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0)
2023(16556)
2022(14019)
2021(13172)
2020(11309)
2019(25991)
2018(25392)
2017(48053)
2016(25724)
2015(29234)
2014(28510)
2013(28257)
2012(26109)
2011(23576)
2010(23457)
2009(21712)
2008(21299)
2007(18698)
2006(15979)
2005(14055)
作者
(72387)
(60796)
(60440)
(57683)
(38725)
(29330)
(27443)
(23692)
(23098)
(21360)
(20620)
(20603)
(19158)
(19138)
(19009)
(18711)
(18113)
(17922)
(17528)
(17459)
(14903)
(14729)
(14714)
(13914)
(13746)
(13567)
(13373)
(13076)
(12128)
(12083)
学科
(110944)
经济(110840)
管理(75187)
(73631)
(60747)
企业(60747)
方法(53306)
数学(47508)
数学方法(46987)
中国(32722)
(27829)
(27460)
业经(22299)
技术(21768)
(21476)
(21401)
贸易(21389)
地方(21111)
(20772)
(19278)
农业(18720)
(17046)
财务(16998)
财务管理(16958)
(16908)
银行(16872)
理论(16438)
(16386)
金融(16383)
企业财务(16120)
机构
大学(367229)
学院(364500)
(156592)
经济(153556)
管理(144375)
理学(125363)
研究(124202)
理学院(123970)
管理学(121919)
管理学院(121236)
中国(94964)
(77089)
科学(74586)
(69916)
(60873)
中心(57907)
财经(56614)
(56314)
研究所(55511)
(52985)
(51715)
业大(51665)
经济学(49066)
北京(48426)
(47044)
师范(46585)
(45398)
经济学院(44405)
农业(44210)
财经大学(42280)
基金
项目(249998)
科学(200178)
基金(185532)
研究(180738)
(161935)
国家(160706)
科学基金(139422)
社会(117851)
社会科(111979)
社会科学(111953)
基金项目(98304)
(95735)
自然(90461)
自然科(88506)
自然科学(88481)
自然科学基金(86940)
教育(83568)
(81938)
资助(75440)
编号(70499)
重点(56623)
(56566)
成果(56267)
(55942)
(53527)
创新(51765)
国家社会(50069)
课题(49015)
教育部(48886)
科研(48271)
期刊
(161281)
经济(161281)
研究(106462)
中国(70223)
(53920)
学报(53370)
科学(52921)
管理(52717)
(48427)
大学(41054)
学学(38651)
教育(36243)
农业(33057)
技术(32678)
(31526)
金融(31526)
财经(27910)
经济研究(27229)
业经(24638)
(24016)
问题(22908)
(19842)
统计(19387)
技术经济(19336)
(18919)
科技(18853)
(18549)
世界(16350)
资源(16310)
(16192)
共检索到531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揭晓蒙  汪航  汪永生  向长生  李玉龙  王文涛  孙清  
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测量中国36个涉海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并利用空间统计工具分析这些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6个涉海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呈现"金字塔"结构,能力较强的城市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个海洋经济区且为区域中心城市,其余多数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各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强、外溢效应不明显。最后基于测度分析结果,提出应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实现不同涉海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推进海洋产业集群与技术空间扩散,加快中国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技术进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亚运  唐李伟  李杏筠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2011—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并引入时滞效应分析创新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中资金投入比人员投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省际差异较大;海洋科技人员素质对于创新效率有1年的滞后效应;海洋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外商投资利用水平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海洋科研人员素质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海洋科研投入强度和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分别是影响高效率和低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俊果  
中国海洋科技进步催生了新的海洋产业,不同的海洋科技进步速度导致主导海洋产业的更迭,促进了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文章分析了制约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科技因素,结合全国海洋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科技创新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强第一产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的海洋油气、深海矿产开采技术,推进潜在高增长海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强化海洋共性技术的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秦琳贵  沈体雁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采用2001—2016年沿海省市面板数据,测算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先大幅波动后趋向平稳的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85%,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而非技术效率指数;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越过门槛之后,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显著。在海洋经济同样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必须坚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春娟  王琦  刘大海  王玺茜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海洋相关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误差修正(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海洋生产总值的增加,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也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相比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贯彻海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结合市场资源配置、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徐婷  王恩辰  
通过构建就业变化的LMDI分解模型,测度了1990—2011年驱动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海洋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与中国国民经济就业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洋产业就业的变化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规模效应为正向驱动力,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基本上为负向驱动力。因此,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发挥科技补偿机制,统筹海陆发展,使海洋产业更有效地吸纳劳动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张梦飞  
本文提出"海洋等效虚拟水"概念,以陆海统筹思想为指导,采取陆海同功能产品或服务可等效转换的思路,从食物、废水净化、发电三个角度分别提出"海洋食物等效虚拟水"、"海洋环境等效虚拟水"和"海洋能源等效虚拟水"。以中国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探究在海洋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海洋产品或服务对陆地淡水资源的等效替代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海洋等效虚拟水总量呈U型变化趋势,从2006年的182.05亿m3,先下降到2011年的145.03亿m3,又上升到2014年的165.68亿m3。研究期间海洋等效虚拟水含量占用水量的比例达6.4%,未来海水养殖等效虚拟水和海上风电等效虚拟水的显著增加将促进海洋等效虚拟水含量进一步升高。此外,本文根据中国海洋等效虚拟水结构性特征提出优化方向,并根据各省市海洋等效虚拟水结构性特征提出具体的优化设计,为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等效虚拟水的发展提供借鉴。海洋等效虚拟水的稳定供给必须在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利用海洋实现陆地水资源补充是解决沿海地区未来水资源难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东景   刘卫毅  
文章将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分解为海洋生态经济效率和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构建全局参比的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模型(GSN-SBM),对2006—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及其分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并应用面板计量模型识别影响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总体上不断提升,但是各省份之间的分层现象比较明显;海洋生态经济效率的变化特点与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变化特点相似,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的省际差别较小;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极化现象明显,海洋生态经济效率的极化现象有所减弱,而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的极化现象呈现复杂特征;环境规制、人口素质、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进步、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等对海洋生态福利绩效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环境规制的“U”型影响效应显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宁凌  王佳  欧春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奕  方水美  周应祺  项亦子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渔船数、总吨位、总功率和专业劳动力为投入指标。以年捕捞产量为产出指标,对我国1994至2005年的近海捕捞与远洋渔业的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渔业管理的政策绩效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近年来近海捕捞的渔船数和捕捞劳力的过剩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渔船总吨位与总功率的过剩率却还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目前我国近海增加捕捞能力的主要手段依然是提高渔船的总功率与总吨位,需要在今后的渔业管理中引起重视。通过近海与远洋渔业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近海捕捞能力的实际过剩率已超过了50%,捕捞能力的利用水平不高且提高程度有限;而远洋渔业的能力利用度则尚有较大的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楠  于谨凯  刘曙光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三轴图"法对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产业结构呈现出由第一产业占主导、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并最终由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三二一"结构顺序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演进模式上是遵循左旋式演进的。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虽然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有些差异,但基本上遵循了第一二三产业演变这一规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淼  吕波  刘泮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的流失会动摇发展海洋事业的根基,甚至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研究了作为海洋资源性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问题。首先文章给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界定及其包含的资产类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所具有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指出了决定其价值高低的因素。接着,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我国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渠道。针对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度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思想和方法,运用此方法进行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可以明确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严重程度,从而能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鹏  王欣宇  董春雨  
研究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2—2019年我国沿海九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计算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表现出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化特征,"高—低"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从回归结果看,固定资产投入、经济规模和环境重视程度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科技投入、人力投入和渔业灾害对海洋渔业绿色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作用于本地区,而且辐射和扩散到周边地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振玲  
以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2008-2012年完成的查新项目为样本,从科技查新项目数量、查新委托单位类型、查新目的、查新范围、查新项目月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高校科技查新的规律,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不断提高查新业务工作质量,为其他高校科技查新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蹇令香  苏宇凌  丁甜甜  
构建了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对2013—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创新进行了评价,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研究了数字创新对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质量总体趋于缓慢上升,数字创新则增长较快,但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海洋产业发展质量和数字创新水平较高;(2)数字创新能驱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驱动作用会随着数据要素投入、科技创新等要素的积累而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