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8)
2023(13032)
2022(11164)
2021(10270)
2020(8619)
2019(20057)
2018(19685)
2017(37668)
2016(20374)
2015(23474)
2014(23499)
2013(23869)
2012(23035)
2011(21196)
2010(21296)
2009(19855)
2008(19890)
2007(18054)
2006(16076)
2005(14684)
作者
(61827)
(51874)
(51765)
(49169)
(32931)
(24976)
(23720)
(20301)
(19823)
(18517)
(17892)
(17299)
(16636)
(16573)
(16384)
(16128)
(15469)
(15392)
(14983)
(14951)
(13219)
(12938)
(12655)
(11797)
(11787)
(11729)
(11632)
(11502)
(10566)
(10533)
学科
(101380)
经济(101200)
(52467)
管理(51684)
(40438)
企业(40438)
方法(40390)
数学(34020)
数学方法(33795)
中国(31348)
(28832)
地方(25521)
业经(23008)
(20484)
(19732)
(19725)
贸易(19718)
(19114)
农业(18958)
(17695)
(16008)
(15744)
银行(15713)
(15358)
金融(15355)
(15257)
地方经济(14584)
(14543)
环境(14527)
理论(13599)
机构
大学(306034)
学院(305515)
(136215)
经济(133609)
研究(115327)
管理(111541)
理学(94567)
理学院(93383)
管理学(91930)
管理学院(91335)
中国(87810)
科学(69167)
(66880)
(60349)
(60214)
(56071)
研究所(54455)
中心(51309)
财经(47367)
(46985)
业大(44918)
农业(43951)
北京(43369)
经济学(43085)
(42925)
(41572)
师范(41153)
(40672)
经济学院(38854)
(37200)
基金
项目(195827)
科学(153331)
研究(143797)
基金(141247)
(123467)
国家(122426)
科学基金(102801)
社会(93746)
社会科(88010)
社会科学(87984)
(75824)
基金项目(73906)
教育(64639)
(64261)
自然(63346)
自然科(61840)
自然科学(61818)
自然科学基金(60771)
资助(58462)
编号(57402)
(48413)
成果(47666)
重点(44949)
(44289)
课题(40823)
(40361)
发展(39313)
国家社会(38985)
(38679)
创新(37877)
期刊
(158320)
经济(158320)
研究(96290)
中国(66054)
(53289)
学报(49196)
科学(45801)
(45785)
管理(41174)
大学(36925)
农业(36379)
学学(34672)
教育(32397)
(30488)
金融(30488)
经济研究(26105)
技术(25981)
业经(25803)
财经(24333)
问题(21567)
(21160)
(20000)
(18473)
世界(16868)
技术经济(16502)
国际(16183)
统计(14621)
(14501)
商业(14371)
图书(13861)
共检索到477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英  吴方卫  
液态生物质燃料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外部性,体现出的间接社会收益应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也是该产业扩大发展的重要依据。提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间接社会收益概念,分析该产业在原料搜集和种植、产品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经济价值,以度量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在分析生物质燃料原料分布和理清原料搜集的细节后,利用直接市场法测算了未来20年中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的间接社会收益,发现:到2015年,来自该产业的间接社会收益将达1 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将突破1万亿元。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汤新云  
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分析石油数量调控政策、潜在产出水平与均衡价格上涨之间的数理逻辑关系,进而间接得到液态生物质燃料适度规模问题的一般分析框架,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打下坚实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为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和一定的价格上涨水平,不同的现实条件要求政府实行不同的石油数量调控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鹏  邓玲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生物质液态燃料开发利用应运而生。同时,丰富的生物质液态燃料资源和生物质液态燃料利用的良好经济、环境效益,也吸引和推动了生物质液态燃料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两面性,必须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合理、有序、协调发展,以实现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的多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英  吴方卫  尚登贤  
中国液态生物质燃料潜力测算为下一步开发提供依据。该文对我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原料的分布进行整合,从宜能荒地测算、高浓度酒精降度模拟和餐饮地沟油估算等方面,对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原料潜力进行梳理。利用覆盖甜高粱、木薯、甘薯、食用酒精、麻疯树、黄连木和餐饮地沟油等原料来源的数据,测算了我国液态生物质燃料的潜力产量,发现:到2030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潜力将达到5 500万t左右,生物柴油生产潜力将达到3 200万t左右,将能有效保证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和缓解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能源安全威胁。同时,应该在生物质燃料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上寻求突破,并配套以政府部门的补贴政策,提升我国生物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英  吴方卫  张锦华  
本文通过构建能源缺口假定下的产出影响模型,分析了能源供给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并从燃料乙醇弥补汽油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缓解能源缺口影响的效应。研究表明,高增长下的中国经济若兼顾能源安全问题,将可能导致原油供给缺口的出现;若仅保证能源安全,能源供给不足势必引起经济增长放缓;要同时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持续增长需通过寻求有效的替代能源弥补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俐  
全球推广和使用液态生物质燃料成为替代能源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十分关注,本文对液态生物质燃料补贴政策研究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以期对液态生物质燃料发展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俐  
为了测度我国液态生物质燃料补贴政策的效应,以酒精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其生产经营活动折算为燃料乙醇试点企业的情况,以扩展的生产函数为理论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估算了财政专项补贴,税收政策优惠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补贴政策对液态生物质燃料企业产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产出的增加,能够改善企业收益水平,且财政专项直接补贴对产出的促进效应比单纯实施税收优惠效应更加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建军  
河南省拥有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基础条件,且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整体显著,市场投资热情高涨,但也存在原料收集困难、生产能力过剩、市场营销意识不强以及政府重视不够等问题。为此,企业层面应注意经营战略模式、原料供应模式和市场营销策略等,政府层面的政策取向应注意激励和规范并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凯  
发展生物燃料产业能有效缓解化石能源供不应求,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及农村区域发展。发展生物燃料产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急需,同时具有生物资源和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国家政策法规也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卫  孟祺  
石油价格飞涨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使生物质能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文章研究分析了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中国发展生物质产业应立足资源优势,走技术创新的新型化道路,加快从生物质产业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加大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力度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凌云  杨秀苔  
本文以罗默 ( 1990 )的研究为基础 ,通过内生技术模型对R&D的社会收益率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茜  黄晨倩  陈莺  
发展燃料乙醇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利用非粮食作物生产燃料乙醇的重要意义,从供给、政策和市场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目前非粮食作物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中国非粮燃料乙醇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青叶  毕玉平  
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一直因粮食安全而存在巨大争议。文章基于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理论分析,运用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期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但从远期的耕地压力来看依然存在粮食安全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青叶  王征兵  毕玉平  
利用农户粮食种植决策模型分析了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种植结构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期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显著提高了能源作物玉米的种植比例,对粮食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导致了对其他粮食作物(如小麦)生产的竞争性替代;从长期来看,受耕地资源的约束,通过健全市场导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单产提高,并有效发展非粮燃料乙醇,才能减少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孟海波  
近年来,生物燃料乙醇国际贸易也不断攀升。本文简述国内外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国际贸易情况,分析比较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的优劣势,以及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认为中国人多地少,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建议从主要乙醇出口国的进口乙醇,这有利于实现中国部分替代进口石油和能源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