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0)
- 2023(12780)
- 2022(10886)
- 2021(10377)
- 2020(8843)
- 2019(20490)
- 2018(20312)
- 2017(38661)
- 2016(21222)
- 2015(24332)
- 2014(24446)
- 2013(24278)
- 2012(22824)
- 2011(20618)
- 2010(20530)
- 2009(18956)
- 2008(19035)
- 2007(17009)
- 2006(14457)
- 2005(13132)
- 学科
- 济(86724)
- 经济(86633)
- 管理(57240)
- 业(53668)
- 企(41738)
- 企业(41738)
- 方法(39274)
- 数学(35009)
- 数学方法(34695)
- 中国(25716)
- 农(24751)
- 财(23334)
- 学(19307)
- 制(18354)
- 贸(18177)
- 贸易(18170)
- 易(17699)
- 地方(17096)
- 业经(16615)
- 农业(16132)
- 银(14708)
- 银行(14672)
- 务(14245)
- 财务(14205)
- 财务管理(14167)
- 行(14044)
- 融(14002)
- 金融(13994)
- 体(13442)
- 企业财务(13144)
- 机构
- 大学(304763)
- 学院(302262)
- 济(127365)
- 经济(124692)
- 管理(110107)
- 研究(109661)
- 理学(94275)
- 理学院(93108)
- 管理学(91474)
- 管理学院(90912)
- 中国(84122)
- 科学(67222)
- 京(66297)
- 财(58669)
- 所(56346)
- 农(56168)
- 研究所(51457)
- 中心(50310)
- 业大(46614)
- 财经(46576)
- 江(45299)
- 农业(44572)
- 经(42385)
- 北京(42053)
- 范(40458)
- 经济学(40293)
- 师范(40019)
- 院(39341)
- 经济学院(36409)
- 州(35809)
- 基金
- 项目(200912)
- 科学(156926)
- 基金(146019)
- 研究(145251)
- 家(128976)
- 国家(127956)
- 科学基金(107461)
- 社会(91729)
- 社会科(86874)
- 社会科学(86850)
- 基金项目(76771)
- 省(76743)
- 自然(69122)
- 自然科(67514)
- 自然科学(67491)
- 教育(66922)
- 自然科学基金(66334)
- 划(66009)
- 资助(60492)
- 编号(58069)
- 成果(48202)
- 重点(46044)
- 部(45579)
- 发(43604)
- 创(41088)
- 课题(41086)
- 科研(38868)
- 国家社会(38734)
- 创新(38629)
- 教育部(38543)
- 期刊
- 济(137967)
- 经济(137967)
- 研究(90013)
- 中国(62246)
- 学报(52080)
- 农(50694)
- 财(47444)
- 科学(46116)
- 大学(38646)
- 管理(38233)
- 学学(36304)
- 农业(34319)
- 教育(32778)
- 融(27684)
- 金融(27684)
- 技术(25605)
- 财经(23408)
- 经济研究(23221)
- 业经(20821)
- 经(20274)
- 业(19591)
- 问题(19051)
- 贸(17007)
- 版(15880)
- 世界(15005)
- 国际(14585)
- 技术经济(14530)
- 图书(13999)
- 资源(13997)
- 统计(13872)
共检索到453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兴达 李显君 章博文
从减排成本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和减排成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纯电动汽车减排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较高,在万元每吨数量级上;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随着其电池容量的加大而增加;减排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下降潜力;当电池成本下降到2000元/kW·h以下或汽油价格高于11元/L时,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减排成本为负,此时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极具竞争力的减排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兴达 李显君 章博文
从减排成本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和减排成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纯电动汽车减排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较高,在万元每吨数量级上;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随着其电池容量的加大而增加;减排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下降潜力;当电池成本下降到2000元/kW·h以下或汽油价格高于11元/L时,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减排成本为负,此时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极具竞争力的减排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兴达 李显君 章博文
从减排成本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和减排成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纯电动汽车减排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较高,在万元每吨数量级上;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随着其电池容量的加大而增加;减排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下降潜力;当电池成本下降到2000元/kW·h以下或汽油价格高于11元/L时,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减排成本为负,此时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极具竞争力的减排手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谧 卢利霞
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石油能源紧张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关于电动汽车环境污染问题已有广泛研究。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系统而详细地分析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使用过程中所耗费的所有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建立全面的汽车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模型。而后针对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首先对它们同一车型的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并对共享经济情形下的汽车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探讨,然后对相关敏感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得出家用电动汽车相比燃油汽车并不具有经济优势的结论,从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健美 刘志芳 戴爱兵
在构建基于专利引文分析的产业关键技术演进分析流程的基础上,以Thomson Innovation(TI)专利信息平台中DWPI和DPCI数据库中1993-2010年的专利数据为数据源,结合主题检索与分类号检索,构建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关主题专利分析数据集,运用引文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不同时期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分布及其演进,为相关部门把握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重点、选择研发方向、优化资源布局、提高研发效率等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莹
纯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首先分析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实物期权的特点,发现实物期权法中包含的项目柔性决策使得实物期权法比传统NPV法更适用于纯电动汽车项目的研发,然后以比亚迪E系纯电动汽车为案例,使用BS模型进行具体的评估,分析结论与理论部分基本一致,即引入实物期权思想能够更好地反映纯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的价值,最后基于实物期权评估法对车企EV项目的研发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项目估值 实物期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莹
纯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首先分析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实物期权的特点,发现实物期权法中包含的项目柔性决策使得实物期权法比传统NPV法更适用于纯电动汽车项目的研发,然后以比亚迪E系纯电动汽车为案例,使用BS模型进行具体的评估,分析结论与理论部分基本一致,即引入实物期权思想能够更好地反映纯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的价值,最后基于实物期权评估法对车企EV项目的研发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项目估值 实物期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溢韩
对于新能源汽车是否将污染转移而并没有减少污染成本的争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的基础上,将环境治理的成本加入生命周期成本(LCC)中,考虑汽车的生命周期总成本,构建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油汽车(ICEV)的差异评价模型。基于模型选取某代表性品牌的BEV和ICEV,根据模型得到,BEV的含环境治理的生命周期总成本小于ICEV的生命周期总成本,并且在WTW中BEV的总排放低于ICEV的总排放。
关键词:
环境治理成本 纯电动汽车 生命周期成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向荣 张冬冬 高顷钰
系统分析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共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共性技术的定义确定评估要素,依据各要素设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估结果引入"研发优先度-成熟度"二维矩阵分析,确定共性技术优先研发区间及对应的研发组织模式,提出政府对共性技术的分层供给思路。选择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探寻该领域需优先研发的共性技术区间及相应的分层供给模式,验证本评估指标及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艾江鸿 李海锋 林鉴军
本文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电动汽车在全寿命周期过程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将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在全寿命周期过程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于内燃汽车,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政府应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坤
在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背景下,该文从产业链上分析认为纯电动汽车所带来的污染不见得比传统内燃机汽车带来的污染更小,现行的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不仅不能解决减排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污染的省际迁移,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另外纯电动汽车还存在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这方面在全球看都缺乏有效的治理技术。但如果能加大对燃煤发电污染集中治理,其效果好于分散的汽车机油燃烧污染治理。从这点看,纯电动汽车产业仍值得鼓励。因此,现行的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是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推进对纯电动汽车报废后废旧电池处理技术的提升;二是要解决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后所带来的电力需求上升、排放省际迁移的问题,制定出符合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艳 邓晓锋
颠覆性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并深刻影响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环境的优化进程。但颠覆性创新所具有的原创性和突破性特点,加大了颠覆性创新成功进入并占领市场的难度。"颠覆性创新困境"由此而产生。现有颠覆性创新理论由于缺乏针对颠覆性创新成功进入市场的动态过程分析,无法合理地破解这一困境。而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案例中总结的重要启示,则说明颠覆性创新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融合技术选择、研发、培育、孵化和产业化应用全过程的创新管理理论加以指导。国外新兴的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不仅可以细化颠覆性创新的过程研究,也将在实践中加快颠覆性创新管理的发展,因而成为解读"颠覆性创新困境"的重要工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玉珑 李海锋 孙睿 关岭
本文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角度对电动汽车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电动汽车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为电动汽车的保有成本估算提供了方法依据。同时,将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就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表明,电动汽车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远低于燃油汽车,在同等条件下理性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电动汽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岳为众 张晶 刘颖琦
经济全球化加速与世界竞争加剧致使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产业政策对于刺激产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中国作为全球电动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国家,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产业政策对于市场表现的影响更是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将2009—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政策归类为战略规划、法规标准和补贴奖励三大类政策进行剖析,其次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整体发展和十大代表城市市场表现状况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表现与产业政策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运用专利数据、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和商业模式特征等数据分别从技术创新、运营商类型和运营数量、商业模式三方面视角对市场表现和产业政策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市场表现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产业政策对技术专利研发和技术标准,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参与者以及商业模式完善和创新几个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未来随着产业政策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支撑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