煤炭走向枯竭。从中国情况来看,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按上述世界统计资料统一口径,中国常规能源的探明可采储量,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能资源折合标煤1918亿吨。其中:煤炭1186亿吨,占62%;石油及天然气50亿吨,...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秀春 姚平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城市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为投入.以城市人口发展、经济发展为产出,将DEA的思想和模型应用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以典型煤炭城市鸡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DEA有效性与指标集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鸡西市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复合DEA 煤炭城市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雁灵
文章对山西省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分析了如何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的增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多种经营 山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丽 李中
本文首先阐述了全球常规能源石油和煤炭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和它们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分析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研究应用技术发展的缓慢 ,并对中国 2 1世纪能源战略进行了简要介绍 ;其次在简单介绍了山西省煤炭能源特征和近两年来产销量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山西煤炭产业多年来经济效益低下和环境代价太大的现实情况 ;最后提出了山西煤炭能源实施“优劣分离 ,集中治理 ,减污增效 ,净化环境”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吴红梅
文章指出,煤炭开发和加工转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成为山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过度开采造成了山西煤炭产能过剩、煤炭储量下降;而过分依赖煤炭工业导致山西产业结构单一、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文章认为,使煤炭工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更要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关键词:
煤炭工业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金锁 王喜莲
煤炭是我国及陕西省重要的战略能源资源之一,对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煤炭科技状况的比较研究,其次立足陕西煤炭资源分布及开发实际,通过其优劣势分析,提出了促进陕西煤炭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 科技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平川 王久瑾
本文着重分析了现行财税政策对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形成的种种制约,提出了完善税收政策,改革收费制度,调整财政分配体制,构建支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煤炭工业 可持续发展 财税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燕波涛
为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煤炭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本文选取经济体排放二氧化硫(SO2)总量作为环境规制指标,采用与"煤"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作为技术创新指标,选取煤炭消费数量作为煤炭产业发展指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2000~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二者呈"U型"曲线,环境规制短期和长期有力于煤炭产业发展,中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需平衡产业规制强度;技术创新对煤炭产业发展短期提振效果显著,但技术创新短期内很难突破环境规制制约煤炭产业发展助推技术创新与环境规制发展。同时提出,环境规制管控要适度;技术创新从量变向质变转变;打造产业链"减排"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煤炭产业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