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8)
- 2023(14138)
- 2022(11991)
- 2021(11414)
- 2020(9639)
- 2019(22705)
- 2018(22290)
- 2017(42366)
- 2016(22518)
- 2015(25829)
- 2014(25590)
- 2013(25465)
- 2012(23570)
- 2011(21342)
- 2010(21011)
- 2009(19437)
- 2008(19328)
- 2007(16980)
- 2006(14464)
- 2005(12816)
- 学科
- 济(100494)
- 经济(100400)
- 管理(64053)
- 业(62790)
- 企(51129)
- 企业(51129)
- 方法(48903)
- 数学(43360)
- 数学方法(42861)
- 中国(27229)
- 贸(26943)
- 贸易(26929)
- 易(26189)
- 农(25887)
- 财(24391)
- 业经(19847)
- 地方(19437)
- 学(17984)
- 制(17330)
- 农业(17073)
- 务(15161)
- 财务(15112)
- 财务管理(15077)
- 银(14598)
- 环境(14574)
- 银行(14573)
- 和(14410)
- 企业财务(14170)
- 融(13977)
- 金融(13974)
- 机构
- 大学(329093)
- 学院(328609)
- 济(146363)
- 经济(143819)
- 管理(128656)
- 研究(112228)
- 理学(111789)
- 理学院(110585)
- 管理学(108763)
- 管理学院(108142)
- 中国(84760)
- 京(68262)
- 科学(66280)
- 财(63368)
- 所(55398)
- 财经(51958)
- 农(51663)
- 中心(51209)
- 研究所(50724)
- 经(47387)
- 业大(46677)
- 经济学(46201)
- 江(46158)
- 北京(42778)
- 经济学院(41938)
- 范(41280)
- 师范(40898)
- 农业(40753)
- 院(40637)
- 财经大学(38842)
- 基金
- 项目(223176)
- 科学(177214)
- 基金(165847)
- 研究(161153)
- 家(145003)
- 国家(143919)
- 科学基金(123712)
- 社会(105044)
- 社会科(99903)
- 社会科学(99878)
- 基金项目(87038)
- 省(83992)
- 自然(79974)
- 自然科(78133)
- 自然科学(78111)
- 自然科学基金(76750)
- 教育(74366)
- 划(71923)
- 资助(69060)
- 编号(63527)
- 部(51143)
- 重点(50545)
- 成果(50464)
- 发(48273)
- 创(46308)
- 国家社会(44868)
- 教育部(44290)
- 创新(43441)
- 课题(43403)
- 科研(43251)
- 期刊
- 济(150355)
- 经济(150355)
- 研究(94119)
- 中国(56387)
- 学报(48758)
- 财(48521)
- 科学(46930)
- 管理(45993)
- 农(45601)
- 大学(37421)
- 学学(35485)
- 农业(31232)
- 技术(28361)
- 教育(28064)
- 融(27418)
- 金融(27418)
- 经济研究(26233)
- 财经(25555)
- 业经(23734)
- 贸(23066)
- 经(22063)
- 问题(21394)
- 国际(19984)
- 业(18023)
- 统计(17185)
- 技术经济(16725)
- 世界(16457)
- 商业(15322)
- 策(15270)
- 资源(14979)
共检索到472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岩
本文利用HS6位码产品数据,使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计算了中国与潜在FTA伙伴国的贸易效应及其产品分布,据此提出了中国潜在FTA伙伴国的选择战略和可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路径首选巴西作为谈判对象,其次选择俄罗斯作为谈判对象,再次选择加拿大作为谈判对象。此外,本文的建议还需要结合参考其他因素(如政治外交关系等)做出决策。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局部均衡分析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鹏 汪建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青松 王文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20多年来最重要的成果。在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测算了RCEP的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互补性强,双边FTA促进了中国与RCEP成员中自贸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在零关税场景下,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显著,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呈现增长,且RCEP各成员国的福利和经济总效应增加值远大于中国;作为巨型区域自贸协定,RCEP通过在区域内建立统一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体系,有效解决了"意大利面碗效应",有利于区域内形成新的供应链和价值链;RCEP将持续促进中国与各成员国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并推动成员国之间的数字贸易发展,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洋
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贸易谈判中,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水平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服务贸易自由化方式逐渐成为谈判的核心内容之一。中日韩三国同处东亚地区,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国,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是三国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对自贸协定对服务贸易影响的理论进行探讨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日韩自贸区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日韩自贸区 中国服务贸易 GTAP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晋平
一、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特点及其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格局和主要经济体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的上升,传统的全球治理结构和区域合作机制面临重新调整的压力,各国对外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运用局部均衡模型,从6分位产品层面模拟不同关税策略情形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贸易效应以及本国经济效应,并分析各国最优的关税策略。研究表明,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受到严重冲击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用制成品、资本品以及能源类产品,日韩贸易转移效应显著的产品为工业品。综合考虑福利效应和贸易效应,日韩两国最优策略为直接采取零关税;对中国而言,在同期形成中日韩自贸区的情形下,直接实行零关税对于中国福利的改进是最为有利的;若在中韩或中日自贸区基础上逐步形成中日韩自贸区,中国的最优关税策略为逐步减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计飞 隋广军
文章在对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双边贸易往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就卡塔尔外交危机对中国和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在不同的方案和情形设置中模拟结果均显示:中国和海合会的GDP、福利水平、居民收入会得到提升,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进出口也会得到明显提高,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如果海合会成员国将卡塔尔排除在自贸区谈判之外,其经济效应的相对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涛 魏金明
在既有的基于微观视角的包含两币的局部均衡模型中引入交易货币,发现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选择的决定因素依次为:卖方市场结构、出口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国所占目标市场份额、其他出口商的计价策略和汇率的稳定性。在同质性商品的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的非同质性会导致货币垄断计价。其中,进口方货币的垄断计价地位较为稳定,出口方货币垄断计价情况很少出现,交易货币的垄断计价地位需要自身汇率的稳定和出口国较大的市场份额来维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少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减少中国同东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少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方差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林 鲁晓东
校准方法作为一种确定数理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的手段之一,在贸易政策的建模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利用中日韩三国自1990~2003年共14年的贸易额及相关数据建立校准模型,并对拟议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做出比较静态分析①,从产业层面来模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可能带来的福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会增加彼此的国民福利水平,并会对未加入贸易协定的其他东亚国家产生影响。因此,在东亚形成更为广泛的自由贸易安排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更佳的合作方式。
关键词:
中日韩 自由贸易区 校准 局部均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燕
文章利用1995~2010年间16个发展中国家和22个发达国家之间制造业各行业的双边进口数据,实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得出发展中国家在进口贸易时,进口产品所附带的技术在经过消化吸收之后会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贸易时的溢出效应大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溢出效应。这说明发展中国家需要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提高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水平,从而提高自身R&D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陆圣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分析(GTAP)一般均衡(CGE)模型,就TPP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TPP实施后,在贸易转移效应和美洲及亚洲纺织品服装区域性生产贸易网络(RPTN)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对美国、日本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为加拿大)市场的服装出口将大幅减少;中国纺织品一定程度上可以享受越南和亚洲地区TPP成员对进口纺织品需求增加而带来的额外出口机会,但也将面临日本纺织品贸易转移效应的冲击;日本加入TPP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负面影响巨大。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对于我国广大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了解TPP生效后出口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层面贸易、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金龙 倪中新
依托中国与180个贸易伙伴国十年间的贸易数据,结合外生与内生性研究方法,运用引力模型对FTA战略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TA的签订和实施均促进了中国对其FTA伙伴国的出口,并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FTA战略的签订和实施使得中国对FTA伙伴国的双边出口平均增加17.8%和73.9%。中国在1999~2008年实施的FTA战略使得中国针对FTA伙伴国的平均出口促进效应增加203.5%。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外贸出口 经济全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