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4)
2023(9150)
2022(7692)
2021(7568)
2020(6205)
2019(14596)
2018(14206)
2017(27159)
2016(14342)
2015(16444)
2014(16044)
2013(15625)
2012(14202)
2011(13106)
2010(13189)
2009(12125)
2008(11894)
2007(10238)
2006(9197)
2005(8244)
作者
(39281)
(32968)
(32823)
(31271)
(21047)
(15630)
(14812)
(12748)
(12568)
(11551)
(11281)
(10977)
(10598)
(10457)
(10359)
(10311)
(9796)
(9433)
(9372)
(9121)
(8189)
(8104)
(7905)
(7467)
(7403)
(7377)
(7319)
(6870)
(6627)
(6436)
学科
(64863)
经济(64816)
管理(38673)
(37699)
(31266)
企业(31266)
方法(30852)
数学(27938)
数学方法(27392)
中国(20058)
(15652)
(14300)
贸易(14289)
(13996)
业经(12680)
(11734)
(10961)
地方(10861)
(10370)
农业(10062)
理论(9923)
(9594)
(9570)
银行(9569)
(9278)
(9124)
环境(9064)
(8893)
技术(8827)
(8699)
机构
大学(206019)
学院(205082)
(91645)
经济(90024)
管理(79612)
研究(73203)
理学(69119)
理学院(68312)
管理学(66956)
管理学院(66568)
中国(56025)
(44364)
科学(42055)
(38479)
(35514)
研究所(32498)
中心(31864)
财经(31603)
经济学(29149)
(29040)
北京(28429)
(28075)
(28062)
(27413)
师范(27205)
(26752)
业大(26345)
经济学院(26120)
财经大学(23742)
(22599)
基金
项目(138717)
科学(111606)
基金(104019)
研究(101707)
(91203)
国家(90580)
科学基金(78103)
社会(66829)
社会科(63669)
社会科学(63656)
基金项目(53524)
(50789)
自然(49834)
自然科(48816)
自然科学(48808)
教育(48207)
自然科学基金(47940)
(44314)
资助(43774)
编号(39688)
(32197)
成果(32174)
重点(31735)
(29875)
(29123)
国家社会(28985)
课题(28423)
教育部(28231)
中国(27401)
创新(27220)
期刊
(95740)
经济(95740)
研究(62588)
中国(39329)
管理(31210)
科学(29290)
(27694)
学报(27592)
(25534)
教育(23453)
大学(21868)
学学(20430)
技术(19193)
农业(17969)
经济研究(17127)
(17082)
金融(17082)
财经(15832)
业经(13964)
(13812)
问题(12907)
(12871)
统计(12024)
国际(11631)
世界(11467)
(11113)
(10809)
技术经济(10721)
决策(9648)
现代(9331)
共检索到30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学广   蒋策  
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区域化嬗变重构推动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持续重塑,而海外战略支点以其突出的地缘影响对国家的海外战略部署起到显著支撑作用。基于地缘政治理论、新国家空间理论和区位理论,构建中国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的逻辑框架与模型,并明晰具体行动路径。研究发现:(1)地缘政治、国家选择和区位资源分别主导高、中、低尺度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逻辑;(2)各尺度海外战略支点的空间选择逻辑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嵌套,从而塑造了空间选择的逻辑框架;(3)根据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模型,在具体实践中应参考“政府主导、多元联动”的行动路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战略支点研究框架,为提升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铮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理论范式研究的必要性。接着,文章借鉴物理学中对物体"质"、"质点"和"质心"的研究,构建了"不均质"经济体的基本经济学表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均质"大国分析的基本经济学逻辑,并设计了经验测算方法。之后,本文按照以上的理论框架,对中国1997—2005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在基本经济层面上离散程度较高,具有"不均质"大国的典型特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并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研究范式进一步扩展的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兴旺  李志刚  孙玮  朱帅帅  
战略逻辑是有关战略思维的一系列的规律、规则。通过对国内外战略逻辑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梳理整合其体系、以逻辑学视角系统补充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战略逻辑理论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兴旺  李志刚  孙玮  朱帅帅  
战略逻辑是有关战略思维的一系列的规律、规则。通过对国内外战略逻辑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梳理整合其体系、以逻辑学视角系统补充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战略逻辑理论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寿昌  肖俊  
财务战略制定的内在逻辑表现为财务战略方案的规划,是在一系列约束力量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这些约束力量包括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战略目标。“四因素”模型是反映这一内在逻辑的基本工具。本文根据“四因素”模型,构建了“财务战略生成矩阵”,该矩阵显示了财务战略类型,即IS战略、GG战略、MS战略、AG战略、AR战略,这些财务战略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勇涛  朱雪忠  詹映  
本文在战略转换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及其他有关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构了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随之阐释了模型建构的各个要素。通过对促进模型产生和运行的压力/阻力、认知、控制和反馈四个作用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模型内在的运行机理。此外,也对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研究,以期建立一个系统的专利战略转换过程逻辑认知体系,为企业正确有效地实施专利战略转换提供指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巧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了海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效应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影响海外投资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这一体系对中国家电业海外投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炳才  郑慧  田青  陈安国  
我国是能源资源短缺国家,需要进行能源资源投资,而石油(包括天然气)是首要战略资源,必要时依然需要保持100亿300亿美元的石油战略投资(外汇储备贷款的支持,不包括企业自身投资),投资的作用主要在维持权益生产和作业量的全面开工,以确保石油供应乃至价格稳定;海外石油投资进行多方面战略权衡,把握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石油市场影响,充分考虑石油消费在中国的地位和趋势变化,避免海外能源投资全面开花;把促进当地就业增长,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促进当地民生改善作为海外投资目的,创新石油投资形式,对投资目的国进行等级和优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商译彤  康欢  
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是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高职院校经过从"扩张"到"提质"、从"示范"到"双高"、从"层次"到"类型"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下以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逻辑取向。以服务升级,智慧化建设;开放共享,融合化发展;学以成人,人本化办学;价值生成,精准化组群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为应然向度。高职院校应激发内生动力,以文化引领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建立综合驱动,多元主体形成产教共同体;凝聚发展合力,以高水平专业群触发集聚效应;搭建技术支持,创设智慧育人环境;启动强基工程,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薛志华  
南极地区关涉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深刻影响着澳大利亚的国家认同。澳大利亚的南极战略目标在于提升其在南极地区事务中的领导力,强化其在南极地区的存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巧妙利用国际法规则实现自身诉求,并积极推进在南极科学考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国家行动与国际合作。澳大利亚在南极地区寻求国际合作为中国携手澳大利亚参与南极地区事务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倡议、中澳南极对话为两国南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彩琴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密切且具有跨界属性的教育类型,新时代职业教育亟须实现战略转型。基于价值重构和价值实现的分析逻辑,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多元化外生价值,即工具性价值;应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重构其内生价值逻辑,在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建构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实现路径。职业院校应在职业教育实践范式中实施转型,通过课程思政、面向产业集群的复合技能型人力资本供给、产教融合文化育人路径,落实职业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外生价值,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薛志华  
南极地区关涉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深刻影响着澳大利亚的国家认同。澳大利亚的南极战略目标在于提升其在南极地区事务中的领导力,强化其在南极地区的存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巧妙利用国际法规则实现自身诉求,并积极推进在南极科学考察、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国家行动与国际合作。澳大利亚在南极地区寻求国际合作为中国携手澳大利亚参与南极地区事务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倡议、中澳南极对话为两国南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区域政策是国家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强化区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区域政策的空间属性包括"人的繁荣"的空间中性和"地区繁荣"的空间干预两种思路,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对二者的权衡和取舍莫衷一是。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两种思路的论争,进而考察中国不同阶段的区域政策实施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期坚持两种思路并举的内在逻辑。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区域政策的两种思路可以和谐并存,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政策只有兼顾空间中性和空间干预,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公安  白旭东  韦鹏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缺失导致学校缺乏明确奋斗目标和办学标准,造成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处于既无外在压力又无内在动力的双重困境。依据目标设定理论,尝试建构包括7个类别、19个项目、27个领域、93个关键点的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以标准建设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祥生  
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决定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行工业化。可供选择的实现工业化的手段包括出口促进和进口替代战略,而不同战略的业绩比较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三部门模型,讨论了不同贸易战略的绩效问题。并探讨了模型在大国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