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4)
2023(11978)
2022(9827)
2021(8724)
2020(7121)
2019(16133)
2018(15312)
2017(28466)
2016(15160)
2015(16758)
2014(16047)
2013(16159)
2012(15122)
2011(14114)
2010(13791)
2009(12824)
2008(12220)
2007(10651)
2006(9653)
2005(8737)
作者
(47038)
(39608)
(39486)
(37323)
(24990)
(18886)
(17565)
(15475)
(15068)
(13933)
(13579)
(12939)
(12699)
(12443)
(12355)
(12128)
(11785)
(11382)
(11316)
(11167)
(9931)
(9705)
(9431)
(8961)
(8933)
(8744)
(8391)
(8140)
(7866)
(7798)
学科
(88788)
经济(88720)
管理(41989)
(37600)
方法(33317)
数学(30537)
数学方法(30384)
(28338)
企业(28338)
中国(22145)
地方(18789)
(18481)
(16996)
(15918)
贸易(15911)
业经(15613)
(15506)
(15417)
环境(14918)
地方经济(13079)
农业(12703)
(12167)
(11456)
金融(11456)
(11043)
银行(11001)
(10706)
(10664)
产业(10070)
(9896)
机构
大学(233419)
学院(230389)
(114907)
经济(113352)
研究(89476)
管理(84700)
理学(74047)
理学院(73174)
管理学(72148)
管理学院(71753)
中国(66542)
科学(53514)
(48464)
(46000)
(45722)
(44367)
研究所(42293)
经济学(38313)
中心(38248)
财经(38078)
业大(36701)
农业(35362)
(35035)
经济学院(34514)
(31448)
(31082)
北京(30606)
科学院(28792)
财经大学(28522)
(27676)
基金
项目(159267)
科学(126615)
基金(121094)
(109096)
研究(108373)
国家(108302)
科学基金(91476)
社会(75926)
社会科(72383)
社会科学(72362)
基金项目(63741)
自然(58827)
(58620)
自然科(57521)
自然科学(57501)
自然科学基金(56554)
(50817)
资助(48807)
教育(47461)
编号(37549)
重点(36854)
(36271)
(35897)
国家社会(34079)
(33321)
创新(31560)
中国(31332)
科研(30853)
教育部(30809)
计划(29974)
期刊
(123499)
经济(123499)
研究(69939)
学报(42325)
中国(41047)
(39041)
科学(38217)
(32834)
大学(31402)
管理(30830)
学学(30334)
农业(26934)
经济研究(22899)
财经(20371)
(19750)
金融(19750)
(17804)
业经(16635)
问题(16584)
技术(16556)
(15382)
(15368)
世界(14367)
国际(13818)
技术经济(13227)
教育(12746)
统计(12015)
资源(11001)
(10894)
(10567)
共检索到338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昕  彭勇  丁黎黎  
在采用投影寻踪法构造"海洋资源环境损耗指数"基础上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算中国沿海11省市2003—2013年期间的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在分析其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借助空间面板模型着重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识别其空间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相对稳定,以中值区居多"的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MorAn’S I具有"先负后正、波动上升"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受空间地理距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海洋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和海洋专业技术水平对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陆域工业规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淑娟  罗少玉  肖健华  
发展绿色海洋经济对中国意义重大。中国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提高,以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前提。本文通过界定“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构建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和DEA方法,测量中国海洋经济绿色效率,采用经济增长传统研究框架,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运用2003~2012年间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除河北省外,中国东部沿海各地区及整体的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不明确;河北省的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的比重对其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投入与该省海洋经济绿色效率负相关;该省海洋产业人力资本投入与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正相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黎黎  朱琳  何广顺  
本文利用熵值法构建了"资源与环境损耗指数",测算了资源环境双重因素下中国及沿海11地区的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Tobit模型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对资源依赖和环境污染的程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海洋产业结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对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工业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卢雪凤  孙才志  韩增林  董晓菲  
利用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对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引入经济重心定量描述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数由1996年的0.487下降到2013年的0.384,海洋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2)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1996—2013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海洋产业主要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海洋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卢雪凤  孙才志  韩增林  董晓菲  
利用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对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引入经济重心定量描述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数由1996年的0.487下降到2013年的0.384,海洋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2)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1996—2013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海洋产业主要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海洋产业结构、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海洋经济就业潜力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海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负向影响。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增强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和海洋经济就业潜力、提高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将是推动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向平衡方向演化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王焱熙  
基于海洋经济弹性内涵,从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再组织能力、更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物元评估模型测度中国沿海11省区海洋经济弹性,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国海洋经济弹性时空演化规律,引入广义矩阵估计方法(GMM)分析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328上升到2015年的0.354。其中抵御能力维度、更新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态势,恢复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再组织能力维度无显著变化。②2006—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两极分化程度较高,2010—2015年,两极分化程度减弱,区域间差异减小,海洋经济弹性总体水平显著上升。③海洋经济弹性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中值区、较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无显著变化。④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和区位优势对海洋经济弹性的提升起正向作用,其中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3个影响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鹏  王欣宇  董春雨  
研究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2—2019年我国沿海九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计算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表现出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化特征,"高—低"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从回归结果看,固定资产投入、经济规模和环境重视程度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科技投入、人力投入和渔业灾害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作用于本地区,而且辐射和扩散到周边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晓珍  
文章将环境污染作为经济的非理想性产出纳入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2006—2014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绿色Malmquist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海洋绿色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对海洋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及随时间演化的趋势。结果发现: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中国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显著下调,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是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绿色Malmquist指数不存在收敛趋势,海洋经济的区域差距将长期存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立明  
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出中国海洋主题公园发展经历了萌芽、迅速发展和品牌扩张3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了中国海洋主题公园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近海岸特征,发现海洋主题公园与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耦合关系,其发展受到旅游区位关联、城市人口与经济、投资规模和开发理念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美  刘丹丹  曲本亮  
基于SFA方法运用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沿海11省市的绿色海洋经济效率,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α趋同、β趋同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绿色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和动态分析。然后通过TobiT模型的构建,对绿色海洋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我国绿色海洋经济效率有较大提高,但与理想状况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海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驱动,且海洋经济的增长需要牺牲一定的环境成本,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河北、天津、广东的绿色海洋经济效率水平较高,海南效率水平最低,效率水平越高的地区效率增长率越低;不同时期效率水平的空间差异不同,随着时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桂春  史庆斌  王泽宇  郭可蒙  胡伟  
为明确海洋经济增长及其驱动要素的时空差异,文章借鉴经济增长理论和相关研究,构建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借助集对分析法计算各驱动要素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方法对2000—2015年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贡献度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①2000—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逐年上升,海洋经济增长变化存在空间差异。②资本要素始终是中国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减弱,除2006—2009年外,结构要素和创新要素均推动海洋经济增长,但前者在整体影响结构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制度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量保持正负交替演变的态势。③不同驱动要素对各省和各类型区的海洋经济增长贡献量存在空间差异。创新、结构和制度要素分别对落后增长区、积极增长区和问题增长区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大,资本和资源要素对落后增长区的贡献度最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康  季建文  李丽丹  张超  刘峻峰  付敏  
鉴于污染指标的不易测度,前人研究海洋渔业经济时极少从定量角度关注非期望产出。本文以海洋天然渔业水域污染所造成的负效应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SBM(Slacks Based Measure)模型,对2004—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渔业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和Tobit模型分析各省市区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时间序列视角,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值持续低迷,说明近年来中国海洋渔业经济转型升级规制尚未发挥预期的效果;(2)基于时空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王文涛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