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0)
- 2023(7989)
- 2022(6637)
- 2021(6377)
- 2020(5322)
- 2019(12185)
- 2018(11691)
- 2017(22181)
- 2016(11732)
- 2015(13016)
- 2014(12747)
- 2013(12866)
- 2012(12006)
- 2011(11170)
- 2010(10944)
- 2009(10059)
- 2008(10212)
- 2007(8684)
- 2006(7637)
- 2005(7030)
- 学科
- 济(53145)
- 经济(53097)
- 管理(32363)
- 业(28932)
- 方法(25451)
- 数学(23082)
- 数学方法(22786)
- 企(22630)
- 企业(22630)
- 中国(16813)
- 学(11909)
- 财(11747)
- 农(11479)
- 贸(11310)
- 贸易(11304)
- 易(11088)
- 制(9668)
- 银(9087)
- 银行(9078)
- 业经(8780)
- 行(8695)
- 融(8688)
- 金融(8687)
- 环境(8575)
- 和(8228)
- 地方(8055)
- 资源(7865)
- 发(7773)
- 农业(7596)
- 务(7213)
- 机构
- 大学(177077)
- 学院(171959)
- 济(79470)
- 经济(78122)
- 研究(67068)
- 管理(64039)
- 理学(55122)
- 理学院(54386)
- 管理学(53389)
- 管理学院(53065)
- 中国(52785)
- 科学(40910)
- 京(38913)
- 财(35111)
- 所(34323)
- 研究所(31641)
- 中心(29266)
- 财经(28907)
- 农(28216)
- 经济学(26672)
- 经(26663)
- 北京(25120)
- 院(24331)
- 经济学院(24063)
- 业大(24017)
- 江(22995)
- 农业(22449)
- 范(22376)
- 师范(22182)
- 财经大学(21954)
- 基金
- 项目(119492)
- 科学(95826)
- 基金(92424)
- 家(83179)
- 国家(82676)
- 研究(82277)
- 科学基金(70247)
- 社会(56055)
- 社会科(53594)
- 社会科学(53578)
- 基金项目(47614)
- 自然(46063)
- 自然科(45011)
- 自然科学(44996)
- 自然科学基金(44210)
- 省(40991)
- 资助(39119)
- 划(37177)
- 教育(36444)
- 编号(29137)
- 部(28369)
- 重点(27507)
- 国家社会(25797)
- 发(25440)
- 中国(24877)
- 教育部(24055)
- 创(23879)
- 成果(23676)
- 科研(23186)
- 创新(22672)
共检索到255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淼 吕波 刘泮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的流失会动摇发展海洋事业的根基,甚至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研究了作为海洋资源性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问题。首先文章给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界定及其包含的资产类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所具有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指出了决定其价值高低的因素。接着,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我国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渠道。针对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度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思想和方法,运用此方法进行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可以明确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严重程度,从而能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淼 吕波
海洋资源性资产属于国有资源性资产,在长期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国有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直接威胁到海洋事业发展的根基。因此,开展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给予了海洋资源性资产明确的界定,认为海洋资源性资产是指海洋范围内和沿海地带具有明确的所有者、能够产生效益的稀缺性海洋资源。然后,本文分析了海洋资源资产流失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流失隐蔽性、范围广泛性、原因复杂性、时空差异性等。接下来,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六种成因,指出每种成因都危害巨大。针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成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有加强海洋...
关键词:
海洋资源性资产 流失 成因 治理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淼 段志霞
海洋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特点、渠道和类型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调整、产权体系及产权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淼 刘勤
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的实施,即把海洋资源这种特殊资产,从其开发利用到生产、再生产,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的大力推动,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与治理问题也日益被国家重视。本文通过对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资产流失的治理对策,并且建立了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治理模型,为我国政府今后的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勤
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综合利用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环境,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海洋资源性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进而也影响着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利用现状,重点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大流失原因出发,对理论缺陷、产权失灵、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效应导致的利用效率流失的主要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进行的流失治理也需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因此需建立一个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治理体系。只有以治理的前提为基础,以治理的保障为平台,对具体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提出针对性地治理对策,并及时监督与反馈,才能从根源上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勤
本文基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现状,重点对负外部性导致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生态效率流失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负外部性视角下生态效率流失的主要途径,提出的提升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构建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海洋环境治理机制和监督与反馈体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鹏 王欣宇 董春雨
研究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2—2019年我国沿海九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计算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表现出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化特征,"高—低"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从回归结果看,固定资产投入、经济规模和环境重视程度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科技投入、人力投入和渔业灾害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作用于本地区,而且辐射和扩散到周边地区。
关键词:
碳中和 海洋渔业 空间相关性 空间计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永生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增强海洋经济韧性是积极应对内外部冲击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韧性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探究中国海洋经济韧性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韧性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抵抗性发展较快,鲁棒性发展较慢,生态风险仍然较高;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不断增强,形成以山东、上海、广东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空间结构,分别辐射或控制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地理空间邻近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投入等差异对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韧性 空间关联 网络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张雪娜
文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了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四个方面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AHP方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方法,构建了"三维一体"的联合决策理论测度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2002~2007年海洋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评价和一致性检验,通过模糊聚类分析、非均衡理论与动态分析、结构分析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了梯度类型划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业锋 施平
文章用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海洋经济总产值—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海洋经济总产值及其占GDP的比重来分别度量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度、间接贡献度以及全部贡献度。目前中国海洋的直接经济贡献度接近10%,间接贡献度约12%,全部经济贡献度约22%。最后给出了促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经济贡献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贡献度 海洋经济 海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东景 刘卫毅
文章将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分解为海洋生态经济效率和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构建全局参比的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模型(GSN-SBM),对2006—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及其分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并应用面板计量模型识别影响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总体上不断提升,但是各省份之间的分层现象比较明显;海洋生态经济效率的变化特点与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变化特点相似,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的省际差别较小;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极化现象明显,海洋生态经济效率的极化现象有所减弱,而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的极化现象呈现复杂特征;环境规制、人口素质、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进步、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等对海洋生态福利绩效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环境规制的“U”型影响效应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体雁 施晓铭
在海洋经济发展布局中,海洋产业园区是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海洋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载体。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的海洋产业园区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海洋产业园区布局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时期,促进海洋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布局,是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我国现有海洋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产业园区空间架构及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体雁 施晓铭
在海洋经济发展布局中,海洋产业园区是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海洋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载体。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的海洋产业园区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海洋产业园区布局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时期,促进海洋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布局,是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我国现有海洋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产业园区空间架构及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淼 袁栋
海洋养殖资源资产的流失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养殖资源及养殖资源资产流失的界定,在资源所有者的所有权受损和海域低效利用基础上提出流失量价值即为海洋养殖资源资产价值与国家养殖资源资产总收益的差值,并将海水资源价值、环境成本价值和养殖成本价值作为养殖资源资产的总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褚晓琳
预警原则作为一种新颖的环境资源管理手段,其对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有效性已为一些国际协定和国外立法所确认。适用预警原则应满足以下条件:存在不确定危险;遵循成本收益分析原则、比例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并定期检查、适时调整。目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有必要在未来制定一部《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法》。而当务之急是尽快修订现行《渔业法》,将预警原则确定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应通过建立综合性海洋管理部门、大量搜集科学信息、拓展群众参与途径、以及根据各海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预警原则,促进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