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8)
- 2023(7025)
- 2022(5918)
- 2021(5650)
- 2020(4523)
- 2019(10559)
- 2018(10060)
- 2017(18797)
- 2016(9973)
- 2015(11214)
- 2014(10681)
- 2013(10830)
- 2012(10397)
- 2011(9681)
- 2010(9628)
- 2009(9048)
- 2008(9068)
- 2007(7748)
- 2006(6968)
- 2005(6361)
- 学科
- 济(50043)
- 经济(50001)
- 管理(24956)
- 业(24049)
- 方法(22357)
- 数学(20384)
- 数学方法(20243)
- 企(18597)
- 企业(18597)
- 中国(15668)
- 贸(15658)
- 贸易(15653)
- 易(15336)
- 财(11060)
- 农(10722)
- 出(9966)
- 学(9411)
- 口(8501)
- 出口(8490)
- 出口贸易(8490)
- 地方(8366)
- 业经(8270)
- 融(7896)
- 金融(7894)
- 制(7698)
- 关系(7455)
- 环境(7347)
- 银(7195)
- 银行(7182)
- 农业(7025)
- 机构
- 大学(157642)
- 学院(151542)
- 济(75250)
- 经济(74231)
- 研究(61176)
- 管理(55404)
- 理学(48179)
- 理学院(47484)
- 管理学(46800)
- 管理学院(46508)
- 中国(46145)
- 科学(34589)
- 京(33989)
- 财(32062)
- 所(30796)
- 研究所(28366)
- 财经(26497)
- 经济学(25805)
- 中心(25190)
- 经(24490)
- 经济学院(23369)
- 农(22521)
- 院(22164)
- 北京(21862)
- 范(20561)
- 师范(20391)
- 江(20139)
- 财经大学(20104)
- 业大(19459)
- 科学院(18778)
- 基金
- 项目(103482)
- 科学(84265)
- 基金(81616)
- 研究(72902)
- 家(72747)
- 国家(72308)
- 科学基金(61650)
- 社会(51076)
- 社会科(48823)
- 社会科学(48808)
- 基金项目(42832)
- 自然(39528)
- 自然科(38712)
- 自然科学(38697)
- 自然科学基金(38052)
- 省(34342)
- 资助(33510)
- 教育(32555)
- 划(31662)
- 编号(25411)
- 部(25394)
- 重点(23937)
- 中国(23662)
- 国家社会(23447)
- 发(22186)
- 教育部(22006)
- 创(21145)
- 成果(20959)
- 人文(20338)
- 创新(20045)
共检索到226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沛然 王成金 刘卫东
伴随着2000年"走出去"写入国家战略和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中国正在不断加快海外港口投资的步伐。论文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港口投资案例的数据库,分析了1978年至今中国海外港口投资格局在全球范围的空间演化过程,并从地域结构、参与主体、股权变化等多个方面阐明了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特征与路径,总结了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主要模式,进一步探索了进入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为什么"走出去"、为什么在这里布局、为什么选择这种模式3个递进的过程探讨了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的发展机理。研究表明: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的空间格局经历了零星分布、就近布局、全球扩散、局部集聚和总体稳定5个发展阶段,总体上集中布局于西北欧和地中海航区,投资主体包括大型航运企业、码头运营商和基建企业,海外港口投资的目标从参股转为控股。海外港口进入模式包括基础设施项目承建、港口经营权转让、港口股权收购和码头管理输出4种,进入模式具有交错演化的特点。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内在动因可以总结为国家经济发展环境、重大对外开放战略、全球航运格局和地理替代性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梦天 王成金 王成龙
港口作为区域发展的门户,其基本功能是经济腹地与其他区域尤其国际区域之间"流"的集汇点,港口的铁矿石运输是腹地钢铁产业发展的缩影,在铁矿石贸易网络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以中国规模以上沿海和内河港口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代以来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基于熵指数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中国港口铁矿石运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港口铁矿石运输规模分布从"双峰状"演变为"单峰状",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铁矿石装卸港口布局大致呈现从零散点状分布到组团和条带状分布,从集中于长江流域向沿海地区转移,从集中在南方个别港口向北方港口转移;我国铁矿石装卸首位港口转移路径是从长江三角洲向山东东南沿海转移,首位度先下降后升高。
关键词:
港口 铁矿石运输 空间格局 演化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以辽宁沿海港口群—东北腹地为研究对象,在Huff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港城引力、时间成本因素,分别利用实际最短时间距离和加权时间距离,探究港口群腹地的范围划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混合腹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营口港凭借时间成本的优势对大连港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造成威胁,腹地范围不仅局限在沈阳经济区,而且沿哈大交通线深入到东北腹地。丹东港腹地包括丹东、本溪和通化市,锦州港口腹地包括辽西地区及赤峰和通辽市,盘锦港和葫芦岛港服务于本市。2加权时间距离考虑腹地城市与港口城市的空间吸引作用,大连港腹地范围扩展至吉林、黑龙江大部,营口港腹地缩减。锦州港腹地范围为锦州市、朝阳市、阜新市。丹东港、盘锦港和葫芦岛港腹地范围为所在市。3混合腹地按照两种距离测度都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大连港与营口港混合腹地范围最广。归纳演化机理为港口综合能力主导腹地格局、港腹可达水平制约腹地格局、腹地城市综合实力抵消距离衰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列辉
随着港口在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港口体系的演化发展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对国外从195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价,以便国内研究者借鉴利用。
关键词:
港口体系 港口竞争 国外文献述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荣煜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港口已由传统的运输节点日益发展成为贸易活动的物流中心,港口物流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正如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有关文件指出,"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他运输方式(陆运、空运或内河航运)的必要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坤友 曹有挥 梁双波 魏鸿雁
运用港口首位度和修正的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从箱流的角度对1998-2010年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转型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重心由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缓慢转移;②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进入"边缘挑战阶段",箱流的分散化成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变化的主流倾向,但7大港区首位港的极辐作用存在显著差异;③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呈现低级均衡、单门户、多门户并存的多样化特征,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集装箱多门户港口区域的空间结构已成事实。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枢纽港资源瓶颈约束,边缘港口的设施、服务趋同,港航企业网络扩展和腹地交通网络拓展与完善等因素是多门户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沛 穆东
基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分析港口陆路集疏运系统在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下的演化机理和政策效果。将基础设施投资政策视为系统的他组织作用,建立系统的演化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在政策他组织作用下能否演化至有序状态来判断政策的有效性。以曹妃甸港集疏运系统为例,结果表明:投资公路基础设施不能促使系统向有序状态演化;应首先投资铁路基础设施,以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构建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间合理的竞合关系,有助于促使系统向有序状态演化;码头泊位设施的投资也应在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上实施。
关键词:
港口陆路 集疏运 政策 演化机理 他组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炳良
本文阐述了国外港口区位要素的供需特点和发展趋势 ,分析了港口相关产业在空间上重新布局的原因 ,并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港口区位 物流系统 港口网络 新区域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芮旸 李炬霖 唐蓓佩 马恩朴 张健
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1980—2016年中国淡水渔业格局演化的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淡水渔业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特征,分布始终呈东北—西南格局,重心一直落在长江中游的鄂东地区;热点区由"四峰并峙"变为"三足鼎立"格局,次热点区向西南演替,次冷点区在局部日益聚集,冷点区主要在西部连片分布。(2)中国淡水渔业不均衡格局的连续性和空间自组织性较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愈发显著。(3)中国淡水渔业格局的演化受宜渔资源、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水产品消费需求、技术水平、企业集聚、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渔业经营管理制度、重大工程项目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淡水渔业 空间格局演化 机理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炳才 郑慧 田青 陈安国
我国是能源资源短缺国家,需要进行能源资源投资,而石油(包括天然气)是首要战略资源,必要时依然需要保持100亿300亿美元的石油战略投资(外汇储备贷款的支持,不包括企业自身投资),投资的作用主要在维持权益生产和作业量的全面开工,以确保石油供应乃至价格稳定;海外石油投资进行多方面战略权衡,把握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石油市场影响,充分考虑石油消费在中国的地位和趋势变化,避免海外能源投资全面开花;把促进当地就业增长,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促进当地民生改善作为海外投资目的,创新石油投资形式,对投资目的国进行等级和优先
关键词:
石油投资 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申益美 国世平
通过利用面板数据线性混合模型,对2003年~2008年中国在61个国家的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增加海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出口贸易增长,同时,这些投资因各国国情不一,其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海外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波 朱传耿 车前进
作为江苏省唯一海洋大港和江苏北部出海口的连云港港口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亚欧间重要的水陆中转港,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的进出海口岸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对国内、国际贸易运输事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并以连云港港口为例探讨了港口经济腹地的空间范围从点到轴、从轴到面、从局部到纵深的带状空间层次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飞 陈修谦
本文在分析港口的产品特性基础上,对港口供给方式中的产权界定和经营方式选择进行了探讨,指出以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以实现港口的供给效率,旨在为港口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港口 特性 供给效率 供给方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圣云 沈玉芳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联系强度指数和综合基尼系数,对1986~2004年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认为从1986年到2004年,大长山港口组合单元一直是长山群岛最重要的门户港,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整体上看是趋向集中。并对长山群岛陆岛连接方案进行论证,对陆岛连接工程建设后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进行情景分析,"大连——长山群岛"之间的连接、联系方式、途径发生了变化,这将使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的空间结构大为改观。对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曹卫东 吴威
以长三角14个集装箱港口为基本研究单元,选用塞尔指数对该区域近18年的港口物流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区域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整体差异不断扩大,但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其中1990—1993年、1999—2001年及2004—2007年三个时段的发展差异逐步缩小;②基于不同分组的组内、组间发展差异明显,但组间差异一直是导致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总差异演变的重要原因;③交通区位优化、相关产业及发展政策、信息与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航运网络优化等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成因机制。
关键词:
港口物流 空间差异 塞尔指数 长三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