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6)
- 2023(10134)
- 2022(8394)
- 2021(7780)
- 2020(6472)
- 2019(14741)
- 2018(14179)
- 2017(26344)
- 2016(13875)
- 2015(15976)
- 2014(15728)
- 2013(15811)
- 2012(14705)
- 2011(13910)
- 2010(13997)
- 2009(13037)
- 2008(12512)
- 2007(10919)
- 2006(10142)
- 2005(9266)
- 学科
- 济(86194)
- 经济(86140)
- 管理(38395)
- 业(32121)
- 方法(32079)
- 数学(28838)
- 数学方法(28632)
- 企(24647)
- 企业(24647)
- 中国(21268)
- 地方(19254)
- 农(17151)
- 学(16695)
- 环境(15605)
- 业经(15240)
- 贸(14003)
- 贸易(13994)
- 易(13567)
- 地方经济(13353)
- 财(12263)
- 制(11644)
- 农业(11605)
- 发(10882)
- 融(10580)
- 金融(10580)
- 和(10469)
- 银(10272)
- 银行(10237)
- 划(10075)
- 行(9994)
- 机构
- 大学(219270)
- 学院(216492)
- 济(105979)
- 经济(104270)
- 研究(84963)
- 管理(79185)
- 理学(68366)
- 理学院(67507)
- 管理学(66394)
- 管理学院(66010)
- 中国(64163)
- 科学(50233)
- 京(47063)
- 所(43481)
- 财(42814)
- 研究所(39962)
- 农(36566)
- 中心(36190)
- 财经(34926)
- 经济学(34815)
- 经(31950)
- 业大(31519)
- 经济学院(31148)
- 江(30584)
- 北京(30441)
- 院(30301)
- 农业(28711)
- 范(27847)
- 师范(27517)
- 科学院(26772)
- 基金
- 项目(145224)
- 科学(115444)
- 基金(108895)
- 研究(102984)
- 家(96715)
- 国家(96015)
- 科学基金(81168)
- 社会(70085)
- 社会科(66738)
- 社会科学(66718)
- 基金项目(56879)
- 省(53426)
- 自然(50830)
- 自然科(49583)
- 自然科学(49566)
- 自然科学基金(48736)
- 划(46007)
- 教育(45898)
- 资助(45328)
- 编号(37162)
- 重点(33598)
- 部(33306)
- 发(33155)
- 国家社会(31164)
- 成果(29684)
- 创(29593)
- 中国(29219)
- 教育部(28406)
- 创新(27909)
- 科研(27608)
- 期刊
- 济(120161)
- 经济(120161)
- 研究(67426)
- 中国(42408)
- 学报(35237)
- 科学(33632)
- 农(31898)
- 管理(30666)
- 财(30420)
- 大学(26726)
- 学学(25492)
- 农业(22440)
- 经济研究(21043)
- 技术(18656)
- 财经(18563)
- 融(18056)
- 金融(18056)
- 经(16320)
- 教育(16073)
- 业经(15823)
- 问题(15776)
- 贸(14280)
- 世界(13764)
- 国际(12901)
- 业(12861)
- 技术经济(12752)
- 统计(12193)
- 资源(11582)
- 策(10779)
- 经济问题(9822)
共检索到329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懿 纪建悦
本文采用Tapio脱钩弹性指数,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耦合关系从以扩张性负脱钩为主改善为以扩张连接为主,宏观层面整体趋优,但仍未实现生态经济强脱钩;省域层面的生态经济耦合关系差异巨大,可划分为弱脱钩型发展、无序波动型发展、耦合关系改善型发展、耦合关系恶化型发展4种。针对脱钩弹性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LMDI方法从养殖规模、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3个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养殖规模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且影响作用较大;而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是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但作用大小较为微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桂兰 孔海峥 李晨
中国是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努力促进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对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意义。本文通过估算中国海水养殖净碳汇并评价其与海水养殖经济之间的耦合程度,探讨中国海水养殖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共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6年全国海水养殖净碳汇保持在43万~49万t,净碳汇与海水养殖经济耦合程度低,除2010年短暂达到增长耦合状态,2009—2014年间其他年份均处于非同步断裂关系,这一阶段中国海水养殖业仍依赖数量型增长,2015—2016年进入非同步负断裂阶段,此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但仍缺少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市场机制;从省际来看,2008—2016年除冀、琼、津的海水养殖净碳汇为负外,净碳汇贡献最大的省依次为粤、闽、鲁、辽、桂、浙、苏,其中闽、浙、苏海水养殖业净碳汇与经济间主要呈现非同步断裂关系,产业发展仍侧重于经济增长,辽、鲁则呈现非同步负断裂趋势,环境效益提升显著快于经济效益增加,而粤、桂的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效益则接近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志宏 李婷 任宇 罗颖 杨亚东
【目的】探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耦合关系的驱动因素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对于明确生态恢复背景下社会-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至关重要。【方法】本文以典型植被恢复区延安市为研究区,量化了2000—2020年碳固存、产水量、基流调节与土壤保持服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ESI)表征4项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基于贝叶斯信念网络模型(BBNs)构建社会-生态驱动因素识别框架,并揭示了植被恢复以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驱动因素及其变化特征。【结果】(1)2000—2020年延安市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显著改善,ESI高值区由中部向南北扩张,低值区集中在城镇周围以及北部边缘地区;但基流调节高值概率持续降低。(2)降水、植被覆盖度、实际蒸散发与气温对延安市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变化的综合贡献率达70%以上,且降水和植被覆盖度是主导驱动因素。(3)20年间,降水的贡献率波动减少,植被覆盖度的贡献率持续上升;概率推理表明,气候暖湿化将加剧基流调节下降的风险,而持续的植被恢复也将引起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优化的阈值效应。【结论】对植被恢复区开展长期监测、提高区域基流调节功能是维持植被恢复成效以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优先事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宏 张莹 卢云云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产量的不断增长,由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SBM模型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导致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均值为0. 62,整体呈现出逐渐趋优态势,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海域分布来看,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的海域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南海海域、黄渤海海域、东海海域。各沿海省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存在明显的差距,且呈现出不同的波动趋势。导致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过量的养殖产污,其中资源消耗指标中渔船投入、面积投入和培训投入以及养殖产污指标中氮污染产出过量的影响程度较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是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改善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生态经济效率 测度 SBM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智胜 张园园
文章根据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基于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3个省份生猪生产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呈现“高耦合-高协调、低耦合-低协调”的同步发展趋势。耦合度水平较高,13个省份均已进入高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水平不够理想,仍有7个省份处于过渡发展阶段。(2)13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分布呈现由“波动重组”向“稳定微调”发展的趋势,由南向北从“∧”型向“W”型分布格局演化,耦合协调度的高值区域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山东和河南的耦合协调度占绝对优势。(3)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市场带动、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投资拉动、技术水平、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市场带动、投资拉动和产业集聚,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对于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贡献被削弱,资本和市场的驱动力量已然崛起。
关键词:
生猪生产 耦合协调度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敏 刘欣雨
在构建新基建发展水平与经济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迁移模型、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探讨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域新基建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呈逐年攀升的时序演化特征;中国经济韧性水平呈“逐年增长—短期下降—延续回升”的时序演化特征。(2)观测期内中国新基建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攀升;在空间上,二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演化特征,发展渐趋均衡化,且二者耦合协调度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3)虚拟集聚、投资规模、教育禀赋均正向驱动本地区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提升,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对本地区二者耦合协调度起到负向作用;投资规模、政府干预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虚拟集聚、人力资本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教育禀赋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宏 叶川川 张莹
在对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内涵和构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状态评价,指出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还不高,可持续发展度有待提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山东省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宏 叶川川 张莹
在对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内涵和构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状态评价,指出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还不高,可持续发展度有待提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山东省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粮红 郑珊 高强
实现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海洋强国"建设的时代任务。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本质出发,对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概念界定与结构划分,并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总结日本封闭循环水、美国深海网箱和韩国海洋牧场协调发展经验,剖析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性、功能性协调机理。借鉴国外海水养殖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模式,结合中国现阶段海水养殖发展现状,提出中国应修复典型海水养殖区生态环境,规模推广现代型海水养殖方式,合理协调沿海地区人类活动。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生态经济系统 协调模式 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纪建悦
采用2008—2017年中国沿海1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SBM-GML模型对海水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从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4个方面进行分解,并通过FGLS模型系统地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由纯技术变化驱动,规模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的促进作用较小,纯技术效率变化具有抑制作用;海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海洋科教投入、渔民培训强度、技术推广强度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和渔业开放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德胜 王珏 程振
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2005—2019年黄河流域77个地级市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幅度最大。(2)三者耦合协调度从濒临失调进入初级协调,形成下游>中游>上游的发展格局,且在局部空间上呈现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3)不同因素对黄河流域DEH(数字经济、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科技支撑力的平均驱动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维度,禀赋推动力的平均驱动作用显著低于其他维度;黄河流域DEH系统空间分异格局由多种因素交互协同作用形成。最后,根据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提出统筹管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继军 李慧 苏鑫 杜娜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潜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与可测变量及可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复杂关系。通过对吴起县、安塞县和宝塔区共建的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试验示范区、米脂县等3个典型区域所代表的黄土丘陵区及其各个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运算,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外力作用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模式基本揭示了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相互耦合这一本质规律,但现状耦合模式并未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效果较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对系统耦合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4和0.16,农业产业和农业资源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28,即农业资源没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浩 吴吉林 龚磊 周懿桐
探索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助力于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市场价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片区2001~2019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多个因素对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0亿元,2019年达到了3 696.97亿元。(2)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为稳定,耦合度以中级耦合状态为主,耦合协调度以勉强协调状态为主。(3)NDVI、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驱动关系,NPP、降水量和GDP为负向驱动关系。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关系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且受环境和社会的多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王文涛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关键词:
海洋生态经济 系统韧性 障碍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王文涛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关键词:
海洋生态经济 系统韧性 障碍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