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8)
2023(12350)
2022(10458)
2021(9870)
2020(8569)
2019(20061)
2018(19879)
2017(37332)
2016(20772)
2015(24061)
2014(24070)
2013(24312)
2012(22697)
2011(20729)
2010(20734)
2009(19930)
2008(20349)
2007(18534)
2006(16376)
2005(15078)
作者
(61064)
(51339)
(51218)
(48785)
(32625)
(24295)
(23366)
(20031)
(19292)
(18239)
(17586)
(17158)
(16606)
(16371)
(16324)
(15865)
(15504)
(15248)
(14909)
(14836)
(12987)
(12646)
(12370)
(11606)
(11499)
(11477)
(11459)
(11421)
(10430)
(10158)
学科
(85815)
经济(85701)
管理(71447)
(61583)
(52114)
企业(52114)
方法(39106)
数学(33955)
数学方法(33667)
(27359)
中国(25224)
(22690)
(22450)
业经(18294)
(17756)
贸易(17748)
(17360)
(17298)
(17154)
财务(17103)
财务管理(17053)
(16091)
企业财务(16078)
银行(16062)
(15228)
(14816)
(14462)
农业(14372)
(14344)
金融(14340)
机构
大学(307926)
学院(303307)
(130953)
经济(128217)
管理(117060)
研究(106456)
理学(98152)
理学院(97011)
管理学(95632)
管理学院(95011)
中国(86215)
(66619)
(64588)
科学(63029)
(55079)
(49903)
财经(49696)
研究所(49515)
中心(49022)
(47022)
(45097)
北京(42892)
业大(42278)
经济学(41133)
农业(39236)
(38264)
(37956)
师范(37903)
经济学院(36966)
(36800)
基金
项目(192772)
科学(151111)
基金(141348)
研究(141044)
(123397)
国家(122432)
科学基金(103700)
社会(90489)
社会科(85795)
社会科学(85768)
基金项目(74030)
(72075)
自然(65705)
教育(64467)
自然科(64062)
自然科学(64041)
自然科学基金(62955)
(61727)
资助(58793)
编号(56396)
成果(47593)
(44718)
重点(43768)
(40865)
(39210)
课题(38988)
(38895)
国家社会(38430)
教育部(38271)
科研(37125)
期刊
(148770)
经济(148770)
研究(92625)
中国(66088)
(53993)
学报(47467)
管理(45857)
(44742)
科学(44297)
大学(35583)
学学(33118)
(30960)
金融(30960)
农业(29650)
教育(29037)
财经(26032)
技术(25878)
经济研究(23435)
(22429)
业经(21327)
问题(19733)
(18671)
(17774)
国际(15798)
技术经济(15694)
图书(15626)
世界(15519)
理论(14597)
(14553)
资源(14462)
共检索到47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议  邹伟红  
我国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调整和加强,在基本立法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并在渔船削减和禁渔措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法制不完善、现有制度未能全面执行的问题:①《渔业法》配套行政立法滞后;②部分已经实行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尚未有立法予以规范;③现有的渔具限制、幼鱼保护等措施未能得到有效执行;④捕捞产出控制和渔业资源分配制度缺失,仍主要依靠捕捞投入控制和技术管理措施;⑤捕捞准入制度、捕捞统计管理制度等重要的基本制度缺乏。我国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法制建设,既需要加强现有制度的实施性立法,也要注重基础管理制度的完善,更为重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洋  朱伯玉  
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利用的国际法应当是建立在资源生物特性之上的一种法律规范,只有符合资源生物特性的制度安排才能有效应对世界渔业危机。实践证明,将投入控制和产出控制相结合的制度安排是对资源生态整体特性的有力回应,能有效遏制资源衰退。从制度的本质来看,不得超越总可捕量的共同义务是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一旦突破总可捕量底线,权利的实现便不能得到保障,这是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逻辑关系;其次,海洋渔业权制度公法色彩浓厚。无论是准入制度还是监管层面,离不开公权力的有效干预和保障;此外,渔业权权利束中的配额权和捕捞权亦非等同,没有获得配额并不意味着捕鱼权的消灭,有捕鱼权也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取配额。权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齐奇  唐议  
我国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有所调整和加强,在综合性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渔业水质标准制度、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和赔偿制度、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预防、补救和赔偿制度等专门的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与《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中有关基本法律规定相配套的法规不完整,致使法律制度的可执行性较差。(2)部分重要的法律规定不明确,存在执行上的困难或无法执行。(3)现有法律制度未能严格执行。(4)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建议应进行渔业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洋  
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时期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UNCLOS确立了国际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全球性和区域性渔业公约为资源的养护和利用提供了具体法律保障;区域渔业组织是实施国际渔业资源法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国际海洋渔业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属性与现行渔业制度安排存在冲突;渔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强化;公海配额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等等。应对之策:发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一协调作用,采取多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协调好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的运作机制;建立以义务履行的多少来称量权利的获取多少的配额分配标准;加强公海渔业监管力度,推广监测系统监控设备、实施公海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明宝  
南中国海是世界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海域之一,但多年以来,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已处于不断衰退状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南海周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渔业养护与管理措施,但总体而言效果并不明显,这不仅源于南海渔业资源的特性、养护与管理技术落后以及主权争议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至今为止,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始终没有建立起共同养护与管理南海渔业资源的制度和机制。因此,通过建立合作性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未来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新山  陈勇  白秀芹  
本文从法律的视角阐述了渔业和水生生物资源的概念,探讨了渔业捕捞许可、捕捞渔具和渔法管制、禁渔区(期)、重要的渔业生物资源名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等渔业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以及濒危水生动植物名录制度和保护措施,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未依法区分渔业生物和非渔业生物、未建立明晰的重要的渔业生物资源名录、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缴纳义务人范围过窄、区分野生动物为"国家重点和地方重点"的立法思想缺乏科学性、环境资源立法的行政部门性和地方主义等,由此导致渔业法规与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不协调和冲突。建议依据《立法法》修改《渔业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韩立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韩立民  
本文根据1999—2014年海洋捕捞统计数据,对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999年以来,中国海洋捕捞主要鱼类产量呈下降趋势,鱼类渔获物结构趋向平均化,优势种单种产量逐渐降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呈下降趋势,渔船总功率、总吨位及专业劳动力数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渔船向大型化发展;海洋捕捞总产量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专业劳动力数量关联度高,而与总吨、总功率关联度低。讨论分析认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已达到开发利用极限,建议继续实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建立完善的海洋捕捞指标体系、强化渔业补贴政策的管理、优化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进一步限制渔船功率和吨位的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谷红  
小额信贷担保基金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融资贷款的重要增信资源,其设立也是包容性金融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本文介绍了小额信贷担保基金现有法律制度的框架,重点分析了担保基金的运作方式、风险防范与分担机制,进而指出现有法律制度存在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缺失、基金运作与监管行政化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制定统一高位阶的法律法规、设立专业独立的运作与监管机构、提取适当风险准备金、发展再担保与再保险等创新设计等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允银  
从追溯美国虚假专利标记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最新的修正案的价值诉求,以及亟需明确的诉权享有者、竞争性损害测量和损失补偿方法等三大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简要回顾中国有关虚假专利标记法律规制的演进,分析中美在该问题上制度设计的差异,以期为中国虚假专利标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  杜金沛  李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制度特点的分析,指出我国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成文法系,在我国整体经济制度的转轨时期,其变革往往跟不上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文章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最后就我国法律制度的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育林  陈汉能  
中国关于渔业补贴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末,2004年以后,有关渔业补贴制度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多。近15年来,中国渔业补贴制度的研究成果增长迅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足和缺陷。笔者梳理了近15年中国渔业补贴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统一渔业补贴概念的界定、加强对渔业补贴政策绩效的评估和考量、侧重与中国海域毗邻国家的渔业补贴问题研究、丰富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推进渔业补贴政策研究的深度和实用价值等是进一步深化中国渔业补贴制度研究的现实选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文路  黄硕琳  曹世娟  
长期以来,东海区一直是中、日、韩三国海洋渔业的传统作业渔场。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东海区的主要经济鱼类总体上已严重衰退,需紧急加以养护。东海区多数经济鱼类的洄游经过中、日、韩三国近海,养护与管理好该区的渔业资源,需三国共同参与,这也顺应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长期以来,中、日、韩三国在东海区的渔业生产与管理中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三国合作管理与共同养护东海区渔业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目前东海区进行渔业资源的区域合作管理与共同养护还面临一些困难,因此,可以分近期和远期实施不同的区域合作管理与共同养护方案,近期实施以控制捕捞努力量为主体的管理方案,远期实施以总可捕量(Totalall...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洋  章颖  
中日两国同为传统的渔业国家,由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及历史发展等多方面差异,两国渔业资源的立法也不尽相同。由于日本在渔业资源立法特别是在应对资源变化的法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其与中国在生态环境属性、社会文化属性及社会属性有一定的相似性,故较之欧美的渔业资源立法更有借鉴作用。目前中国国内渔业资源日臻枯竭,为此笔者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对日本渔业资源的立法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中先进的立法经验,由此提出完善中国渔业资源及相关法律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宗波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依赖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尽管我国是生物资源大国,但面临物种消减、生物被盗、物种入侵、生物技术战略挑战、惠享不公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健全的生物资源的法律结构应以公法为基础,私法和自律规范为补充的规范体系。显然,我国目前私法严重缺失的生物资源法律体系无法应对生物资源面临的威胁。因此我国应该在现有公法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全面而完整、可以调整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交换、开发和利用产生的社会关系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创新之源的保护。作为一种民事权利,生物资源知识产权具有占有性、集体性、非智力性、地域性和无期限性等法律特征。建立我国生物资源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充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