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14)
- 2023(17875)
- 2022(15072)
- 2021(14249)
- 2020(12011)
- 2019(27853)
- 2018(27522)
- 2017(52939)
- 2016(28600)
- 2015(32504)
- 2014(32522)
- 2013(32147)
- 2012(29860)
- 2011(27137)
- 2010(27347)
- 2009(25567)
- 2008(25102)
- 2007(22270)
- 2006(19605)
- 2005(17734)
- 学科
- 济(134782)
- 经济(134664)
- 管理(80286)
- 业(76515)
- 企(61589)
- 企业(61589)
- 方法(58139)
- 数学(52102)
- 数学方法(51345)
- 中国(34573)
- 农(33467)
- 财(30783)
- 地方(27261)
- 业经(26069)
- 贸(25278)
- 贸易(25264)
- 学(24990)
- 易(24569)
- 制(22828)
- 农业(22219)
- 银(19528)
- 银行(19498)
- 理论(18847)
- 融(18719)
- 金融(18716)
- 行(18634)
- 务(18550)
- 财务(18478)
- 财务管理(18435)
- 环境(18306)
- 机构
- 学院(414115)
- 大学(413079)
- 济(183781)
- 经济(180188)
- 管理(158952)
- 研究(144311)
- 理学(136489)
- 理学院(134969)
- 管理学(132426)
- 管理学院(131659)
- 中国(111648)
- 京(86818)
- 科学(85079)
- 财(82771)
- 所(72792)
- 中心(66026)
- 研究所(65826)
- 财经(65826)
- 农(65176)
- 江(61563)
- 经(59751)
- 业大(57822)
- 经济学(57640)
- 北京(55203)
- 范(52895)
- 师范(52401)
- 院(51810)
- 经济学院(51777)
- 农业(50998)
- 财经大学(48663)
- 基金
- 项目(271147)
- 科学(214772)
- 基金(199134)
- 研究(197247)
- 家(173469)
- 国家(172116)
- 科学基金(148078)
- 社会(126733)
- 社会科(120364)
- 社会科学(120336)
- 省(103870)
- 基金项目(103539)
- 自然(95618)
- 自然科(93479)
- 自然科学(93455)
- 自然科学基金(91798)
- 教育(91641)
- 划(88155)
- 资助(84250)
- 编号(78967)
- 成果(64355)
- 重点(61304)
- 部(61152)
- 发(58844)
- 创(55737)
- 课题(55084)
- 国家社会(53204)
- 教育部(52767)
- 创新(52238)
- 科研(52075)
- 期刊
- 济(202217)
- 经济(202217)
- 研究(125435)
- 中国(78724)
- 财(64230)
- 学报(59797)
- 管理(59347)
- 农(58244)
- 科学(57467)
- 大学(46048)
- 学学(43488)
- 融(41273)
- 金融(41273)
- 教育(40555)
- 农业(39494)
- 技术(38631)
- 经济研究(34299)
- 财经(33039)
- 业经(30145)
- 经(28521)
- 问题(26292)
- 统计(24294)
- 贸(23495)
- 技术经济(22473)
- 业(21892)
- 策(21405)
- 国际(20800)
- 世界(20343)
- 决策(19672)
- 理论(18513)
共检索到62259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晓 卢颖超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DSGE模型,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潜在经济增长率,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进行对比,发现实际经济增长率处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下限运行,经济趋于过冷;在"十二五"期间若要达到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至适度增长区间同时又不造成严重通胀的情况,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区间应保持在14.80%~18.86%。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至17%~18%较为合理,利率的调控空间较小,预计将至3%左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殷保达
文章基于1978~2011年包括能源在内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岭回归方法,利用分三次产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潜在增长率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因素对我国潜在产出及其增长率的估计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近年来逐步增强,将能源因素考虑进来估计潜在增长率更为合理。在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性逐渐增加的背景下,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强,使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变得尤为迫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L.R.Klein S.Ozmucur 李朝霞
对一国GDP及其增长率的估计常常存在不确定性。这主要缘于对某些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数据的缺失、基层报告的不准确、抽样误差、“镜”统计的非一致性以及其他若干不可避免的因素。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中国GDP年增长率进行估计,并就近来对中国统计数据提出质疑和批评的种种意见做出回应。首先考虑统计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鸿武
一、研究意义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分析宏观经济态势以相机抉择的重要参考工具。潜在产出通常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时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Levy,1963);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春 向丽锦 肖祖沔
在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利率变动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央行制定货币政策该如何兼顾收入分配因素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在经典新凯恩斯DSGE模型框架下,创新性地引入一定程度的家庭异质性,通过设定"李嘉图式"和"经验规则"两类异质性家庭以及价格、工资黏性,分析了技术、工资加成和利率变动三种外生冲击下,居民消费以及收入分配的动态变化。本文同时还以经济福利损失最小化为标准,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最优泰勒规则。研究表明:正向技术冲击会提升经济产出并降低通货膨胀,提高消费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不影响居民收入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豫媚 陈彦斌
本文使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模型对1979-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1979-2020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结果显示2012-2014年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放缓,但下降幅度有限,这表明当前经济增长的放缓主要是周期性放缓。但是,由于中国面临潜在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只能谨慎使用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风险。本文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下滑至6.3%的低位。由于中长期内现实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会保持一致,所以宽松货币政策难以阻止经济增长率的下滑,故不应持续使用。
关键词:
增长核算 潜在增长 周期性放缓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韩蓓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潜在产出的测算方法,然后结合1952~2007年中国年度产出数据特征,讨论了应用HP滤波方法测算潜在产出时的平滑参数选择问题。平滑参数取100时的HP滤波器能更准确地刻画长期增长路径,平滑参数取6.25时的HP滤波器能更好地捕捉潜在产出的波动特点。对中国这样潜在经济增长路径波动较大的转轨经济国家,必须从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动,两滤波器结合使用。最后,本文对中国1952~2007年特别是1982~2007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及适度增长区间做了初步预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坤鑫
本文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 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检验中运用系统GMM模型剔除内生性,运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阶段性。实证分析发现,总体而言,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总量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均可以拉动总体就业规模的增长,以社会融资规模衡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存在门槛特征,拉动效应随货币政策规模的扩张而下降,LPR下降对私营主体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据此,建议引导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加,加快LPR改革进程,制定差异化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DSGE模型与VAR模型作为两种分析框架,各有优缺点,单就预测能力来说,VAR模型有优势,而DSGE模型在刻画政策制度的变化对于预期形成以及市场主体决策的影响方面更加成熟,因此其政策分析结论比VAR模型的结论要大得多。如何将DSGE模型与VAR模型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易操作的政策分析模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本文以DSGE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以及劳动力供给的四部门DSGE-VAR模型,并与DSGE模型结合起来,利用我国1993Q1-2015Q4的季度数据,比较了在不同的模型分析框架下,货币政策对不同经济变量产出缺口、通胀率及利率水平的影响机理,最后对两种模型的货币政策分析能力进行了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DSGE模型与VAR模型作为两种分析框架,各有优缺点,单就预测能力来说,VAR模型有优势,而DSGE模型在刻画政策制度的变化对于预期形成以及市场主体决策的影响方面更加成熟,因此其政策分析结论比VAR模型的结论要大得多。如何将DSGE模型与VAR模型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易操作的政策分析模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本文以DSGE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以及劳动力供给的四部门DSGE-VAR模型,并与DSGE模型结合起来,利用我国1993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君 田依民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波动的考验,因此探究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四变量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维度和时点维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反应,得到如下结论:宏观经济风险的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异性,即经济波动率冲击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长期内影响则变为负向。故当整体宏观经济的风险不确定性出现暂时性增加,国家应侧重实施旨在长期降低经济波动率的政策,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内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TVP-VAR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孙亚南
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呈倒U型演变的根源在于,二元转型不同阶段的结构转换效率及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的不同。中国刘易斯转折阶段大致发生在2005~2020年,根据HP滤波法测算的1978~2014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的变动情况,以及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在参考日、韩两国二元转型中经济增长速度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十三五"期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在7%~9%之间。要把潜在经济增长率转变为现实经济增长率,从二元转型角度看,还需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产业与区域结构协调发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变,以及深化二元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出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徐徕 吴虹仪
潜在增长率的估计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该文采取HP滤波法和状态空间法估计中国总体的潜在增长率和各地区的潜在增长率水平,归纳潜在增长率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市场改革和经济开放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推动力量。各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在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收敛趋势,在空间上呈现潜在增长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和区域间异质性凸显同时并存的现象。(2)规模报酬递增是维持经济增长潜力的逻辑,市场开放是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关键渠道,城市是规模报酬递增实现的场所,因而经济活动将不断向城市集聚。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在于规模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学能 卢盛荣
本文在理论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例如制度变革、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人口结构等嵌入模型的分析框架,在对1993—201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16—204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潜在增长率本身的下降,应该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潜在增长率;在基准情景和悲观情景下,2016—2020年的平均潜在增长率分别为6.9%、6.5%;2021—2025年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