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7)
- 2023(5417)
- 2022(4454)
- 2021(4197)
- 2020(3430)
- 2019(7904)
- 2018(7596)
- 2017(13906)
- 2016(7146)
- 2015(8368)
- 2014(7950)
- 2013(8070)
- 2012(7651)
- 2011(7148)
- 2010(6833)
- 2009(6303)
- 2008(6122)
- 2007(5249)
- 2006(4616)
- 2005(4352)
- 学科
- 济(37367)
- 经济(37338)
- 业(22068)
- 管理(21918)
- 方法(17911)
- 企(16995)
- 企业(16995)
- 数学(16736)
- 数学方法(16681)
- 中国(13004)
- 技术(11886)
- 贸(9768)
- 贸易(9763)
- 易(9655)
- 农(8642)
- 财(7193)
- 技术管理(6800)
- 业经(6229)
- 环境(6180)
- 出(6087)
- 制(6040)
- 学(5985)
- 农业(5731)
- 银(5673)
- 银行(5659)
- 行(5541)
- 关系(5528)
- 融(5381)
- 金融(5381)
- 发(5133)
- 机构
- 大学(113009)
- 学院(109597)
- 济(59503)
- 经济(58871)
- 研究(45255)
- 管理(41929)
- 理学(36330)
- 理学院(35967)
- 管理学(35676)
- 管理学院(35466)
- 中国(35051)
- 科学(24676)
- 京(24410)
- 所(22802)
- 财(22699)
- 研究所(21105)
- 经济学(20405)
- 中心(19049)
- 财经(18991)
- 经济学院(18490)
- 经(17760)
- 农(17404)
- 院(16230)
- 北京(16060)
- 业大(14690)
- 财经大学(14415)
- 科学院(14007)
- 农业(13944)
- 江(13906)
- 研究中心(13215)
- 基金
- 项目(75818)
- 科学(61297)
- 基金(58775)
- 研究(55184)
- 家(52495)
- 国家(52211)
- 科学基金(44013)
- 社会(39008)
- 社会科(37381)
- 社会科学(37373)
- 基金项目(30153)
- 自然(26405)
- 自然科(25874)
- 自然科学(25866)
- 省(25548)
- 自然科学基金(25467)
- 资助(24552)
- 教育(24227)
- 划(22965)
- 部(19142)
- 编号(18844)
- 中国(18808)
- 国家社会(18445)
- 重点(17744)
- 发(17044)
- 创(16728)
- 教育部(16480)
- 创新(16015)
- 人文(15168)
- 成果(14733)
共检索到164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晶晶 史清华 卢昆
本文基于2006—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10省份的海水养殖技术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分析了部分外部环境变量对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整体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导致效率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无效,纯技术无效率的程度则相对较低。另外,从各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来看,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其中天津、海南规模效率相对较低,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养殖规模。河北则整体效率值均相对较低,需要同时注重规模和管理水平的调整。此外,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有一定程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技术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宏 张莹 卢云云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产量的不断增长,由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SBM模型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导致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均值为0. 62,整体呈现出逐渐趋优态势,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海域分布来看,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的海域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南海海域、黄渤海海域、东海海域。各沿海省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存在明显的差距,且呈现出不同的波动趋势。导致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过量的养殖产污,其中资源消耗指标中渔船投入、面积投入和培训投入以及养殖产污指标中氮污染产出过量的影响程度较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是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改善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生态经济效率 测度 SBM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桂兰 孔海峥 李晨
中国是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努力促进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对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意义。本文通过估算中国海水养殖净碳汇并评价其与海水养殖经济之间的耦合程度,探讨中国海水养殖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共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6年全国海水养殖净碳汇保持在43万~49万t,净碳汇与海水养殖经济耦合程度低,除2010年短暂达到增长耦合状态,2009—2014年间其他年份均处于非同步断裂关系,这一阶段中国海水养殖业仍依赖数量型增长,2015—2016年进入非同步负断裂阶段,此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但仍缺少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市场机制;从省际来看,2008—2016年除冀、琼、津的海水养殖净碳汇为负外,净碳汇贡献最大的省依次为粤、闽、鲁、辽、桂、浙、苏,其中闽、浙、苏海水养殖业净碳汇与经济间主要呈现非同步断裂关系,产业发展仍侧重于经济增长,辽、鲁则呈现非同步负断裂趋势,环境效益提升显著快于经济效益增加,而粤、桂的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效益则接近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雨生 房瑞景 乔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战略是,着力改善海水养殖环境,加强海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构建病灾风险预警体系,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海水养殖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重视海水养殖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海水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科学制定海水养殖发展规划,适度控制规模。
关键词:
国家战略 海水养殖 优势 问题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霁霖
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新时期。为了促进海水养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海水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转变养殖观念、确立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养殖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海基生态型和陆基集约型两条路径的大产业架构,实施"四化养殖"技术的研究、集成、配套、组装,以及覆盖全国沿海各类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宏观管理,将可使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一个工业化的海水养殖大产业不久将出现在世界面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娟 胡求光
本文在阐述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交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1年相关宏观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静态协调度模型和动态协调度模型,对中国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并不总是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其静态协调度呈"M型"走势,两者协调发展的趋势不容乐观;第二,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发展并不同步,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程度难以满足海水养殖发展的需要,甚或成为制约海水养殖潜力继续释放的短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楠楠 陈廷贵 刘子飞
[目的]作为碳汇而非碳源,海水养殖贝类碳汇的评估及交易机制对典型蓝碳的价值实现,引领海洋渔业乃至蓝色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评估分析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量基础上,结合中国核证碳减排(CCER)政策及经验,明晰可交易的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并评析首笔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实践。[结果]第一,年为468万t,较2001年增长78%,预期2035年为700万t左右,碳汇价值约7亿元;第二,新增贝类养殖、结构调优的增汇和关键环节的负排放等,理论上满足额外性条件,具有碳抵消和可交易价值。第三,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拥有重大战略机遇,但也存在评估标准和方法学明显不足,实践中监测、核查、报告和交易的机构资质不符,以及供需主体议价能力偏差引致成交价明显偏低等问题。[结论]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具有交易潜力,并从加快方法学研制、交易体制机制构建、碳汇示范区建设、拓展交易实践等方面,提出我国推进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包括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在内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龙启 杨正勇 彭乐威 张迪 刘东 赵志远
海水鱼养殖业作为中国海水养殖重要产业,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正面临推进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提升绿色发展效率。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构建起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开展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并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影响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值分别为0.887、0.969、0.734,整体未达到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其中,卵形鲳鲹、军曹鱼在2017—2019年处于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大黄鱼和大菱鲆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处于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其余养殖品种均未达到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海水鱼养殖绿色技术水平、海水鱼绿色养殖结构占比、海水鱼市场价格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支持对绿色发展效率呈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本文通过对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提升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向绿色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懿 纪建悦
本文采用Tapio脱钩弹性指数,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耦合关系从以扩张性负脱钩为主改善为以扩张连接为主,宏观层面整体趋优,但仍未实现生态经济强脱钩;省域层面的生态经济耦合关系差异巨大,可划分为弱脱钩型发展、无序波动型发展、耦合关系改善型发展、耦合关系恶化型发展4种。针对脱钩弹性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LMDI方法从养殖规模、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3个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养殖规模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且影响作用较大;而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是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但作用大小较为微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课题组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海水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水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海水养殖业遍布整个中国沿海11个省市,直接从业人员143.6万人,加工、运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刘东 彭乐威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现阶段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内涵,探讨各地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该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海水养殖业为例,在构建绿色指数及绿色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结合2011—2018年沿海10省份数据,运用超效率非径向DEA模型等方法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出环渤海地区相对领先,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相对落后的分布格局。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沿海10省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在分析不同等级地区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措施,以期推进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方平 徐瑞永 孙昭宁
本文概括了中国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介绍了渔业发达国家在海水养殖产业方面的管理模式,并就如何促进中国海水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渔业发达国家 海水养殖 管理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纪建悦
采用2008—2017年中国沿海1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SBM-GML模型对海水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从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4个方面进行分解,并通过FGLS模型系统地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由纯技术变化驱动,规模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的促进作用较小,纯技术效率变化具有抑制作用;海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海洋科教投入、渔民培训强度、技术推广强度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和渔业开放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刘东 彭乐威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现阶段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内涵,探讨各地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该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海水养殖业为例,在构建绿色指数及绿色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结合2011—2018年沿海10省份数据,运用超效率非径向DEA模型等方法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出环渤海地区相对领先,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相对落后的分布格局。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沿海10省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在分析不同等级地区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措施,以期推进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