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8)
- 2023(19658)
- 2022(16770)
- 2021(15488)
- 2020(13122)
- 2019(30001)
- 2018(29341)
- 2017(56103)
- 2016(30671)
- 2015(34122)
- 2014(33849)
- 2013(33691)
- 2012(30860)
- 2011(27766)
- 2010(27696)
- 2009(25991)
- 2008(26285)
- 2007(23202)
- 2006(20547)
- 2005(18892)
- 学科
- 济(129306)
- 经济(129122)
- 业(109896)
- 管理(104896)
- 企(98252)
- 企业(98252)
- 方法(59268)
- 数学(48835)
- 数学方法(48343)
- 财(42417)
- 农(37259)
- 业经(36135)
- 中国(34173)
- 制(29694)
- 务(29679)
- 财务(29606)
- 财务管理(29560)
- 企业财务(28187)
- 农业(25344)
- 贸(23587)
- 贸易(23574)
- 学(23535)
- 易(22948)
- 技术(22643)
- 理论(22119)
- 和(21911)
- 地方(21861)
- 体(21600)
- 划(20945)
- 银(20640)
- 机构
- 大学(442017)
- 学院(441385)
- 济(184785)
- 经济(181167)
- 管理(176258)
- 理学(151744)
- 理学院(150161)
- 管理学(147938)
- 管理学院(147116)
- 研究(146734)
- 中国(114595)
- 京(94211)
- 财(89953)
- 科学(87106)
- 所(73214)
- 财经(71338)
- 农(71267)
- 研究所(65962)
- 中心(65703)
- 经(65032)
- 江(64899)
- 业大(63217)
- 北京(59664)
- 经济学(56634)
- 农业(55789)
- 范(54276)
- 师范(53787)
- 院(53102)
- 财经大学(53054)
- 州(51817)
- 基金
- 项目(292092)
- 科学(231640)
- 基金(215105)
- 研究(214862)
- 家(186721)
- 国家(185174)
- 科学基金(160164)
- 社会(138633)
- 社会科(131508)
- 社会科学(131475)
- 基金项目(113019)
- 省(111844)
- 自然(102820)
- 自然科(100431)
- 自然科学(100406)
- 自然科学基金(98680)
- 教育(98025)
- 划(93795)
- 资助(88790)
- 编号(85726)
- 成果(70066)
- 部(65886)
- 重点(64866)
- 创(62011)
- 发(61159)
- 课题(58963)
- 国家社会(57975)
- 创新(57471)
- 教育部(57042)
- 制(56446)
- 期刊
- 济(205299)
- 经济(205299)
- 研究(133763)
- 中国(85223)
- 财(73393)
- 管理(69027)
- 学报(66773)
- 农(65929)
- 科学(63158)
- 大学(51796)
- 学学(49072)
- 农业(45326)
- 教育(43969)
- 融(41999)
- 金融(41999)
- 技术(37812)
- 财经(36389)
- 业经(33194)
- 经济研究(32903)
- 经(31206)
- 问题(26733)
- 业(25968)
- 技术经济(22865)
- 贸(21922)
- 现代(20676)
- 版(20612)
- 世界(20313)
- 理论(20268)
- 财会(20199)
- 科技(19980)
共检索到659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颖 吴秋明
虽然公司治理模式的研究框架已经相对成熟,但中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着诸多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鉴于过去多是从普通的治理结构框架来探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本文以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特殊性出发提出研究假设,得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结论:董事长与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并不会显著地降低公司治理效率;"老三会"在上市企业中融入了新的公司治理机制中,起到了监督与监控的作用,因此降低了公司的违规次数;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些可以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惠波
国有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公司治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性质不同股东的存在使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相较于一般公司更为复杂。构建一个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新框架可以发现,从股东目标的一致性、股权结构的优化、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等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企业 公司治理 董事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惠波
国有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公司治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性质不同股东的存在使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相较于一般公司更为复杂。构建一个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新框架可以发现,从股东目标的一致性、股权结构的优化、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等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企业 公司治理 董事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卓辰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通过分析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体系仍然面临着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场化水平亟待提升、国资监管体系改革不到位、容错试错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为了建立和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体系,我国应在国资监管层面给予混改企业董事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从体制机制入手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场化水平。同时,还要尽快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 公司治理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圣娟 马健
文章主要以2005年的深沪高科技上市公司以及2006年的部分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权集中度为标准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情况进行分类,并结合股权性质和股权制衡度分别分析了股权高度集中、股权中度集中和股权分散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红英 童露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对我国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股权结构不明确,二是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党政干部管理企业的做法依然存在。根据进一步发展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改革目的,首先应该明确不同行业中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股权结构,并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增加非公有资本的话语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效率。而作为外部环境和制度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红英 童露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些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但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构成及运行机制等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是困扰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司内部治理的基本概念,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在"股东-董事会-经理人"三者间构建了一个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其次从董事会治理模式、董事会构成以及董事会信息共享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对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增加值考核作为国有企业提升长期绩效的重要手段,其所代表的价值管理理念正在促进公司治理相关供给侧制度的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运营方式。本文梳理了提升长期绩效与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德国、新加坡有关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公司治理制度,在研究推进经济增加值考核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影响的基础上,针对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不足,从促进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董事会制度建设和完善会计信息内、外部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瑶 余渡
沿着产权链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战略部署。本文手工收集在控制链条上发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控制链混改对控股子公司治理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链混改后,表征代理问题的在职消费与过度投资以及表征资源配置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即控制链混改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同时削弱了其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控制链混改一方面强化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约束,限制了隐性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未能同步改进薪酬制度,最终导致上市公司陷入强约束与弱激励的困局。进一步探讨发现,控制链混改比例与混改层次对上述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相较于控制链混改,控制链私有化不会出现“强约束-弱激励”困局;长期来看,控制链混改对上市公司造成的效率损失有所缓解。上述结论表明,单纯的股权多元化以及局部的市场化改革难以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与效率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采取系统性思维。本文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徐婷 邵群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不同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绩效,并对工业企业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评析。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实现规模效应、提升财务绩效、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徐婷 邵群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不同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绩效,并对工业企业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评析。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实现规模效应、提升财务绩效、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露 杨红英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不规范、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低下等问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文章对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深层次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多元化—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研究结论表明,联合重组是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并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和建议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
关键词:
企业绩效 联合重组 公司治理 企业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剑 杨振玲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较为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是实现多元化股权结构的主要障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并且成为混合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股权改造的当务之急。文章利用时间固定效果模型,通过对2006-2013年间上市公司的财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有资本比率与资产收益率(ROA)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非单调关系,也就是说在平面坐标图中,随着国有股比率的增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会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的曲线。该一结果暗示了国家以及国有法人的一些特性导致了该曲线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