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1)
2023(17972)
2022(15366)
2021(14454)
2020(11842)
2019(27312)
2018(26993)
2017(51527)
2016(27728)
2015(30942)
2014(31060)
2013(30901)
2012(28979)
2011(26565)
2010(26658)
2009(24450)
2008(23915)
2007(20976)
2006(18745)
2005(17172)
作者
(82294)
(68521)
(67936)
(64942)
(43953)
(32914)
(30972)
(26752)
(26112)
(24494)
(23591)
(23206)
(22049)
(21954)
(21342)
(21207)
(20347)
(19834)
(19690)
(19658)
(17334)
(16941)
(16455)
(15648)
(15365)
(15306)
(15174)
(14837)
(13899)
(13575)
学科
(131312)
经济(131190)
管理(75610)
(72062)
(58059)
企业(58059)
方法(51089)
数学(44189)
数学方法(43764)
中国(36915)
(31666)
地方(30844)
(28212)
业经(27596)
(26884)
(23530)
贸易(23514)
(22765)
(22535)
农业(21437)
(19841)
银行(19792)
(19611)
金融(19609)
(19136)
环境(19067)
(18879)
理论(18345)
技术(17725)
地方经济(17711)
机构
大学(407018)
学院(402832)
(172595)
经济(169102)
管理(153675)
研究(148249)
理学(131857)
理学院(130247)
管理学(128103)
管理学院(127367)
中国(110755)
科学(90188)
(88675)
(76538)
(75757)
研究所(68976)
(65835)
中心(64857)
财经(61124)
(58827)
业大(58091)
北京(57137)
(55697)
(54928)
师范(54385)
(53668)
经济学(53455)
农业(51391)
经济学院(47865)
(47597)
基金
项目(269678)
科学(212692)
基金(197045)
研究(195970)
(172895)
国家(171511)
科学基金(146183)
社会(125617)
社会科(119160)
社会科学(119131)
基金项目(103893)
(102764)
自然(94131)
自然科(91959)
自然科学(91936)
自然科学基金(90310)
教育(88903)
(87569)
资助(81701)
编号(77488)
成果(63798)
(60942)
重点(60901)
(60249)
(55283)
课题(54405)
国家社会(52466)
创新(51736)
教育部(51560)
科研(51224)
期刊
(196834)
经济(196834)
研究(126959)
中国(80933)
学报(65030)
科学(60744)
(60143)
管理(58577)
(55591)
大学(48840)
学学(45838)
教育(44071)
农业(41933)
(37775)
金融(37775)
技术(34149)
经济研究(32833)
财经(30898)
业经(30072)
(26654)
问题(25503)
(22244)
图书(21519)
技术经济(20787)
(20773)
世界(19913)
科技(18926)
理论(18649)
国际(18525)
现代(18256)
共检索到613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永生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增强海洋经济韧性是积极应对内外部冲击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韧性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探究中国海洋经济韧性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韧性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抵抗性发展较快,鲁棒性发展较慢,生态风险仍然较高;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不断增强,形成以山东、上海、广东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空间结构,分别辐射或控制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地理空间邻近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投入等差异对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何亚宁  柯丽娜  
海洋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基于2006—2017年沿海11省(市、自治区)数据,采用集对分析、核密度估计模型、标准差椭圆以及GMM模型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时间上,2006—2017年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发展水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呈东北—西南格局,且重心一直位于长三角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质量地区差异显著,整体呈北部、东部、南部三级格局分布。(2)分维度来看,时间上,样本期间内各个维度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提升,均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空间上,五个维度均呈向好发展趋势,各维度高、中、低水平的省(市、自治区)各不相同,差异显著。(3)影响因素上,海洋区位优势、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水平、陆域经济水平对高质量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海洋资源利用度、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海洋经济圈中作用效果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立平  万崇丹  赵丙奇  
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匮乏,海洋经济研究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准确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有助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文章从我国海洋经济现状分析出发,利用聚类分析将我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地区分类和时间分类,找出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存在问题。然后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进行比重和空间集中度分析,观察其发展趋势和地区间差距的变化,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综合得出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长征  刘毅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 ,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 ,有利的地理位置 ,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 ,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但同时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鸣  
受新的发展手段、发展媒介、发展思路的影响,海洋经济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要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必须以海洋经济为轴心,全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强国的建设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经济支撑。但是,目前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产业困境、生态困境、科研困境、管理困境等问题。因此,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保障海洋生态平衡为前提,不断完善涉海法律制度,加大涉海科研力度,优化创新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博  曹盖  
伴随着中国海洋经济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内外部扰动下增强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韧性成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途径与重要保障。论文从海洋经济网络结构视角开展韧性研究,运用涉海A股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信息构建海洋经济网络,分别从层级性、匹配性和传输性3个维度对2010、2015、2020年海洋经济网络结构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网络层级性提升,区域绝对极化与相对均衡化并存;(2)匹配性由同配性转变为异配性,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的联系增强;(3)传输性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但具有提升之势;(4)层级性、异配性与传输性的增强提升了海洋经济网络的凝聚性、创新性与开放性,使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网络结构韧性得到增强。研究旨在丰富经济地理学韧性研究以及为海洋经济安全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依据,以期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王文涛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王文涛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课题组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计量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根据1990-2004年的年度数据,构建了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预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磊  刘明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海洋经济预测是海洋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对适于进行海洋经济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趋势外推法、成长曲线法、组合预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对组合预测结果的最有效性给出可靠的数学证明,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加韬  
蓝色的海洋蕴藏丰富的蓝色碳汇,是我国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缓和国际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新空间。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在低碳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必须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碳中和技术推广应用、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入手,加快推进中国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琪  
文章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资源退化和海洋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具体计算时,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收益还原法是评估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的基本方法,对于不同的海洋资源潜力的评估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本文分别核算了海洋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