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6)
- 2023(10021)
- 2022(8377)
- 2021(7653)
- 2020(6077)
- 2019(13820)
- 2018(13633)
- 2017(25449)
- 2016(13275)
- 2015(15234)
- 2014(15128)
- 2013(15380)
- 2012(14995)
- 2011(14153)
- 2010(14283)
- 2009(13313)
- 2008(13105)
- 2007(11525)
- 2006(10705)
- 2005(10238)
- 学科
- 济(86807)
- 经济(86741)
- 管理(33022)
- 业(30208)
- 中国(26252)
- 方法(26020)
- 地方(24297)
- 数学(23259)
- 数学方法(23128)
- 企(21179)
- 企业(21179)
- 农(18754)
- 业经(16442)
- 地方经济(15551)
- 贸(15322)
- 贸易(15308)
- 易(14802)
- 学(13752)
- 融(13076)
- 金融(13076)
- 发(13035)
- 农业(12904)
- 银(12645)
- 银行(12635)
- 制(12489)
- 行(12452)
- 环境(12196)
- 财(12128)
- 发展(9671)
- 展(9647)
- 机构
- 大学(205032)
- 学院(204428)
- 济(105023)
- 经济(103340)
- 研究(83877)
- 管理(71240)
- 中国(65790)
- 理学(59200)
- 理学院(58434)
- 管理学(57727)
- 管理学院(57328)
- 科学(45780)
- 京(45365)
- 财(44711)
- 所(42889)
- 研究所(38365)
- 中心(35666)
- 经济学(34915)
- 财经(34796)
- 经(31685)
- 经济学院(31142)
- 农(30782)
- 江(30572)
- 北京(30422)
- 院(29667)
- 范(27944)
- 师范(27729)
- 科学院(26073)
- 财经大学(25564)
- 州(24359)
- 基金
- 项目(124546)
- 科学(98816)
- 研究(94299)
- 基金(91481)
- 家(79148)
- 国家(78519)
- 科学基金(66137)
- 社会(64316)
- 社会科(61228)
- 社会科学(61219)
- 基金项目(46626)
- 省(45676)
- 教育(41337)
- 划(38806)
- 资助(38247)
- 自然(37756)
- 自然科(36851)
- 自然科学(36841)
- 自然科学基金(36197)
- 编号(35724)
- 发(34097)
- 成果(29953)
- 部(28936)
- 发展(28746)
- 重点(28546)
- 国家社会(28314)
- 展(28294)
- 中国(26996)
- 课题(26309)
- 创(25319)
- 期刊
- 济(128693)
- 经济(128693)
- 研究(73820)
- 中国(47042)
- 财(31890)
- 农(30084)
- 管理(29678)
- 科学(27945)
- 学报(27441)
- 融(24212)
- 金融(24212)
- 经济研究(22541)
- 大学(21599)
- 农业(21028)
- 学学(20228)
- 教育(20173)
- 财经(18885)
- 业经(18343)
- 技术(18051)
- 问题(16883)
- 经(16608)
- 贸(15783)
- 世界(15002)
- 国际(14881)
- 技术经济(12288)
- 业(11785)
- 统计(10674)
- 经济问题(10600)
- 经济管理(9645)
- 商业(9478)
共检索到34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兆敏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众所周知,不论是对外经贸还是国民生产均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笔者认为,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涉外经济法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将概要介绍我国涉外经济法的框架,新近的发展趋势,以及简要展望它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一、我国涉外经济法的框架 1979年,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立法。至今为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了100多项法律,国务院制定颁布了600多项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局以及地方人大和政府部门也颁布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加治堂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支持下,特别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做好新疆工作作为全党全国的大事来抓,为解决新疆发展困境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用好用活这些政策支持,将为阿勒泰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关键词:
口岸经济 阿勒泰地区 便利化 涉外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斌
经常项目交易是货物、服务等非资本性要素的跨境交换或转移,涉及百万企业、千万个人,是国际收支平衡的“压舱石”和涉外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汇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三新一高”发展要求,始终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为中心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回应市场期待与社会关切,不断增进新形势、新阶段、新格局下外汇政策供给质效,推动实现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经常项目资金结算,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涉外经济 便利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言实
朝鲜今年1月,继1982年公布实施《外国人投资法》等三个涉外经济法之后,又制定通过了《外国投资企业及外国人税金法》、《外汇管理法》和《自由经济贸易地带法》。这表明朝鲜旨在吸引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定工作已告一段落。(见本刊本期第56页) 《外国人投资企业及外国人税金法》是关于外国人投资企业和外国人税制的法律,共分8章57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连营 邓卫
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明显。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其对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的。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山东省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涉外经济发展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元萍
近几年,一种涌动全球的新的贸易方式——EDI正在兴起,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贸易方式。届时,谁掌握这种手段谁就拥有参加国际贸易的资格,谁没有掌握这种手段谁就会被排斥在主要国际交易舞台之外。EDI利用国际计算机网络在各方之间传递电子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经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钊 潘留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百鸣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教授徐国祥和李长风所著《涉外经济统计》(“立信涉外经济丛书”之一),最近已由立信会计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读者的重视和欢迎。 该书共分为11章,计22.3万字,分别论述了涉外经济统计的产生和发展,涉外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涉外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涉外经济统计的指标体系,国际投资统计,外债监测统计,对外贸易统计,涉外运输统计,对外承包工程的劳务合作统计,涉外税收统计,涉外保险统计,国际旅游统计,技术引进统计,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统计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述精深,是当前我国涉外经济统计学领域中值得重视和推荐的一部力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晓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提出了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和贸易往来,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改革开放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鼓励,平等互利和保障外商权益的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群山 杨金凤
强化我国涉外经济管理,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是强化企业涉外经营法制管理。近年来,我们对外经营面不断扩大,并向深度发展,其中涉及到引进装备和技术、知识产权、经济贸易、合资合作等各方面的法律争端问题,唯有强化法制意识,改善法制管理与灵活运用法律、法规,才能推进涉外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对中外企业法制管理研究,探讨我国企业在法制管理上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我们形成高超的用法能力极为有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周光礼
制约我国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学校对资金投入需要的无限性与公司投入的积极性和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表明,高度依赖学费的滚动型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真正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只有使学校从资金的消费者向资金的增长点转变,才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投资与办学的良性互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华详
中国特色经济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3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法在始终坚持更好地为保证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服务中,自身也突破了对调整能力的传统认识,区分了经济法与行政法,明确了经济法的正确定位,创新了经济法的发展观,提出了"经济法主体"概念,冲破了公法与私法的界限,形成了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学研究格局。今后,经济法的发展还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和谐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
经济法 行政法 社会主义法制 市场经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利平 肖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浙江作为外贸依存度较大的沿海省份,涉外经济发展遭遇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困难与挑战。外贸出口大幅下降,外资流入急剧放缓,企业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华金
这是发生在我国西南某边境口岸县城一家商号(以下称A商号)与邻国(以下称B国)一家外贸公司(以下称C公司)之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