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6)
- 2023(13997)
- 2022(11640)
- 2021(10821)
- 2020(9119)
- 2019(21030)
- 2018(20435)
- 2017(39442)
- 2016(20942)
- 2015(23503)
- 2014(22886)
- 2013(22800)
- 2012(20931)
- 2011(18758)
- 2010(18324)
- 2009(16304)
- 2008(15442)
- 2007(13074)
- 2006(11399)
- 2005(10092)
- 学科
- 济(92987)
- 经济(92905)
- 管理(59773)
- 业(56123)
- 方法(45431)
- 企(44074)
- 企业(44074)
- 数学(41616)
- 数学方法(41151)
- 中国(25526)
- 农(23873)
- 财(22624)
- 学(18879)
- 业经(17706)
- 贸(17648)
- 贸易(17639)
- 易(17283)
- 环境(16295)
- 农业(16232)
- 制(15807)
- 地方(15177)
- 务(13937)
- 财务(13902)
- 财务管理(13869)
- 企业财务(13255)
- 融(13250)
- 金融(13248)
- 银(13141)
- 银行(13094)
- 和(12707)
- 机构
- 大学(298165)
- 学院(294243)
- 济(133290)
- 经济(131237)
- 管理(114912)
- 研究(104551)
- 理学(100460)
- 理学院(99382)
- 管理学(97662)
- 管理学院(97125)
- 中国(79753)
- 科学(62749)
- 京(62649)
- 财(57223)
- 农(52153)
- 所(51718)
- 研究所(47627)
- 中心(47231)
- 财经(47010)
- 业大(46030)
- 经(43327)
- 经济学(43244)
- 农业(41293)
- 江(40335)
- 经济学院(39136)
- 北京(39033)
- 院(38152)
- 财经大学(35498)
- 范(35429)
- 师范(34919)
- 基金
- 项目(209408)
- 科学(167078)
- 基金(158427)
- 研究(146881)
- 家(140963)
- 国家(139966)
- 科学基金(120063)
- 社会(97879)
- 社会科(93139)
- 社会科学(93118)
- 基金项目(82899)
- 自然(78813)
- 省(77816)
- 自然科(77079)
- 自然科学(77055)
- 自然科学基金(75753)
- 划(67462)
- 教育(67213)
- 资助(65742)
- 编号(54633)
- 部(48116)
- 重点(47981)
- 发(45107)
- 创(43630)
- 国家社会(43039)
- 成果(42427)
- 教育部(41336)
- 科研(41216)
- 创新(41063)
- 人文(39310)
共检索到422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荣杰 张磊 赵领娣
提高碳生产率成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双赢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能源和人力资本引入C-D生产函数推导碳生产率决定方程,使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清洁能源使用与要素配置结构的碳生产率效应。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清洁能源使用对于碳生产率的改善效应业已显现,且在清洁能源发展不同水平地区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要素配置结构是影响碳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资本-能源比和劳动-能源比的提高将有利于碳生产率增长,近年来中国劳动-能源比持续下降对碳生产率造成的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教育水平提升促进了碳生产率增长,但其贡献程度较小;"干中学"并未如理论预期对碳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意味着逐步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乐 曹静
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四个部分。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度了1991~201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12%,增长速率呈整体递减的趋势;规模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配置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北地区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地区来源,配置效率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来源。
关键词:
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 随机前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分析,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需要物质资本的高增长投入,而且更需要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总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依赖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因此,保持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首要需求的是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举 龙睿赟
结合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尽可能地避免了出现技术倒退结论。中国省份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忽略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被高估,并混淆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相对贡献;技术无效率普遍存在且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性大,但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存在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特点,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恶化是其倒退的根本原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倒U型趋势和趋同性,而且外资利用印证了"污染天堂"假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亚伟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将能源与二氧化碳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解框架中,测算了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规模变动等4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无效率普遍存在,且在省际间的分布差异较大;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省际差异分别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则出现不同程度地恶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陈泓
文章基于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从前沿技术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演进相融合的视角,采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用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选择的动态适配性及其对区域TFP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偏向资本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东部地区虽然选择了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但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适配性却逐渐走低,从而TFP增长率提高缓慢;(2)中部地区偏向技能劳动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尽管中部地区选择了适宜的前沿技术,但较低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致使赶超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晗 王钊 姜松
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递增趋势;不同区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明显,但差别在逐步缩小;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的步伐,提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视区域间的差异,以期继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减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建兴 陈富桥
文章利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1996-2007年我国茶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研究期间我国茶产业TFP平均增长0.70%,平均技术进步率为1.42%,平均技术效率为72.05%,但都呈逐步下降趋势;TFP增长的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报酬率出现一定的退步,阻碍TFP的增长;各省份TFP增长有差异,其中四川省的TFP增长速度最快,而湖南省和陕西省的TFP成负增长;我国茶叶的劳动产出弹性逐年增大,而资本产出弹性逐渐变小,且我国茶叶生产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关键词:
茶业生产 技术效率 茶农增收 资本产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初
本文叙述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利用前沿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进行分离,其中包括一项技术效率的变化率;第二部分将结合数学推导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下海 张建武
文章采用门槛模型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1990~2007年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变量跨越相应的高门槛水平时,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较大。那些跨越高门槛水平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尚未跨越门槛水平的省份则主要位于中部和西部不发达地区。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春 邓阳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人口出现的新特征,采用弹性不再固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收集我国2003-2016年统计数据,剖析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首先,建立包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资本存量三种要素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其次,构建包括教育、健康、科技、人口迁移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然后,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揭示不同要素单独或相互作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反映人力资本质量的"学研型人力资本"和以数量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先涛 石俊
文章通过选取四川地区相关因素对应数据,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劳动力及区域(GDP)增长相对不变价四要素构建改进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模型,结合SPSS19.0软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地区人力资本要素对于经济增长趋势推动相对显著。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生产函数 关联实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蔡慕宁 叶锋
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引擎,但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检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会强化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互联网 人力资本 农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蔡慕宁 叶锋
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引擎,但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检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会强化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互联网 人力资本 农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兵 杨华 朱宁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1995-2008年的农业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农业无效率水平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产出无效率、役畜投入无效率和播种面积无效率是中国农业无效率的主要来源;1995-2008年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5.58%,主要体现于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农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机械化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