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3)
- 2023(14570)
- 2022(12489)
- 2021(11981)
- 2020(9943)
- 2019(23213)
- 2018(23064)
- 2017(43712)
- 2016(24014)
- 2015(27307)
- 2014(27376)
- 2013(26968)
- 2012(24820)
- 2011(22617)
- 2010(22351)
- 2009(20620)
- 2008(20209)
- 2007(17390)
- 2006(15303)
- 2005(13658)
- 学科
- 济(97453)
- 经济(97327)
- 管理(68159)
- 业(61019)
- 企(50946)
- 企业(50946)
- 方法(44629)
- 数学(38098)
- 数学方法(37717)
- 中国(27689)
- 农(25357)
- 学(24063)
- 财(23332)
- 业经(20801)
- 贸(18947)
- 贸易(18939)
- 制(18472)
- 易(18411)
- 地方(18025)
- 环境(17751)
- 理论(17684)
- 和(16586)
- 农业(16519)
- 银(15309)
- 银行(15262)
- 融(14851)
- 金融(14843)
- 行(14648)
- 划(14231)
- 务(14014)
- 机构
- 大学(346327)
- 学院(341594)
- 济(138702)
- 经济(135778)
- 管理(133234)
- 研究(120993)
- 理学(115469)
- 理学院(114087)
- 管理学(112135)
- 管理学院(111531)
- 中国(90436)
- 京(75430)
- 科学(75318)
- 财(62360)
- 所(61305)
- 研究所(56302)
- 农(55832)
- 中心(52975)
- 业大(50940)
- 财经(50379)
- 北京(48282)
- 江(48161)
- 范(46332)
- 经(46010)
- 师范(45906)
- 院(44092)
- 农业(43762)
- 经济学(42149)
- 州(38950)
- 经济学院(37858)
- 基金
- 项目(235475)
- 科学(184766)
- 研究(172101)
- 基金(171507)
- 家(150574)
- 国家(149383)
- 科学基金(126877)
- 社会(108301)
- 社会科(102469)
- 社会科学(102442)
- 基金项目(90606)
- 省(88915)
- 自然(82205)
- 自然科(80195)
- 自然科学(80173)
- 自然科学基金(78741)
- 教育(78655)
- 划(76430)
- 资助(71039)
- 编号(69155)
- 成果(57166)
- 部(52941)
- 重点(52925)
- 发(49814)
- 课题(48289)
- 创(48211)
- 教育部(45098)
- 创新(44997)
- 科研(44940)
- 国家社会(44818)
- 期刊
- 济(151459)
- 经济(151459)
- 研究(102493)
- 中国(65817)
- 学报(56843)
- 科学(52284)
- 农(50337)
- 管理(48375)
- 财(46047)
- 大学(42647)
- 学学(40015)
- 教育(39820)
- 农业(35268)
- 技术(28222)
- 融(27018)
- 金融(27018)
- 财经(24792)
- 经济研究(24504)
- 业经(23203)
- 经(21251)
- 问题(19694)
- 业(18841)
- 图书(17863)
- 科技(16410)
- 贸(16223)
- 技术经济(16018)
- 理论(16018)
- 版(15966)
- 资源(15843)
- 世界(15518)
共检索到500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婉清
明晰海洋生态损害损益主体及其关系是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前提。法学范式下海洋生态损害损益主体包括个人、单位法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益组织五类。其中,个人和单位法人构成了私益主体,单位法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益组织构成了公益主体,个人、单位法人和行政机关构成了责任主体。单位法人既可以是私益主体又可以是公益主体,私益主体相对充实而公益主体相对缺乏,以及权利主体与责任主体之间性质的错位使得该理论框架仅停留在性质层面。
关键词:
海洋生态损害 损益主体 理论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求光 沈伟腾 陈琦
海洋生态损害行为的产生与制度环境密不可分,本文围绕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机制失灵—社会机制失灵的三元分析框架,探究中国海洋生态损害的制度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损害治理方案。海洋生态损害市场机制失灵强调海洋产权私有化困境及市场作用扭曲所带来的影响,政府机制失灵分析从制度激励视角出发,揭示中国过去以GDP为核心的晋升考核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地区竞争格局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危害,社会机制失灵分析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强调海洋生态保护中社会力量的缺失与个体高昂的行动成本以及社会资本培育的不足紧密相关。鉴于此,本文提出构建排污权交易、绿色GDP考核和社会力量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损害治理架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家沂
在油污环境损害的诉求中,环境价值减损能否索赔的问题在各国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实践中都产生过争议。以各国际公约为代表的国际立法明确排除此类损害的赔偿,而以1990年《美国油污法》为代表的法律则认为此类损害可以赔偿。环境价值减损作为海洋生态损害的组成部分以及自然资源损失,属于公共利益诉求,应列入到赔偿范围之中。在油污环境损害的法律制度中,海洋生态公共利益诉求高于任何其它诉求,必须正确对待并予以立法上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油污环境损害 海洋生态 公共利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冯佰香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海洋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制度选择,是激励海洋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概念及主客体、海洋生态损害程度判别、海洋生态损害评价、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生态损害研究方面的进展及问题,并指出需加强多学科合作,明晰海洋生态损害形成机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希 唐建业
欧盟海洋综合战略框架指令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以实现其海洋环境良好状况,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红线制度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文章分析了该指令的构成及其实施指标等,比较其与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异同点。最后,文章认为欧盟指令的协调机制值得借鉴,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管理制度整合起来,形成综合有机的框架体系;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对于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艳涛 金炜博 高强
海洋生态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阻碍了海洋经济发展,因此,优化海洋生态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海洋生态灾害应急管理流程的现状及问题;然后,对国外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最后,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现阶段海洋生态灾害应急流程优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敏 张继伟 姜玉环 陈凤桂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将用海者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由此抑制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和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比命令与控制型政策工具更具有明显的管理绩效优势。在总结分析相关基本概念、补偿责任、补偿方式等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炼了更易于政策设计操作的用海项目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为实证对象,建立了完整用海方式分类体系下的区域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科学、高效、可行的海洋生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鑫 刘中梅 裴兆斌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推动下,中国海洋蓝色经济区发展加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频发的一系列船舶撞击漏油、捕捞养殖污染等突发事件,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生态本底的支撑和保障,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立足中国海洋环境司法现状,根据对相关司法案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方面存在法律配套机制不健全、司法鉴定工作开展不足、救济方式单一且预期效果差、生态损害赔偿主体范围小和执法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对此,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扩大生态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健全生态环境赔偿制度及加强执法部门信息公开和监管力度等对策,以期为解决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敏 张继伟 姜玉环 陈凤桂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将用海者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由此抑制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和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比命令与控制型政策工具更具有明显的管理绩效优势。在总结分析相关基本概念、补偿责任、补偿方式等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炼了更易于政策设计操作的用海项目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为实证对象,建立了完整用海方式分类体系下的区域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科学、高效、可行的海洋生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课题组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计量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根据1990-2004年的年度数据,构建了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预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伟 赵新泉
文章基于CD生产函数,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求解行业的成本最小化问题,将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代入CD生产函数中,导出海洋产业吸纳就业的计量模型,然后通过系统GMM估计,研究了中国海洋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洋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就业。无论是海洋产业产出的即期就业弹性,还是长期均衡就业弹性都较大。从长期来看,单纯依靠投资刺激总需求来发展海洋产业的政策并不利于海洋产业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这意味着国家需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兴海、提高海陆经济的关联度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政策来发展海洋产业,以便更好地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胡伟 李彬 刘天宝 胡渊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相关文献主要是在海洋经济地理和海洋经济的范畴下去回顾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进展,缺乏从整个海洋产业全局的角度对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科学认识和总结中国海洋产业研究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和特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和Excel数据统计对31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研究总体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论文的发表数量上看,海洋产业相关研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同时,海洋产业的研究团队逐渐扩充,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深度也日益加深。海洋产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布局、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海洋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海洋产业贡献度、海洋产业安全、海洋产业碳排放测度等正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但国内海洋产业研究还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理论体系,注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同时加强对国外海洋产业研究的借鉴与比较,并将海洋环境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磊 刘明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海洋经济预测是海洋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对适于进行海洋经济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趋势外推法、成长曲线法、组合预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对组合预测结果的最有效性给出可靠的数学证明,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振宇 陈恒 李清均
中国PPP增信框架效应是一个风险损益平衡的结果。关注积极语境影响PPP增信框架效应生成,适度管控好风险,进而获得风险溢价,是PPP增信框架效应的治理目标。中国PPP增信的框架效应经验是:PPP增信版本出现了三个积极变化,把握了政府增信供给、SPV放大增信结果、混合治理把控风险三个环节,实现了强化正风险收益、强化无风险收益和减少负风险收益三个风险损益平衡。PPP增信框架效应机理表现在,决策主体的相机抉择体现出不完全合同的持续激励、损失控制表现为风险厌恶和风险溢价显现的心理账户建立或开闭。数理均衡分析认为,其风险溢价对冲风险损失后出现经济剩余,心理账户的开闭取决于提高发展预期与保持适度消费的合理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学家
在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上,海洋所覆盖的面积达70%以上。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能量资源。海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恩惠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害。人们通常把由海洋水体的异常变化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称为海洋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