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0)
2023(9304)
2022(7648)
2021(6926)
2020(5609)
2019(12856)
2018(12489)
2017(23155)
2016(12263)
2015(14150)
2014(14014)
2013(14254)
2012(13743)
2011(13037)
2010(12970)
2009(11943)
2008(11683)
2007(10295)
2006(9565)
2005(8788)
作者
(38647)
(32545)
(32488)
(30901)
(20980)
(15256)
(14478)
(12566)
(12426)
(11656)
(11438)
(10821)
(10811)
(10757)
(10537)
(9941)
(9683)
(9373)
(9370)
(8855)
(8545)
(8032)
(7920)
(7572)
(7394)
(7380)
(7115)
(6636)
(6582)
(6541)
学科
(81709)
经济(81642)
管理(34306)
方法(28815)
(27967)
数学(25883)
数学方法(25689)
(21686)
企业(21686)
中国(20259)
地方(17997)
(16848)
环境(15123)
(14635)
业经(13686)
(13526)
贸易(13518)
(13106)
地方经济(12902)
(11721)
(11075)
(10378)
金融(10377)
(10107)
(9922)
农业(9816)
(9705)
银行(9675)
经济学(9468)
(9463)
机构
大学(201039)
学院(196475)
(99469)
经济(97982)
研究(80011)
管理(70039)
中国(60216)
理学(60193)
理学院(59393)
管理学(58414)
管理学院(58055)
科学(46276)
(42940)
(41408)
(41241)
研究所(37909)
经济学(33590)
财经(33488)
中心(32958)
(31833)
(30632)
经济学院(30033)
(28503)
(27959)
北京(27843)
业大(26295)
(25891)
师范(25608)
农业(24974)
科学院(24935)
基金
项目(128518)
科学(102451)
基金(97471)
研究(91605)
(86672)
国家(86095)
科学基金(72255)
社会(63010)
社会科(59954)
社会科学(59939)
基金项目(50175)
(45796)
自然(44672)
自然科(43661)
自然科学(43642)
自然科学基金(42907)
资助(40868)
教育(40613)
(40264)
编号(32297)
(30317)
重点(30052)
(29680)
国家社会(28264)
中国(27601)
成果(26810)
教育部(25983)
(25931)
创新(24614)
科研(24597)
期刊
(113462)
经济(113462)
研究(64813)
中国(37616)
学报(31591)
科学(31142)
(29144)
(28291)
管理(27724)
大学(23920)
学学(22842)
经济研究(20178)
农业(19696)
财经(18140)
(17831)
金融(17831)
(15903)
技术(15780)
问题(15074)
教育(14493)
(14429)
世界(13933)
业经(13847)
国际(13392)
技术经济(11790)
统计(11222)
(11209)
资源(9474)
(9472)
经济问题(9150)
共检索到304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桂兰  孔海峥  李晨  
中国是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努力促进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对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意义。本文通过估算中国海水养殖净碳汇并评价其与海水养殖经济之间的耦合程度,探讨中国海水养殖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共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6年全国海水养殖净碳汇保持在43万~49万t,净碳汇与海水养殖经济耦合程度低,除2010年短暂达到增长耦合状态,2009—2014年间其他年份均处于非同步断裂关系,这一阶段中国海水养殖业仍依赖数量型增长,2015—2016年进入非同步负断裂阶段,此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但仍缺少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市场机制;从省际来看,2008—2016年除冀、琼、津的海水养殖净碳汇为负外,净碳汇贡献最大的省依次为粤、闽、鲁、辽、桂、浙、苏,其中闽、浙、苏海水养殖业净碳汇与经济间主要呈现非同步断裂关系,产业发展仍侧重于经济增长,辽、鲁则呈现非同步负断裂趋势,环境效益提升显著快于经济效益增加,而粤、桂的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效益则接近平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懿  纪建悦  
本文采用Tapio脱钩弹性指数,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耦合关系从以扩张性负脱钩为主改善为以扩张连接为主,宏观层面整体趋优,但仍未实现生态经济强脱钩;省域层面的生态经济耦合关系差异巨大,可划分为弱脱钩型发展、无序波动型发展、耦合关系改善型发展、耦合关系恶化型发展4种。针对脱钩弹性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LMDI方法从养殖规模、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3个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养殖规模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且影响作用较大;而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是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但作用大小较为微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楠楠   陈廷贵   刘子飞  
[目的]作为碳汇而非碳源,海水养殖贝类碳汇的评估及交易机制对典型蓝碳的价值实现,引领海洋渔业乃至蓝色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评估分析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量基础上,结合中国核证碳减排(CCER)政策及经验,明晰可交易的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并评析首笔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实践。[结果]第一,年为468万t,较2001年增长78%,预期2035年为700万t左右,碳汇价值约7亿元;第二,新增贝类养殖、结构调优的增汇和关键环节的负排放等,理论上满足额外性条件,具有碳抵消和可交易价值。第三,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拥有重大战略机遇,但也存在评估标准和方法学明显不足,实践中监测、核查、报告和交易的机构资质不符,以及供需主体议价能力偏差引致成交价明显偏低等问题。[结论]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具有交易潜力,并从加快方法学研制、交易体制机制构建、碳汇示范区建设、拓展交易实践等方面,提出我国推进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包括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在内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宏  张莹  卢云云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产量的不断增长,由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SBM模型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导致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均值为0. 62,整体呈现出逐渐趋优态势,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海域分布来看,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的海域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南海海域、黄渤海海域、东海海域。各沿海省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存在明显的差距,且呈现出不同的波动趋势。导致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过量的养殖产污,其中资源消耗指标中渔船投入、面积投入和培训投入以及养殖产污指标中氮污染产出过量的影响程度较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是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改善的主要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晶晶  史清华  卢昆  
本文基于2006—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10省份的海水养殖技术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分析了部分外部环境变量对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整体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导致效率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无效,纯技术无效率的程度则相对较低。另外,从各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来看,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其中天津、海南规模效率相对较低,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养殖规模。河北则整体效率值均相对较低,需要同时注重规模和管理水平的调整。此外,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有一定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杨淑涵   陈璇  
海洋捕捞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其过度碳排放问题已制约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捕捞业因其在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显著碳排放影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行的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紧密关联。因此,本文旨在探析中国海洋捕捞业碳排放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关系,为海洋捕捞业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基础。基于2010-2019年中国沿海11省(市)级面板数据,采用Slacks-Based Measur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BM-DEA)模型分析碳排放效率,综合评价模型评估经济发展质量,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两者耦合协调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关键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多数沿海地区海洋捕捞业碳排放效率低于DEA有效边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一级指标发展不均衡;尽管海洋捕捞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有所提升,但总体仍停留在中级协调阶段;海洋捕捞业产值的不合理增长、渔业推广机构数量不足、创新投入不足和技术市场活跃度低等为主要障碍。研究建议,应优化配置资源和技术升级、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统筹规划海洋捕捞业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重点破解产值结构不合理、渔业推广机构短缺、创新投入不足和技术市场不活跃四大主要难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凯  李娟  席建超  
厘清旅游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增长前提下的低碳旅游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1~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CO2排放量,并运用脱钩理论、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辨识和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样本区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除2003年为未脱钩以外,其余年份均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构成CO2排放的Granger原因不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霁霖  
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新时期。为了促进海水养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海水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转变养殖观念、确立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养殖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海基生态型和陆基集约型两条路径的大产业架构,实施"四化养殖"技术的研究、集成、配套、组装,以及覆盖全国沿海各类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宏观管理,将可使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一个工业化的海水养殖大产业不久将出现在世界面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娟  胡求光  
本文在阐述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交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1年相关宏观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静态协调度模型和动态协调度模型,对中国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并不总是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其静态协调度呈"M型"走势,两者协调发展的趋势不容乐观;第二,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发展并不同步,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程度难以满足海水养殖发展的需要,甚或成为制约海水养殖潜力继续释放的短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雨生  房瑞景  乔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战略是,着力改善海水养殖环境,加强海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构建病灾风险预警体系,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海水养殖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重视海水养殖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海水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科学制定海水养殖发展规划,适度控制规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亮   彭灵通   魏玻   安彧  
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使用长江经济带2000—2020年面板数据,多维度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影响机制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主导类型呈现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发展趋势。(2)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显著,等级演变明显,唯安徽省和上海市一直处于最高级和最低级。(3)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城镇化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四个重要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教育经费、万元GDP能耗等7项指标是极重要因素。(4)城镇化与农业碳排放耦合关系呈增长态势,耦合度从磨合转向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由勉强协调发展为良好协调,说明二者共振性良好,趋于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亮   彭灵通   魏玻   安彧  
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使用长江经济带2000—2020年面板数据,多维度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影响机制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主导类型呈现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发展趋势。(2)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显著,等级演变明显,唯安徽省和上海市一直处于最高级和最低级。(3)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城镇化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四个重要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教育经费、万元GDP能耗等7项指标是极重要因素。(4)城镇化与农业碳排放耦合关系呈增长态势,耦合度从磨合转向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由勉强协调发展为良好协调,说明二者共振性良好,趋于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粮红  郑珊  高强  
实现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海洋强国"建设的时代任务。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本质出发,对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概念界定与结构划分,并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总结日本封闭循环水、美国深海网箱和韩国海洋牧场协调发展经验,剖析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性、功能性协调机理。借鉴国外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模式,结合中国现阶段海水养殖发展现状,提出中国应修复典型海水养殖区生态环境,规模推广现代型海水养殖方式,合理协调沿海地区人类活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娜  沈镭  钟帅  张超  
晋陕蒙地区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尤为重要。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即DPSIR模型,制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脱钩指标,构建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并且运用GIS方法评价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97—2016年晋陕蒙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格局变化显著;②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经历了从"弱脱钩"到"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再到"弱脱钩"的演变过程;③2002—2016年山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课题组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海水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水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海水养殖业遍布整个中国沿海11个省市,直接从业人员143.6万人,加工、运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