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7)
2023(6400)
2022(5327)
2021(5149)
2020(4227)
2019(9799)
2018(9711)
2017(17591)
2016(9709)
2015(11247)
2014(11316)
2013(11134)
2012(10582)
2011(10011)
2010(9819)
2009(9039)
2008(8872)
2007(7668)
2006(6657)
2005(6244)
作者
(28868)
(24231)
(24098)
(22918)
(15535)
(11481)
(10892)
(9661)
(9370)
(8568)
(8500)
(8136)
(7990)
(7977)
(7919)
(7513)
(7210)
(7044)
(6899)
(6762)
(6272)
(5904)
(5902)
(5570)
(5438)
(5376)
(5343)
(5137)
(5041)
(4927)
学科
(40054)
经济(40002)
管理(23283)
(19567)
方法(16289)
中国(15536)
(14954)
企业(14954)
数学(14281)
数学方法(14179)
(10364)
(10209)
(10127)
贸易(10122)
(9955)
(9483)
(8839)
(8098)
(7792)
银行(7775)
(7626)
(7609)
金融(7602)
业经(7107)
关系(6415)
理论(6390)
农业(6170)
环境(5989)
(5964)
(5789)
机构
大学(144131)
学院(139393)
(64266)
经济(63205)
研究(59154)
管理(48037)
中国(45790)
理学(40805)
理学院(40275)
管理学(39631)
管理学院(39375)
科学(34870)
(32686)
(30973)
研究所(28468)
(28322)
(26215)
中心(24843)
财经(22497)
北京(21462)
(21425)
经济学(21317)
(20874)
农业(20633)
业大(20498)
(19790)
经济学院(19113)
(18791)
师范(18565)
科学院(18010)
基金
项目(93119)
科学(72927)
基金(69342)
研究(67339)
(62474)
国家(62046)
科学基金(51001)
社会(43652)
社会科(41355)
社会科学(41348)
基金项目(35283)
(32226)
自然(31878)
自然科(31159)
自然科学(31146)
教育(30764)
自然科学基金(30610)
资助(29336)
(29080)
编号(25377)
(22310)
成果(22254)
重点(21716)
中国(21143)
(20083)
国家社会(19496)
教育部(18912)
(18825)
课题(18636)
科研(17986)
期刊
(70256)
经济(70256)
研究(45828)
中国(32572)
学报(26565)
科学(23976)
(23908)
(20533)
大学(20126)
管理(18988)
学学(18879)
教育(16901)
农业(16523)
(12867)
金融(12867)
经济研究(12771)
财经(11583)
技术(11008)
(10346)
(10219)
世界(9936)
(9559)
国际(9553)
问题(9441)
业经(8674)
(7018)
图书(6935)
业大(6558)
(6177)
论坛(6177)
共检索到220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进  纪炜炜  李新正  
才女虫属复合体隶属于多毛纲、海稚虫科,是多毛纲中寄生种类多样性最高的群体之一。本文描述了该复合体在中国海所分布10种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属性。此10种分别为吻蛇稚虫、小蛇稚虫、美角才女虫、难定才女虫、腺袋才女虫、邻近才女虫、触角伪才女虫、膜质伪才女虫、短鳃伪才女虫和网格伪才女虫。其中,邻近才女虫为一新种,该新种主要形态学特征在于其尾部背、腹面皆具缺刻,且头部背面无中触手。中国海分布的大多数才女虫属复合体种类既可以在松软底质上营管栖生活,也可以寄生于某些海洋生物。本文报道的种类中只有邻近才女虫和短鳃伪才女虫未见有寄生现象。中国海才女虫属种类最常见的寄主是贝类(双壳类、腹足类)和珊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进  纪炜炜  李新正  
根据采自东海区福建长禾沿岸潮间带的标本记述了微稚虫属(多毛纲:海稚虫科)一新种,多齿微稚虫。该种最主要的分类学特征为体后部疣足腹叶具多齿巾钩刚毛,此外,第一刚节疣足背叶十分退化,且无背刚毛。多齿微稚虫为中国海微稚虫属首次报道的成体种类,在以往该属分类学研究中仅记录过数个幼体标本,且未定至种级水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虞国跃  
本文记述了最近记录于我国的5种小毛瓢虫,即采于广东和云南的内卷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kabakovi Hoang],采于福建的细小瓢虫[S.(Pullus)syoitti Sasaji],采于浙江和福建的真实小瓢虫[S.(P.)kaguyahimeKamiya],采于甘肃的蒙古小瓢虫[S.(P.)mongolicus Weise]以及采于福建、湖南和贵州的端手小瓢虫[S.(P.)takabayashii(Oht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亲正  罗珊珊  凌建亚  李彦  张长铠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虫草素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体。透射电镜、X-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带负电的虫草素中和无机层片电荷而插层到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NO3]中。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简单的离子交换,可制得新型生物有机纳米复合体,该类纳米复合体将有可能成为生物活性分子的贮存库或载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长海  
记述了毛翅目等翅石蛾科2新种,即波缘缺叉等翅石蛾(Chimarra fluctuata)和刺枝合脉等翅石蛾(Gunungiella acanthoclada)。产于河南省的波缘缺叉等翅石蛾(Chimarra fluctuata)与产于浙江天目山的Chimarra senticosa Sun & Malicky相似,但其第8节后缘背面观呈波浪状;第9节侧面观前缘上方强烈向前方凸出呈齿状;肛上附肢下叶由基部向端部逐渐加宽;可与后者相区别。刺枝合脉等翅石蛾(Gunungiella acanthoclada)在合脉等翅石蛾属中雄外生殖器独特,具有如下综合特征区别于该属内的其他成员:第10节背板端缘切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朴美花  刘水志  李灿镛  
详细记述了中国绢野螟属Diaphania桑绢野螟D. pyloalis (Walker),瓜绢野螟D. indica (Saunders)和黄杨绢野螟D. perspectalis (Walker)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幼虫标本室。图3参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卓侃  王宏洪  李迅东  廖金铃  
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和rDNA-ITS-RFLP及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采自广东省的伞滑刃线虫进行鉴定。在广东番禺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的栽培介质中和东莞木包装上分别发现了食菌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fungivorus)和豆伞滑刃线虫(B.doui),其中食菌伞滑刃线虫是中国的新记录种,豆伞滑刃线虫是中国大陆的新记录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朴美花  方志刚  李灿镛  
详细记述了中国螟蛾科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图2参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茂领  吴礼珍  吴景现  何志明  
本文报道采自河南省民权县、寄生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ctataGebler的长凹姬蜂属一新种:民权长凹姬蜂DiaparsisminquanensisShengetWu,sp.nov.及采自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中国新记录种:皱长凹姬蜂DiaparsismultiplicatorAubert。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娜  谢辉  徐春玲  陈淳  蔚应俊  黄德超  
20 0 0年至 2 0 0 3年期间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花卉线虫进行了调查。根据形态特征 ,从花卉根部及根际土壤 (介质 )分离鉴定出矮化属的 2个中国新记录种 :马舒德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mashhoodiSiddiqi&Basir,195 9和钩形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aduncusdeGuiran ,196 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玲  谢辉  周春娜  陈淳  
记述了从中国马铃薯根际采集分离和鉴定的4种滑刃属线虫Aphelenchoides spp.:印度滑刃线虫(A.indicus Chawla,Bhamburkar,Khan & Prasad,1968)、单性滑刃线虫(A.unisexus Jain & Singh,1984)、狭尾滑刃线虫(A.angusticaudatus Eroshenko,1968)和坡尾滑刃线虫(A.tumulicaudatus Truskova,1973)。这4种线虫均为在中国马铃薯上的首次发现,其中单性滑刃线虫和狭尾滑刃线虫为中国新记录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琴  许明珠  程光平  董兰芳  童潼  黄国强  
以初始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投喂以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糊化玉米淀粉作为饲料糖源的7种等氮(45%蛋白)等脂(9%脂肪)饲料56d,研究饲料中的糖源对稚星虫生长、成活率及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糊化玉米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处理组(P0.05)。体组成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的体水分和体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葡萄糖处理组方格星虫稚虫的体水分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土豆淀粉组(P<0.05),其他各实验组差异不显著;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琴  童万平  董兰芳  蒋艳  童潼  
以初始体重为39.20±0.24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5.21%、29.87%、35.03%、40.67%、45.47%、50.12%、55.29%、60.38%、64.85%的9种等能微颗粒饲料56d,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稚星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水平为45.47%时,稚星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达到极值时,饲料蛋白水平为46.79%;对稚星虫体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饲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立新  李佑文  孙长海  
本文描述双色经石蛾 Ecnomus bicolorus Tian et Li sp.nov.(经石蛾科)和三叉离片沼石蛾 Apataniatrifurca Tian et Sun,sp.nov.(沼石蛾科)两新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南锦  刘强  胡先奇  张莉  
2011-2012年,在中国山东省泰安泰山和枣庄峄城石榴园产区,采集石榴(Punica granatum L.)根及根际土壤样本147份,对石榴的根际土壤寄生线虫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采用线虫比较形态学的方法,从石榴根际分离和鉴定了3种环亚科(Criconematinae Taylor,1936)线虫:畸形环线虫(Criconema aberrans)、畸形小环线虫(Criconemella informis)和芒果拟鞘线虫(Hemicriconemoides mangiferae),并发现石榴是畸形小环线虫和芒果拟鞘线虫的新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