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1)
- 2023(6701)
- 2022(5523)
- 2021(5363)
- 2020(4397)
- 2019(10205)
- 2018(10012)
- 2017(18816)
- 2016(10321)
- 2015(12155)
- 2014(12058)
- 2013(11850)
- 2012(10997)
- 2011(10144)
- 2010(9856)
- 2009(9338)
- 2008(9247)
- 2007(8182)
- 2006(7253)
- 2005(6709)
- 学科
- 济(43481)
- 经济(43419)
- 管理(32134)
- 业(29903)
- 企(25757)
- 企业(25757)
- 方法(19791)
- 数学(17926)
- 数学方法(17834)
- 财(15829)
- 中国(15187)
- 制(11684)
- 务(11169)
- 财务(11146)
- 财务管理(11126)
- 企业财务(10732)
- 农(10355)
- 体(10097)
- 贸(9991)
- 贸易(9985)
- 易(9847)
- 学(8283)
- 银(7983)
- 银行(7970)
- 业经(7954)
- 行(7649)
- 融(7503)
- 金融(7496)
- 体制(7475)
- 环境(6367)
- 机构
- 大学(150548)
- 学院(147678)
- 济(69224)
- 经济(68138)
- 研究(56837)
- 管理(54128)
- 中国(46224)
- 理学(46102)
- 理学院(45616)
- 管理学(45072)
- 管理学院(44803)
- 京(32987)
- 财(32970)
- 科学(31085)
- 所(28649)
- 财经(26101)
- 研究所(25906)
- 中心(24576)
- 经(24127)
- 农(23024)
- 经济学(22540)
- 北京(21631)
- 院(20436)
- 江(20291)
- 经济学院(20277)
- 财经大学(19659)
- 业大(18752)
- 农业(18164)
- 范(17759)
- 师范(17549)
- 基金
- 项目(94800)
- 科学(75114)
- 基金(71490)
- 研究(70021)
- 家(62974)
- 国家(62535)
- 科学基金(52676)
- 社会(46363)
- 社会科(44037)
- 社会科学(44029)
- 基金项目(36578)
- 省(32735)
- 自然(32578)
- 教育(32187)
- 自然科(31829)
- 自然科学(31815)
- 自然科学基金(31295)
- 资助(30412)
- 划(29330)
- 编号(26625)
- 部(23305)
- 成果(23032)
- 重点(21840)
- 中国(21577)
- 国家社会(20521)
- 发(20125)
- 教育部(20114)
- 创(19342)
- 课题(18981)
- 性(18794)
共检索到231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新世纪初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课题组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改革可以概括为:能上市的先上市,到2008年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一、案倒背景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概况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海油总公司”),是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之一。该公司于1982年2月15日挂牌成立,负责我国对外合作海区内石油、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江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分拆、兼并、置换、收购、买壳借壳等多种途径到海外上市,进行国际资本经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对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机构重组后分公司和分公司的外汇业务操作和管理为实证,阐述了企业海外上市集团化管理以后对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和挑战,同时给出了政策建议和几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外汇管理 国企海外上市 影响和挑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伟 刘立伟
在阐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性基础上,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的问题,探索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如何利用统计监测与评估考核等手段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并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为例,通过系列研究提出一套集团科技成果转化评估考核的体系,包括对科技项目分类定义及制定相应的成果转化评判标准、对不同企业设定差异化考核目标、采取滚动评估与考核方法,以及成员企业成果转化率考核成绩测算方法等。采用此评估体系对中国海油集团所属成员企业科技成果进行评估与考核9年来,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国双 刘奕彤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已成为当今企业集团壮大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购的开展和实施也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2012年12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部长的通知,加拿大政府批准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的申请。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意义,探讨并购实施的过程,希望从中得到更多企业并购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资本运营 产权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振美 罗明 张泰 周声伟
1982年以来,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走出了一条高速、高效发展的路子,但也面临着储量接替、自营筹资、海外发展、管理体制等问题,为此,本文也提出了明确责任、赋予权力、外债余额管理、利润留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石油业 改革 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华
战略目标应具有预测性、可计量性、有形性和激励性。根据我国海运业的现状,1996~2020年中国海洋运输发展重点战略目标应定为以下三个:(1)建立一支覆盖全球的集装箱班轮运输船队,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课题组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计量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根据1990-2004年的年度数据,构建了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预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伟 赵新泉
文章基于CD生产函数,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求解行业的成本最小化问题,将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代入CD生产函数中,导出海洋产业吸纳就业的计量模型,然后通过系统GMM估计,研究了中国海洋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洋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就业。无论是海洋产业产出的即期就业弹性,还是长期均衡就业弹性都较大。从长期来看,单纯依靠投资刺激总需求来发展海洋产业的政策并不利于海洋产业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这意味着国家需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兴海、提高海陆经济的关联度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政策来发展海洋产业,以便更好地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胡伟 李彬 刘天宝 胡渊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相关文献主要是在海洋经济地理和海洋经济的范畴下去回顾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进展,缺乏从整个海洋产业全局的角度对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科学认识和总结中国海洋产业研究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和特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和Excel数据统计对31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研究总体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论文的发表数量上看,海洋产业相关研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同时,海洋产业的研究团队逐渐扩充,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深度也日益加深。海洋产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布局、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海洋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海洋产业贡献度、海洋产业安全、海洋产业碳排放测度等正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但国内海洋产业研究还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理论体系,注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同时加强对国外海洋产业研究的借鉴与比较,并将海洋环境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磊 刘明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海洋经济预测是海洋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对适于进行海洋经济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趋势外推法、成长曲线法、组合预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对组合预测结果的最有效性给出可靠的数学证明,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鹏 赵丽男 贾文静 王韵霖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海洋渔业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研究其空间效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论文根据2007—2021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面板数据,利用“可移出碳汇”模型对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模型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空间上表现分布不均的特征。(2)莫兰指数表明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程度具有不稳定性。(3)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海洋渔业养殖产量、科技投入、科技推广情况和渔业灾情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养殖产量、科技投入和科技推广情况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间接效应为负。因此,应综合考虑海洋渔业碳汇能力的空间关联性,为今后海洋渔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
关键词:
碳中和 海洋渔业 碳汇能力 空间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林 郝新亚 沈春蕾 安冬
通过海洋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科学、精准、系统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本文剔除经典“可移出碳汇”模型中部分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把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纳入测算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产量面板数据,评估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基于LMDI分解方法解构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提升的贡献因素,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中国海洋渔业的碳汇潜力。研究发现:(1)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达302.63万t/年,区域差异显著;(2)包含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会高估海洋渔业贝类碳汇24.24%,而不考虑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会低估海洋渔业碳汇50.70%;(3)在当前注重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下,到2030年海洋渔业碳汇能力为335.51万t/年~399.92万t/年,碳汇增长潜力有限。基于此,应推动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增长模式向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高中国沿海省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持续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鹏 赵丽男 贾文静 王韵霖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海洋渔业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研究其空间效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论文根据2007—2021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面板数据,利用“可移出碳汇”模型对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模型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空间上表现分布不均的特征。(2)莫兰指数表明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程度具有不稳定性。(3)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海洋渔业养殖产量、科技投入、科技推广情况和渔业灾情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养殖产量、科技投入和科技推广情况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间接效应为负。因此,应综合考虑海洋渔业碳汇能力的空间关联性,为今后海洋渔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
关键词:
碳中和 海洋渔业 碳汇能力 空间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本文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海洋话语权是海洋强国的前提,其内在逻辑是:海洋思想—海洋话语—海洋法律(制度、规划)—海洋活动—海洋强国。目前,国际海洋话语出现双垄断(国际海洋法公约,美国)的现象,中国在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中国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中国海洋话语的弱势将继续保持。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须建立符合中国海洋强国要求的本土化的海洋话语体系;完善法制,增强海洋话语的合法性;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确立海洋话语提供坚强的后盾;打好经济牌,增强中国海洋国际事务的发言权,理性地融入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与各方平等开展沟通对话;在网...
关键词:
话语权 海洋强国 海洋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