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7)
- 2023(9977)
- 2022(8383)
- 2021(8074)
- 2020(6752)
- 2019(15642)
- 2018(15435)
- 2017(29285)
- 2016(15519)
- 2015(18029)
- 2014(17569)
- 2013(17607)
- 2012(16172)
- 2011(15107)
- 2010(15127)
- 2009(14097)
- 2008(13899)
- 2007(12010)
- 2006(10736)
- 2005(9676)
- 学科
- 济(71350)
- 经济(71277)
- 管理(45613)
- 业(39306)
- 方法(35946)
- 数学(32623)
- 数学方法(32069)
- 企(30461)
- 企业(30461)
- 中国(20239)
- 农(18437)
- 贸(15916)
- 贸易(15907)
- 环境(15635)
- 易(15545)
- 学(15301)
- 财(14168)
- 业经(13234)
- 农业(11910)
- 制(11211)
- 和(11194)
- 划(11141)
- 理论(10288)
- 银(10052)
- 银行(10027)
- 融(9878)
- 金融(9877)
- 地方(9853)
- 行(9734)
- 资源(9703)
- 机构
- 大学(237468)
- 学院(235239)
- 济(104850)
- 经济(103186)
- 管理(90165)
- 研究(84140)
- 理学(78641)
- 理学院(77787)
- 管理学(76170)
- 管理学院(75779)
- 中国(64899)
- 科学(52075)
- 京(50995)
- 财(44347)
- 所(43133)
- 农(39939)
- 研究所(39933)
- 中心(36845)
- 财经(36674)
- 业大(34589)
- 经济学(33890)
- 经(33742)
- 北京(32647)
- 江(32382)
- 农业(31401)
- 经济学院(30690)
- 范(30208)
- 师范(29927)
- 院(29917)
- 财经大学(27607)
- 基金
- 项目(162246)
- 科学(128829)
- 基金(121960)
- 研究(113500)
- 家(108430)
- 国家(107705)
- 科学基金(91881)
- 社会(75320)
- 社会科(71686)
- 社会科学(71667)
- 基金项目(62992)
- 自然(60162)
- 省(59423)
- 自然科(58716)
- 自然科学(58693)
- 自然科学基金(57677)
- 资助(51904)
- 教育(51810)
- 划(51374)
- 编号(42977)
- 部(37296)
- 重点(37011)
- 发(34290)
- 成果(33873)
- 国家社会(33223)
- 创(32909)
- 教育部(31801)
- 科研(31438)
- 中国(31081)
- 创新(31057)
- 期刊
- 济(109242)
- 经济(109242)
- 研究(67086)
- 中国(43721)
- 学报(39126)
- 科学(37212)
- 农(35069)
- 管理(32561)
- 财(31131)
- 大学(29446)
- 学学(27800)
- 农业(24772)
- 经济研究(19927)
- 教育(19622)
- 技术(19234)
- 财经(18155)
- 融(18031)
- 金融(18031)
- 业经(16585)
- 经(15744)
- 业(14844)
- 问题(14244)
- 统计(14091)
- 资源(13608)
- 贸(13521)
- 世界(13044)
- 策(12418)
- 技术经济(11983)
- 国际(11878)
- 图书(11295)
共检索到340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灵恩 倪笑雯 李云云 成升魁
食物浪费及其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全球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减少食物浪费逐渐被认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Plan B。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消费者作为消费端食物浪费的主体,其在消费阶段产生的食物浪费是食物损耗与浪费的主要来源。本文采用直接称重法,在全国典型地区(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和西藏)获取居民食物浪费的一手数据,首次在全国尺度上测算了消费端食物浪费总规模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结果显示:(1)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共3432万t,人均食物浪费量67.33 g/d,其中粮食浪费量占比最高(35.44%),其次是蔬菜(34.83%)和肉类(15.38%)。(2)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达6254万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 m2,按中国人均生态足迹1.5 hm~2计算,相当于4169万人的生态位被挤占;水产类(39.28%)和肉类(34.22%)的生态足迹占比最大,分别为2456.23万hm~2和2140.25万hm~2。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我国消费端食物浪费的减量化,对于缓解食物浪费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压力、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食物浪费 消费端 生态足迹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升魁 高利伟 徐增让 唐承财 王灵恩 Dhruba Bijaya G. C.
我国餐饮食物消费中日益普遍的恣意浪费现象,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但是对食物浪费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上对此问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本文针对我国餐饮业中的食物浪费问题,结合媒体报道,探讨我国餐饮食物浪费的严重性,开展餐饮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开展餐饮食物浪费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
食物浪费 资源环境效应 餐饮业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盼盼 白军飞 刘晓洁 成升魁
食物浪费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且呈日趋严重的趋势。消费端的食物浪费主要分为家庭食物浪费和在外食物浪费;消费端的食物浪费对国家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消费端食物浪费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人口特征、消费者的行为与意识等。目前对消费端食物浪费的研究多采用称重(或估算)和计量模型等方法,仍需要通过发展更合理的量化方法、建立更完整的理论模型、提出更完善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此外,减少消费端食物浪费需要从政府、社会、个人等多角度出发,促使多方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应对消费端食物浪费问题。
关键词:
食物浪费 消费端 影响与行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越 周应恒 韩一军 徐锐钊
本文利用2009年FAO食物平衡表数据测算了我国食物浪费量,并利用相关数据和GTAP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减少食物浪费的资源效应和经济效应。测算结果显示,我国食物浪费总量为1.2亿t,相当于浪费了2.76亿亩播种面积、458.9万t施用化肥以及316.1亿m3农业用水。减少食物浪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耕地资源、水资源紧张问题。GTAP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谷物、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的消费环节浪费比例即使仅下降1个百分点,这四类农产品的进口量分别下降6.54%、8.44%、5.09%和4.33%,出口量分别增加16.2%、18.1%、9.3%和2.1%,国内价格分别下降2.46%、5.15%、2....
关键词:
食物浪费 资源 经济 效应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金启 T.Edward Yu 黄琬真 王振华
在食物充足稳定供给因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中国食物浪费现象却日趋严重。本文以家庭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为主题,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在家庭食物浪费状况描述和规模估算的基础上,从人口规模和构成、人口特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四个方面对决定家庭食物浪费的家庭微观层面因素做了理论探讨和计量分析,以此为减少家庭食物浪费探寻政策思路。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家庭的平均食物浪费数量总体上虽在逐年下降,但发生食物浪费的家庭占比却在不断提高,且总量规模十分庞大。利用2009年数据来保守推算,2016年中国人均的家庭食物浪费量在7. 63~10. 86千克,全年家庭食物浪费总量高达1055. 60~1501. 55万吨。加总餐饮行业的食物浪费,中国2016年的食物浪费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不低于4. 47%~5. 2%。(2)在家庭微观层面,家庭的人口规模、经济状况、户主和主要女性成员的年龄、省份地域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差异是解释家庭食物浪费发生和浪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食物浪费 中国家庭 浪费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利 徐志刚
食物浪费不仅导致食物生产和分销过程浪费大量资源,还增加垃圾处理压力和温室气体排放,挑战粮食安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解析了收入增长影响家庭食物浪费的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收入增长会显著提高居民家庭食物浪费量,食物浪费收入弹性为0.26,其中,数量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提高谷物类、蔬菜类和肉蛋奶类食物的浪费量,包括通过提高家庭食物浪费率对食物浪费量产生影响;结构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降低蔬菜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提高肉蛋奶类食物浪费量占比,但对谷物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增长与家庭食物浪费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均显示,2030年前我国人均食物浪费量和食物浪费总量仍会继续上升,有必要制定和实施遏制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具体干预措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作用更强,因此干预措施制定应着重关注农村地区家庭食物浪费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利 徐志刚
食物浪费不仅导致食物生产和分销过程浪费大量资源,还增加垃圾处理压力和温室气体排放,挑战粮食安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解析了收入增长影响家庭食物浪费的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收入增长会显著提高居民家庭食物浪费量,食物浪费收入弹性为0.26,其中,数量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提高谷物类、蔬菜类和肉蛋奶类食物的浪费量,包括通过提高家庭食物浪费率对食物浪费量产生影响;结构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降低蔬菜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提高肉蛋奶类食物浪费量占比,但对谷物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增长与家庭食物浪费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均显示,2030年前我国人均食物浪费量和食物浪费总量仍会继续上升,有必要制定和实施遏制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具体干预措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作用更强,因此干预措施制定应着重关注农村地区家庭食物浪费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升魁 白军飞 金钟浩 王东阳 刘刚 高思 包景岭 李晓婷 李燃 蒋南青 鄢文静 张世钢
食物浪费是我们长期高度关注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食物浪费并尽量减少食物浪费是研究的重点。文章认为食物浪费是一面折射社会文明的多棱镜,需要从多角度认识食物浪费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谨防减少食物浪费的努力变成更大的浪费,减少食物浪费要多管齐下,既要节约,又要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经验,填补中国食物浪费数据空白,构建资源智慧型食物系统。
关键词:
食物浪费 资源环境 资源智慧型食物系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升魁 白军飞 金钟浩 王东阳 刘刚 高思 包景岭 李晓婷 李燃 蒋南青 鄢文静 张世钢
食物浪费是我们长期高度关注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食物浪费并尽量减少食物浪费是研究的重点。文章认为食物浪费是一面折射社会文明的多棱镜,需要从多角度认识食物浪费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谨防减少食物浪费的努力变成更大的浪费,减少食物浪费要多管齐下,既要节约,又要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经验,填补中国食物浪费数据空白,构建资源智慧型食物系统。
关键词:
食物浪费 资源环境 资源智慧型食物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云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3月发布了《2024年食物浪费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了全球食物浪费的规模及对气候、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公私伙伴关系等可行措施。食物浪费不仅消耗地球资源,也会增加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推手;反过来,地球资源减少及气候变暖也会影响农食系统的安全、质量及可获得能力。因此,减少食物浪费应改变居民的饮食结构和调整农食生产方式,同时要强化食物供应链各环节各类主体的协同性及协同治理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云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3月发布了《2024年食物浪费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了全球食物浪费的规模及对气候、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公私伙伴关系等可行措施。食物浪费不仅消耗地球资源,也会增加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推手;反过来,地球资源减少及气候变暖也会影响农食系统的安全、质量及可获得能力。因此,减少食物浪费应改变居民的饮食结构和调整农食生产方式,同时要强化食物供应链各环节各类主体的协同性及协同治理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刘刚 刘晓洁 白军飞 张丹 高利伟 曹晓昌 刘尧
作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食物浪费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目前国内外针对食物浪费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食物浪费贯穿在食物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因素复杂、生产目的唯一和判断标准差异明显等特征。食物浪费的定量测度、食物浪费的综合评估、食物浪费的驱动机制、食物浪费监测与调控是食物浪费研究的主要内容。实证研究、系统分析、经济学模型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和生态足迹法是食物浪费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研究基础和社会需求,目前应着重加强对餐饮食物浪费、居民家庭食物浪费、学校食物浪费、餐厨垃圾处理以及食物浪费的政策评估等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
食物浪费 资源环境 绿色消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胜根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尤其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是时刻不能放松的战略性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策层面都偏重从生产层面来讨论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聚焦增加粮食产量这一议题。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减少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是另一种层面的增产,有利于保护资源和减少碳排放,也有助于粮食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我非常认同上述观点,赞同减少粮食损耗就是在打造“无形良田”,但是我想额外强调的是,不能狭隘理解新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而是应该基于大食物观视角来剖析上述“一增、一减”。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卸任回国后,我就一直主张,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胜根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尤其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是时刻不能放松的战略性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策层面都偏重从生产层面来讨论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聚焦增加粮食产量这一议题。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减少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是另一种层面的增产,有利于保护资源和减少碳排放,也有助于粮食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我非常认同上述观点,赞同减少粮食损耗就是在打造“无形良田”,但是我想额外强调的是,不能狭隘理解新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而是应该基于大食物观视角来剖析上述“一增、一减”。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卸任回国后,我就一直主张,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丹 伦飞 成升魁 高利伟 刘晓洁 曹晓昌 秦奇 刘尧 白军飞 许世卫 喻闻
除了威胁食物安全,食物浪费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食物中的磷元素是人类所必需的基本元素,其代谢过程也是生态系统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磷肥一方面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土壤磷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论文根据对北京市136家餐饮机构,2 704桌消费者餐饮食物浪费调查数据,研究了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及其环境排放。研究表明: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量为39.97×104t/a,其含磷量为1.21×103t/a;北京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为40.56 g P/kg,这意味着每浪费1 kg的食物,将向环境排放40.56 g磷。因此,合理地进行餐饮消费,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对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