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7)
- 2023(15829)
- 2022(13364)
- 2021(12579)
- 2020(10554)
- 2019(24359)
- 2018(24015)
- 2017(46091)
- 2016(24739)
- 2015(27871)
- 2014(27548)
- 2013(27573)
- 2012(25183)
- 2011(22620)
- 2010(22442)
- 2009(21020)
- 2008(21057)
- 2007(18327)
- 2006(16171)
- 2005(14650)
- 学科
- 济(110509)
- 经济(110372)
- 业(95420)
- 企(86588)
- 企业(86588)
- 管理(85690)
- 方法(50259)
- 数学(40216)
- 数学方法(39851)
- 业经(32961)
- 财(32354)
- 农(31699)
- 中国(28536)
- 务(23310)
- 财务(23250)
- 财务管理(23225)
- 农业(22149)
- 企业财务(22006)
- 贸(21773)
- 贸易(21763)
- 易(21188)
- 制(20538)
- 技术(20398)
- 理论(20147)
- 学(19929)
- 和(19791)
- 划(18067)
- 地方(17865)
- 策(17722)
- 环境(16036)
- 机构
- 学院(361799)
- 大学(361517)
- 济(154267)
- 经济(151390)
- 管理(148542)
- 理学(128428)
- 理学院(127095)
- 管理学(125316)
- 管理学院(124668)
- 研究(119388)
- 中国(92551)
- 京(77544)
- 科学(70986)
- 财(69828)
- 所(59179)
- 财经(56449)
- 农(55631)
- 研究所(53759)
- 中心(52469)
- 经(51557)
- 江(51272)
- 业大(50849)
- 北京(49435)
- 经济学(46675)
- 范(44874)
- 师范(44547)
- 农业(43583)
- 院(43071)
- 经济学院(42119)
- 财经大学(41932)
- 基金
- 项目(240990)
- 科学(191810)
- 研究(179284)
- 基金(177646)
- 家(153397)
- 国家(152075)
- 科学基金(132375)
- 社会(115499)
- 社会科(109500)
- 社会科学(109473)
- 基金项目(93831)
- 省(91556)
- 自然(84739)
- 自然科(82805)
- 自然科学(82786)
- 自然科学基金(81375)
- 教育(80663)
- 划(76580)
- 资助(72934)
- 编号(72163)
- 成果(57824)
- 部(54187)
- 重点(53064)
- 创(52049)
- 发(51222)
- 课题(48636)
- 国家社会(47986)
- 创新(47915)
- 教育部(46983)
- 人文(46044)
- 期刊
- 济(171587)
- 经济(171587)
- 研究(109716)
- 中国(64926)
- 管理(58641)
- 财(55387)
- 学报(51743)
- 农(51343)
- 科学(50888)
- 大学(40110)
- 学学(37785)
- 农业(36115)
- 教育(35672)
- 技术(31970)
- 融(29648)
- 金融(29648)
- 业经(28705)
- 财经(28513)
- 经济研究(28032)
- 经(24555)
- 问题(22142)
- 业(21297)
- 技术经济(20013)
- 贸(18287)
- 世界(17781)
- 现代(17722)
- 理论(16923)
- 商业(16883)
- 科技(16675)
- 图书(16405)
共检索到531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劲松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是具有典型的纵向关系的两类企业。在电煤交易过程中,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往往会发生冲突。煤—电冲突不仅对煤、电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在企业纵向交易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指出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煤—电租和纵向价格双轨制关系,在理论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缓解煤—电冲突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冰
交易合约具有结构性特征,选择最优的合约形式就是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科学判定合适的合约结构变量。影响合约结构变量的主要成本因素是总交易费用、购置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损失。进一步,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清晰界定产权和立约权竞争、不确定性和社会容忍度、运输半径和电煤紧张程度等因素。本文借助于杨小凯新型古典微观经济学模型,分析煤电纵向交易合约的结构变量的选择,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立 刘冰 马宇
纵向交易理论的核心在于纵向专业化经济和纵向一体化经济之间的取舍与平衡。节约组织成本会产生纵向专业化经济,节约交易成本会带来纵向一体化经济。理想情况下,两条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纵向交易关系(如煤、电关系)最优形式的决择。本文对煤电纵向交易关系进行了分类,构建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形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煤电纵向关系实际,分析了中国煤电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宇 刘冰
我国现阶段煤电交易关系的困局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中出现的问题。如存在纵向价格双轨制和煤炭市场二元.结构形态、煤电企业之间没有形成长期交易模式等。解决我国煤电关系困局的有效措施:平衡煤炭供求,稳定煤炭价格;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适当调高上网电价;扩大竞价上网电量,逐步形成电力市场价格;鼓励煤电企业之间签订长期契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凭借运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品牌优势和产品影响力等,比较容易获取到某个行业领域的市场主导权。作为上游品牌产品制造者或品牌授权方,跨国公司可能会向在中国市场中的下游分销商、零售商植入包括RPM在内的多种纵向约束策略,以便更好地控制下游市场的零售领域,强化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直接或变相地实施对中国本土消费者的价格歧视活动。李世杰教授所著的《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纵向传导机制及规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
关键词:
垄断势力 纵向传导 纵向关系 规制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刘劲松
本文针对煤、电企业纵向联结的三种可能的模式,即煤、电企业战略联盟,煤、电企业企业集团,煤、电企业完全一体化,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这三种煤、电企业纵向联结的效应。最后,通过对这三种纵向联结效应结果的分析,论述了其政策性含义。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电力企业 纵向联结 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锋
根据中国煤电改革现状,不同于现有研究中经常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煤电关系,本文提出运用制度基础观搭建一个从宏观视角分析煤电纵向交易关系的整合框架。结合对环境动态性需求波动因素的考虑,探讨中国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和政府的三方关系及其动态演化。研究认为,在弱制度环境和弱需求波动时,关系基础合约较适用;在强制度环境和弱需求波动时,规则基础合约较适用;在弱制度环境和强需求波动时,行政配给制较适用;在强制度环境和强需求波动时,纵向一体化较适用。煤电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现市场化,由规则基础合约最终代替关系基础合约,而行政配给制和纵向一体化则是在需求波动剧烈时的权宜之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烨然
纵向结构和建立在交易合约基础上的纵向关系,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也是产业组织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上世纪7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商品零售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减少了交易环节,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销售成本。期间,跨国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崛起,改变了长期以来上游生产商(供应商)相对于下游零售商更具有市场力量的格局,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合约和纵向控制行为也日益复杂。本文将对纵向交易合约理论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梳理,着重讨论新世纪以来纵向交易合约研究的进展,以及各种纵向交易合约的形式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关键词:
纵向结构 交易合约 纵向控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雷 乐军
如何激励电力企业改进生产效率一直是电力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实证测度1999-2009年间我国数百家火力发电企业年度TFP,显示2002年厂网分拆之后,火力发电企业TFP的增速较之前有明显提升,表明市场化改革确实对发电企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通过销售电价与发电企业TFP回归分析发现,销售电价下降对发电企业TFP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而销售电价上升对发电企业TFP并无影响,即存在非对称性激励,表明销售电价的变化信号被选择性地向上游传递,仅规制销售电价可能并不会促进输配电企业改进生产效率,但发电企业受到规制转嫁的风险却确定性地增加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本文提出了一个系统研究我国煤电产业链在需求波动条件下的纵向安排与政府规制的理论框架,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初步结论。本文首先界定煤电产业链及其纵向市场结构的特性,并给出相应的基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率评价基准。基于厂商私人激励的煤电产业链纵向安排是在这样一个连续谱中进行的选择,其中现货市场契约是一个极端,纵向一体化是另一个极端,而其他契约安排则是中间可选方案。对于我国煤电产业链而言,需求波动和政府规制政策是影响厂商纵向安排选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近期与远期基于产业链的煤电价格最优规制模式,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冰
专业化经济可以带来长期平均成本节约,整合化经济可以产生交易费用节约,两条费用曲线的交叉点决定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最优形式的选择。影响专业化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价值,影响整合化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技术和制度环境。对应于不同的因素特征,煤、电企业纵向交易关系最优形式选择存在差异,并随影响因素特征变化而动态演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斌
当前,中国煤电纵向整合是一个焦点。本文在我国煤电纵向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电纵向整合及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互动和协调,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解决煤电矛盾的办法是不同的,不存在最优政策,也没有单一的方法。针对煤电矛盾,依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组合不同的政策,巧妙地权衡各种政策的利弊,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煤电 纵向整合 产业政策 竞争政策 协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本文认为,我国煤电产业链受到内生的纵向外部性和外生的需求强波动性的影响,政府在对其制定规制政策时必须基于这两种特性。同时,在评价规制政策有效性时需要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基准。本文归纳了7种煤电纵向价格规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链规制”的概念。我们认为,将对电价的规制延伸到对电煤价格的规制是现阶段我国煤电产业链价格规制的最优选择。这不仅可以解决煤炭纵向价格双轨制带来的矛盾,还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确保规制延伸的有效性,本文还对相关辅助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郜翔
企业的纵向分解实质上是产业链纵向关系上的分工,它导致了企业边界的缩小。纵向分解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的技术与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大大削减了市场治理机制的成本。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分解后并不是直接回到市场,而是在产业链纵向关系上再次进行整合,形成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