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09)
2023(18305)
2022(15890)
2021(14999)
2020(12783)
2019(29883)
2018(29429)
2017(55591)
2016(30276)
2015(34575)
2014(34522)
2013(34179)
2012(31608)
2011(28476)
2010(28214)
2009(26148)
2008(25822)
2007(22383)
2006(19093)
2005(17024)
作者
(87048)
(72932)
(72099)
(69158)
(46236)
(34807)
(33111)
(28588)
(27612)
(25798)
(24704)
(24556)
(22948)
(22893)
(22576)
(22331)
(22058)
(21589)
(20848)
(20808)
(17975)
(17826)
(17607)
(16540)
(16271)
(16225)
(16045)
(16009)
(14662)
(14447)
学科
(124078)
经济(123948)
管理(85346)
(81046)
(66201)
企业(66201)
方法(60381)
数学(53284)
数学方法(52633)
中国(34055)
(32942)
(31926)
(26385)
业经(26233)
(25055)
贸易(25045)
(24340)
地方(23003)
农业(21939)
(21644)
(20084)
财务(20004)
财务管理(19958)
(19088)
理论(19039)
企业财务(18886)
(18647)
银行(18592)
环境(18498)
(18329)
机构
大学(433210)
学院(429902)
(176718)
经济(173122)
管理(169646)
理学(147419)
研究(146049)
理学院(145790)
管理学(143134)
管理学院(142375)
中国(110380)
(92283)
科学(90734)
(79348)
(73419)
(70536)
研究所(67246)
中心(66853)
业大(64934)
财经(64216)
(60589)
北京(58659)
(58507)
(56147)
师范(55613)
农业(55513)
经济学(53696)
(52978)
(49173)
经济学院(48532)
基金
项目(295424)
科学(231753)
基金(215504)
研究(213083)
(188448)
国家(186945)
科学基金(160184)
社会(133979)
社会科(126982)
社会科学(126949)
基金项目(113720)
(113408)
自然(105323)
自然科(102902)
自然科学(102872)
自然科学基金(101011)
教育(97996)
(96296)
资助(90211)
编号(86569)
成果(69695)
重点(66105)
(65604)
(62088)
(60551)
课题(58965)
科研(57212)
创新(56592)
教育部(56142)
大学(55483)
期刊
(186240)
经济(186240)
研究(124255)
中国(78408)
学报(70071)
科学(63470)
(62816)
(60443)
管理(59643)
大学(52889)
学学(49535)
教育(44305)
农业(43670)
技术(37405)
(35803)
金融(35803)
经济研究(31234)
财经(30693)
业经(29768)
(26224)
问题(24038)
(23618)
图书(23263)
统计(21260)
技术经济(21033)
(21020)
理论(20725)
(20310)
科技(19589)
商业(19289)
共检索到624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程远  
中国消费率多年来持续下降,长期过低的消费率导致过高的储蓄和投资率,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影响消费率的各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税收负担的轻重、物价指数甚至区域产业结构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消费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本文通过对照分析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深入研究了相关因素对消费率的影响效力及各参数的显著性,进而为提高消费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袁建港  袁威  
在考虑异质性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基础上,本文使用MS-VAR模型和Probit模型考察了1999-2012年中国房价对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房价对消费存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两种区制,并且这两种区制在样本期间多次发生转换。当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房价上涨加剧了家庭流动性约束状况而抑制消费增长;当无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在中长期房价上涨能够促进消费增长。上述结果得到了C-M模型比较检验的支撑。由此得到的政策建议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密切关注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变化;当前多数中国家庭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因此必须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继红  
该文通过构建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消费率的影响计量模型,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消费率的影响并不稳定:总体上,少年人口(0-14岁人口)比重的上升对消费率有正向影响,而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的上升对消费率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省份,其消费率越低,这部分地反映了消费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而收入因素对消费率影响较大且在中国的东、中、西地区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而言,中西部地区的消费率更多地受到收入份额的影响而东中部地区的消费率更多地受到收入分配的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照  梁斌  
文章利用1999-2012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政府审计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借以探讨政府审计在促进反腐层面的关键着力点。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揭发问题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具有交互的正向影响,随着审计发现违规金额的扩大,腐败水平也相应提高,而腐败水平每提高1%,审计发现违规金额就上升0.116个百分点。审计揭发问题并不会必然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审计整改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负相关,整改绩效每提高1%,将引起滞后期地区腐败水平相应下降0.017个百分点,验证了审计整改在抑制地区腐败发生过程中显示的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现实反腐的有效性。基于此,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升  潘虹  
如何缩小中国省域开放度差异?有哪些因素对中国省域开放度有显著影响?为科学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和相关文献,构建了中国省域开放度影响因素的扩展引力模型,并以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口密度条件对中国省域开放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禀赋条件对中国省域开放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涉外优惠政策对中国省域开放度的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立泰  张先怡  
本文选取克鲁格曼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衡量我国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并基于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服务业地区专业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即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从区域视角来看,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就越显著。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的地区专业化发展,促进服务业的"精而专",避免"大而全"多样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程云鹤  
在区域技术异质性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共同前沿方法,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效率,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变特征,衡量区域间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并对生态无效率进行分解,以探寻我国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根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  李之民  周曦冉  
从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4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分项指标来看,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扬  姜文辉  张卫芳  
从CES生产函数出发,构建理论模型,推导人口老龄化和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并据此建立实证方程。随后采用中国1978-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测算其影响规模。研究发现:(1)在样本期内,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深,劳动收入份额越低,要素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各区域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仍然显著为负,但呈现区域异质性。(2)我国技术进步总体偏向资本,技术进步偏向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仍然显著为负,东部技术进步偏向效应显著大于中部和东北部以及西部地区。(3)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同;此外,劳动收入份额会随对外开放度和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下降。政府可通过适当的人口政策、就业和社保政策及货币政策实施缓解中国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现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建国  迟诚  杨博琼  
随着各国贸易与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外商直接投资引入量和东道国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获得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FDI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通过利用连续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区域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与我国各个经济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关系密切,而影响方向、程度却各不相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文轩  
为探究2004—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趋于下降的成因,在物流成本分类基础上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作了指标分解,并采用差额分析法测算物流需求系数、货物单位价值、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相比2004年有所降低,主要源于运输成本占GDP比重的下降和货物单位价值的提高,而物流需求系数、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均使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上升;在运输费率、保管费率、管理费率中,只有运输费率的变动起到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作用;物流需求系数以2013年为拐点先升后降,其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化的方向发生了阶段性转折。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绝不能通过去工业化或过度追求经济服务化的方式实现,而必须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同时,还须妥善处理好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从两者最佳组合上谋求物流效益的提高,防止物流降成本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展望未来,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与潜力,可从结构优化、制度改革、科技赋能、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金融发展的居民消费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不论是随机效应模型,还是随机系数模型,金融发展的系数均为正数,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快金融发展进程,并调整金融发展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巧生  陈亮  张炎涛  成金华  
本文选取中国各省1986~2005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异质面板协整和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重新检验中国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总体存在能源消费与GDP的双向因果关系,同时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只存在从能源消费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就短期而言,中国总体及东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与GDP无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则存在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少君  
本文在理论分析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FMOLS与DOLS估计法、VECM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内,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发展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的需求;短期内,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间不存在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各地区简单实行减少能源消费类措施将对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更应注重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优化出口结构、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