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8)
- 2023(7637)
- 2022(6247)
- 2021(6001)
- 2020(4990)
- 2019(11366)
- 2018(10784)
- 2017(20291)
- 2016(10651)
- 2015(12394)
- 2014(11822)
- 2013(11869)
- 2012(11166)
- 2011(10237)
- 2010(10198)
- 2009(9753)
- 2008(8795)
- 2007(7782)
- 2006(6917)
- 2005(6495)
- 学科
- 济(44412)
- 经济(44374)
- 业(26304)
- 融(25726)
- 金融(25724)
- 管理(25679)
- 中国(23371)
- 银(23161)
- 银行(23156)
- 行(22594)
- 企(20569)
- 企业(20569)
- 方法(18832)
- 数学(17417)
- 数学方法(17294)
- 制(12703)
- 财(12500)
- 贸(11996)
- 贸易(11983)
- 易(11833)
- 农(11671)
- 中国金融(11216)
- 业经(9536)
- 地方(8963)
- 务(8033)
- 财务(8017)
- 体(8014)
- 财务管理(8003)
- 农业(7715)
- 企业财务(7709)
- 机构
- 大学(146265)
- 学院(146069)
- 济(71846)
- 经济(70659)
- 研究(56284)
- 中国(52052)
- 管理(51640)
- 理学(43535)
- 理学院(43068)
- 管理学(42472)
- 管理学院(42218)
- 财(32753)
- 京(31398)
- 科学(29990)
- 所(27983)
- 中心(27792)
- 财经(26261)
- 研究所(25562)
- 经济学(24955)
- 经(24157)
- 经济学院(22619)
- 农(22407)
- 北京(20873)
- 融(20275)
- 金融(19928)
- 院(19911)
- 财经大学(19846)
- 江(19602)
- 银(18410)
- 银行(17770)
- 基金
- 项目(95562)
- 科学(75312)
- 研究(72752)
- 基金(70757)
- 家(61587)
- 国家(61094)
- 科学基金(51503)
- 社会(48258)
- 社会科(46017)
- 社会科学(46008)
- 基金项目(35927)
- 省(34472)
- 教育(32760)
- 资助(30182)
- 自然(29943)
- 划(29916)
- 自然科(29311)
- 自然科学(29304)
- 自然科学基金(28831)
- 编号(28331)
- 成果(24081)
- 部(22658)
- 重点(22258)
- 发(21804)
- 中国(21744)
- 国家社会(21643)
- 创(20553)
- 课题(20272)
- 教育部(19788)
- 创新(19393)
共检索到233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燕洪 钟佳敏
文章从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目标出发,构建了新的混频金融状况指数(MFFCI)编制公式,使用MF-VAR模型,测算了金融状况变量的混频权重系数,实证编制和应用了中国MFFCI,同时与同频金融状况指数(SFFC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FFCI无论与GR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还是对GR的领先性和预测能力,都比SFFCI好,说明MFFCI更适合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燕洪 钟佳敏
文章从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目标出发,构建了新的混频金融状况指数(MFFCI)编制公式,使用MF-VAR模型,测算了金融状况变量的混频权重系数,实证编制和应用了中国MFFCI,同时与同频金融状况指数(SFFC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FFCI无论与GR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还是对GR的领先性和预测能力,都比SFFCI好,说明MFFCI更适合中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才 童飞杰 胡琛宇
研究目标:基于货币政策双目标混频损失函数(MLF),构建及检验中国实时金融状况指数(RTFCI)。研究方法:使用MF-DFM模型,构建了由通胀和GDP构成的中国MLF,同时从30个混频金融数据中分别抽取6个结构公因子(SFs);在栾惠德和侯晓霞(2015)的基础上,克服了金融经济无关联和信息量少等问题,选择由MLF和SFs组成的日月混频数据,使用新构建的MF-SFAVAR模型,以另种方法构建中国RTFCI,并与延时FCI(DTFCI)比较。研究发现:中国MLF很好地刻画了货币政策双目标的共同成分;与DTFCI相比,中国RTFCI是通胀和GDP更优的先行性、相关性、因果性和预测指标;中国货币政策是价格和数量结合型的。研究创新:新构建了MF-SFAVAR模型和中国首个MLF;以另种方法构建了中国RTFCI。研究价值:为中国政府部门实施货币政策和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融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鹏 张润驰 毛德勇
金融稳定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基于2006年至2017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数据,采用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MFVAR)构建我国金融稳定状况指数(FSCI),对我国金融稳定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估,并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其隐含的驱动因素。研究显示:总体上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呈现趋稳态势,但2010年第3季度之前金融体系运行波动剧烈,在金融失衡和金融不稳定状态之间不断转换,之后则趋向相对稳定;同时也发现,股票市场为我国金融不稳定的主要风险策源地,而银行体系则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进一步研究表明,社会融资总规模在短期内对金融稳定冲击较大,而货币供给量则无论短期和长期均对金融稳定持续施加影响。以上结论的含义是,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确保股票市场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金融政策短期内应盯住社会融资总规模、长期内则应同时锚定货币供应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才 邓姝姝 左玥
为了充分利用混频数据信息,本文构建了金融状况指数的非对称混频编制模型和计算公式,选择季度GDP与6个月度金融状况指标的混频数据,采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混频向量自回归(MS-MF-VAR)模型,测算了不同机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值,进而实证编制与应用了我国非对称混频金融状况指数(MSMFFCI),同时与同频金融状况指数(SFFCI)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MSMFFCI对GDP的预测效果要优于SFFCI,MSMFFCI领先GDP1-2个季度,与GDP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军 梁静瑜
本文介绍与分析了金融状况指数(FCI)的定义及作用,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中国的FCI,对其波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通过对FCI与GDP增长率关系以及FCI对CPI预测能力的检验发现,在样本期內PCI与CDP增长率走势较吻合,且FCI对CPI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本文认为,FCI可以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金融状况指数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栾惠德 侯晓霞
金融状况指数(FCI)综合了多个金融变量的信息,能够比单个指标更全面、直观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基于动态因子模型直接利用混频数据测算我国的实时FCI,突破了传统方法要求数据频度一致的限制,从而大大增强了FCI的时效性,使FCI具备金融市场流动性指示器的功能。实证研究表明,改进后的FCI能够揭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其走势比CPI月同比领先7个月,对通胀的预测效果优于其构成变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薛立国 张谊浩 张润驰 马永远
近年来,我国黄金和成品油的市场需求有所升温,本文尝试探讨是否应将黄金价格和西德克萨斯轻质(WTI)原油价格纳入构建我国金融形势指数。研究表明,纳入黄金价格的我国金融形势指数能够更好地拟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演进路径,且在时序上领先CPI三个季度;但纳入WTI原油价格不仅加剧了金融形势指数的波动,还弱化了其与CPI的关系。通过构建16变量混频贝叶斯向量自回归(MF-BVAR)模型,并综合运用点预测、区间预测、密度预测三种方法,对比混频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季频贝叶斯向量自回归(QF-BVAR)模型、季频向量自回归(QF-VAR)模型对金融形势指数的预测能力。实证结果显示,MF-BVAR模型对于金融形势指数的预测效果优于QF-BVAR和QF-VAR模型,且该结论不受预测期的影响。季度内不同月份的信息差异对金融形势指数预测产生显著影响,且随着预测期的增加,不同组别之间金融形势指数的预测能力逐渐趋同。本研究对于加强金融形势预测和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郑雯
本文首先选取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社会融资规模四个金融变量,建立SVAR模型确定变量权重,构建了量化我国金融状况整体松紧程度的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其次,基于已构建指数,引入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金融状况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一致指数、环比和同比CPI三个指标之间均存在39个月的耦合震荡周期,且中国金融状况指数领先三个指标的期数分别为1.91、0.44和5.5个月,对应一致性统计量的值依次为0.94、0.97和0.96,均接近于1,说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一致指数以及对通货膨胀均具有先导性和强相关性,可作为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先行指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妍琼 许涤龙
通过选取利率、汇率、房价和股价等方面的指标,利用VAR广义脉冲响应模型赋权来构建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其进行时间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具有非线性、周期性和两阶段动态变化特征,且在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表现出相互变迁的结构性突变。同时,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在各区制内的平滑概率值较大,均接近于1,说明各区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红兵 杜金岷
利用2002年第1季度~2013年第2季度的季度数据和基于UECM模型及边界检验的协整方法构建我国金融稳定状况指数(FSCI),并为指数设置上下边界。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有4个季度的FSCI低于其下界,表现为"金融不稳定";有3个季度的FSCI高于其上界,表现为"金融失衡"。进一步的历史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构建的FSCI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华 丁宁
本文基于动态模型平均方法(DMA),运用2003-2017年中国20个宏观经济指标的月度数据,构建含有时变系数和随机波动率的因子増广向量自回归模型(TVP-FAVAR),计算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对FCI预期通胀现象进行直观检验后,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分析我国FCI和通胀预期的两区制效应。结果发现:改进后的FCI显示"新常态"时期的金融状态明显好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FCI与通胀具有高度相关性,短期内具有明显领先通胀的非线性预期能力,金融状态宽松时期对通胀预期效果比趋紧状态时更稳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涵 陆前进
文章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了2002年6月至2021年12月的中国金融状况指数,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分解得到了省级金融状况指数,据此推算最优货币工具组合的理论形式,并依据实际数据进行了实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金融状况指数中的传统货币因素权重下降,多元市场因素权重上升,但总体结构转变缓慢。(2)各省份金融状况指数总体上相对趋同,但构成的权重存在显著差异,发达省份的市场因素有更高的权重。(3)发达省份的金融状况指数有更强的外溢效应,落后省份更容易受到其他省份的影响。(4)可以通过最优的货币工具组合,使得实现某一目标FCI前提下波动最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经常项目处课题组 宋国军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来刻画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一是通过对我国金融状况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呈现非线性特征;二是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可以用两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来刻画;三是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呈现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两种状态,且指数处于扩张期的持续性强于收缩期持续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春 杨睿
在原有金融状况指数的短期利率、汇率、股价、房价的基础上,加入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和金融机构贷款总额3个变量,通过广义脉冲响应方法来构造中国的金融稳定状况指数。并且将两个指数对货币政策测度的效果运用样本内检验和样本外检验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较金融状况指数而言,金融稳定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有着更强的相关关系和更为显著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金融稳定性 货币政策传导 向量自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