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2)
- 2023(8450)
- 2022(7062)
- 2021(6477)
- 2020(5353)
- 2019(12206)
- 2018(11665)
- 2017(21863)
- 2016(11322)
- 2015(13042)
- 2014(13008)
- 2013(13143)
- 2012(12472)
- 2011(11834)
- 2010(11613)
- 2009(11100)
- 2008(10503)
- 2007(9222)
- 2006(8544)
- 2005(7918)
- 学科
- 济(77661)
- 经济(77615)
- 管理(29724)
- 方法(27543)
- 数学(25157)
- 数学方法(24968)
- 业(24220)
- 中国(19378)
- 企(18548)
- 企业(18548)
- 地方(18405)
- 学(13567)
- 农(13066)
- 地方经济(12938)
- 业经(12264)
- 贸(11909)
- 贸易(11901)
- 易(11513)
- 环境(11252)
- 财(10752)
- 制(9855)
- 融(9719)
- 金融(9718)
- 发(9309)
- 银(9196)
- 银行(9191)
- 行(8975)
- 农业(8848)
- 和(8728)
- 经济学(8014)
- 机构
- 大学(182101)
- 学院(178320)
- 济(92786)
- 经济(91278)
- 研究(72160)
- 管理(64952)
- 中国(55690)
- 理学(55420)
- 理学院(54709)
- 管理学(53845)
- 管理学院(53526)
- 科学(41094)
- 京(39867)
- 财(37786)
- 所(36138)
- 研究所(32951)
- 经济学(31235)
- 中心(31024)
- 财经(30569)
- 经(27968)
- 经济学院(27893)
- 北京(26129)
- 院(26117)
- 农(25266)
- 江(24392)
- 范(22964)
- 师范(22779)
- 财经大学(22746)
- 科学院(22680)
- 业大(22674)
- 基金
- 项目(117484)
- 科学(94179)
- 基金(89464)
- 研究(83604)
- 家(78698)
- 国家(78228)
- 科学基金(66597)
- 社会(58212)
- 社会科(55599)
- 社会科学(55586)
- 基金项目(46409)
- 省(41591)
- 自然(41145)
- 自然科(40194)
- 自然科学(40182)
- 自然科学基金(39444)
- 资助(37516)
- 教育(36616)
- 划(36423)
- 编号(29293)
- 部(27560)
- 重点(27083)
- 发(26752)
- 国家社会(26284)
- 中国(25341)
- 教育部(23691)
- 成果(23547)
- 创(23265)
- 人文(22376)
- 创新(22181)
共检索到277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泽宇 卢函 孙才志 韩增林 孙康 董晓菲
基于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内涵,从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估模型测算了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的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指数2001-2013年间变化幅度较小,2003年和2009年前后出现明显波动;②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地区差异明显,广东、山东海洋经济系统属于高度稳定,上海、浙江海洋经济系统属于较高稳定,天津、福建、江苏海洋经济系统属于中度稳定,辽宁、河北海洋经济系统属于较低稳定,海南、广西海洋经济系统属于低度稳定;③中国海洋经济
关键词:
海洋经济系统 稳定性 空间分异 综合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泽宇 卢函 孙才志 韩增林 孙康 董晓菲
基于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内涵,从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估模型测算了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的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指数2001-2013年间变化幅度较小,2003年和2009年前后出现明显波动;②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地区差异明显,广东、山东海洋经济系统属于高度稳定,上海、浙江海洋经济系统属于较高稳定,天津、福建、江苏海洋经济系统属于中度稳定,辽宁、河北海洋经济系统属于较低稳定,海南、广西海洋经济系统属于低度稳定;③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④引入障碍度诊断模型对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的障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各地区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主要障碍因子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海洋经济系统 稳定性 空间分异 综合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康 季建文 李丽丹 张超 刘峻峰 付敏
鉴于污染指标的不易测度,前人研究海洋渔业经济时极少从定量角度关注非期望产出。本文以海洋天然渔业水域污染所造成的负效应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SBM(Slacks Based Measure)模型,对2004—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渔业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和Tobit模型分析各省市区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时间序列视角,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值持续低迷,说明近年来中国海洋渔业经济转型升级规制尚未发挥预期的效果;(2)基于时空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王焱熙
基于海洋经济弹性内涵,从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再组织能力、更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物元评估模型测度中国沿海11省区海洋经济弹性,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国海洋经济弹性时空演化规律,引入广义矩阵估计方法(GMM)分析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328上升到2015年的0.354。其中抵御能力维度、更新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态势,恢复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再组织能力维度无显著变化。②2006—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两极分化程度较高,2010—2015年,两极分化程度减弱,区域间差异减小,海洋经济弹性总体水平显著上升。③海洋经济弹性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中值区、较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无显著变化。④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和区位优势对海洋经济弹性的提升起正向作用,其中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3个影响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王文涛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关键词:
海洋生态经济 系统韧性 障碍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王文涛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关键词:
海洋生态经济 系统韧性 障碍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课题组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计量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根据1990-2004年的年度数据,构建了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预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磊 刘明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海洋经济预测是海洋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对适于进行海洋经济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趋势外推法、成长曲线法、组合预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对组合预测结果的最有效性给出可靠的数学证明,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梅珍
文章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依据循环经济系统理论,分析影响循环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保证循环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对策。
关键词:
滨海新区 循环经济 稳定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永生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增强海洋经济韧性是积极应对内外部冲击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韧性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探究中国海洋经济韧性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韧性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抵抗性发展较快,鲁棒性发展较慢,生态风险仍然较高;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不断增强,形成以山东、上海、广东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空间结构,分别辐射或控制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地理空间邻近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投入等差异对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韧性 空间关联 网络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法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演变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创新指数、协调指数、绿色指数、开放指数、共享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协调指数增长最快,共享指数增长较为缓慢。从空间视角来看,东部海洋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北部和南部。(2)研究期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由轻度失调最终步入中级耦合协调阶段。(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差异逐渐缩小,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发展趋于均衡,三大海洋经济圈中,南部海洋经济圈内部差异最大,成为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指数差异结果显示,协调发展将是未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林 张宇硕 焦新颖 吴迪 吴殿廷
通过对海洋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可以掌握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投入产出状况,为推动海洋经济朝集约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1-2012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跨期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刻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洋经济效率的演化阶段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海洋经济效率值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考虑非期望产出对于经济效率的测度具有明显影响;2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上呈现由2001年研究初期的南北高、中部低的特点演进为2012年研究末期的北部围绕天津、中部围绕上海、南部围绕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飞 韩增林 杨俊 钟敬秋
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脆弱性,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本文从敏感性与应对能力两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脆弱性评价指数模型、障碍度评价公式等对200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经济系统敏感性与应对能力走势一致,呈现出整体微降增加、局部突变,脆弱性变化平缓的特征;2中国沿海地区的脆弱性类型空间分布整体分散、部分连片集中,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东北沿海地区与华东沿海地区脆弱性逐渐降低,华北沿海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呈现内部两极分异的格局;3200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长征 刘毅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 ,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 ,有利的地理位置 ,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 ,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但同时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
关键词:
海洋 资源 经济 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卢雪凤 孙才志 韩增林 董晓菲
利用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对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引入经济重心定量描述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数由1996年的0.487下降到2013年的0.384,海洋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2)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1996—2013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海洋产业主要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海洋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