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8)
- 2023(8537)
- 2022(7249)
- 2021(6763)
- 2020(5890)
- 2019(14013)
- 2018(13650)
- 2017(26776)
- 2016(14127)
- 2015(16525)
- 2014(16570)
- 2013(16951)
- 2012(16248)
- 2011(14874)
- 2010(14715)
- 2009(13858)
- 2008(13934)
- 2007(12440)
- 2006(10641)
- 2005(9673)
- 学科
- 济(72297)
- 经济(72242)
- 业(37450)
- 管理(36270)
- 方法(33092)
- 数学(29828)
- 数学方法(29665)
- 企(28293)
- 企业(28293)
- 中国(20101)
- 农(19307)
- 贸(15697)
- 贸易(15691)
- 易(15168)
- 财(14926)
- 业经(14393)
- 地方(13482)
- 学(12438)
- 制(12414)
- 农业(12190)
- 产业(10933)
- 银(10140)
- 银行(10120)
- 和(9994)
- 融(9781)
- 金融(9779)
- 行(9747)
- 环境(9493)
- 技术(9266)
- 体(8769)
- 机构
- 大学(217138)
- 学院(215791)
- 济(103055)
- 经济(101396)
- 管理(81463)
- 研究(78917)
- 理学(70128)
- 理学院(69339)
- 管理学(68426)
- 管理学院(68016)
- 中国(60248)
- 京(46287)
- 科学(45623)
- 财(43304)
- 所(40229)
- 研究所(36732)
- 农(36516)
- 中心(35315)
- 财经(35213)
- 经济学(33951)
- 经(32079)
- 经济学院(30881)
- 业大(30467)
- 江(30426)
- 北京(29916)
- 农业(28974)
- 院(27576)
- 范(27090)
- 师范(26867)
- 财经大学(26081)
- 基金
- 项目(140685)
- 科学(111043)
- 基金(103750)
- 研究(103474)
- 家(90176)
- 国家(89514)
- 科学基金(75705)
- 社会(68044)
- 社会科(64746)
- 社会科学(64727)
- 基金项目(54589)
- 省(52562)
- 自然(46489)
- 教育(46146)
- 自然科(45400)
- 自然科学(45384)
- 划(44872)
- 自然科学基金(44627)
- 资助(43185)
- 编号(40536)
- 部(32978)
- 成果(32753)
- 发(32350)
- 重点(32042)
- 创(29281)
- 国家社会(29275)
- 中国(28592)
- 教育部(28299)
- 课题(27876)
- 创新(27540)
- 期刊
- 济(111302)
- 经济(111302)
- 研究(66490)
- 中国(39411)
- 农(33156)
- 财(32494)
- 学报(32179)
- 科学(30807)
- 管理(28096)
- 大学(24178)
- 学学(22807)
- 农业(22661)
- 经济研究(20654)
- 融(18798)
- 金融(18798)
- 业经(18198)
- 财经(18019)
- 技术(17554)
- 教育(16945)
- 经(15751)
- 问题(15561)
- 贸(14660)
- 业(13244)
- 世界(12729)
- 国际(12490)
- 技术经济(12194)
- 商业(11778)
- 统计(11192)
- 经济问题(9811)
- 策(9746)
共检索到317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永生
产业进入是指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属正常现象。但产业过度进入必然引发一系列弊端 ,诸如经营能力过剩、效益低下、退出困难等。为此 ,笔者结合流通产业中的零售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期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重视 ,共同关注这一问题。
关键词:
产业过度进入 衡量标准 零售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艳
本文基于传统经济理论将流通产业视为纯竞争性产业、政府无需进行干预的理论分析倾向,在概要评述代表性理论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目前中国有必要对流通产业实施适度的产业管制。文章以SCP为分析框架,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作出了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解,并对目前市场绩效低下的成因机制作出了梗概的说明。
关键词:
流通产业 进入管制 SCP范式 规模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英娜 伍雪梅
零售产业开放后,外资通过向中国输出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资源在优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提高流通产业整体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零售流通业的产业控制力和持续向好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以中国零售市场开放后1999—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从产业生存发展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零售流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开放后的中国零售流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零售流通业在开放后虽然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整体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产业的控制力在减弱。总体看来外资进入后零售流通产业的安全性尚可,但由于安全评价值的走向趋势并不明朗,需要保持警惕。
关键词:
零售流通产业 产业安全 开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林翊 陈俊滨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的人均流通产业增加值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省域流通产业发展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东部地区各省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逐渐扩大,相对差异先缩小再增大,而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则是在保持平稳中出现下降;(2)省域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聚特征,而且这种集聚程度在观察期内有所增强;(3)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国省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同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漫宇
在中国流通产业全面开放和外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流通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产业安全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外资进入流通产业对于产业控制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政府与企业层面,就维护中国流通产业安全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产业安全 FDI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军
我国目前的农村流通产业组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所提供服务的差异化不明显,而且农村流通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在组织策略、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直接影响了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的经济效益,经营效率难以提高。要优化农村流通产业组织,应实施权责明确的统一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进程,完善保障体系,降低退出壁垒。
关键词:
农村流通产业 产业组织 分析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中宝 王晓东
文章对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内在动力、运行方式及组织化程度的价值判断做了概括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定量角度讨论了流通组织化程度问题,论文以集中度、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壁垒、连锁化程度、大型交易市场规模、流通效率和流通产业集群为测度指标,分七个层面对国内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做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一个与整个流通产业发展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相依的过程。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组织化程度 有效竞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薛洋
流通产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很大影响力,是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拓展消费新领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基础性产业。现阶段,我国在"稳增长、扩消费、强优势、补短板、降成本和提效益"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缺陷,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注重现代流通产业的运行范围与轨迹,更加需要合理分析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治理结构和运行方式。因此,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市场治理结构与产业运行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我国市场治理结构和运行中存在的竞争和垄断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薛洋
流通产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很大影响力,是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拓展消费新领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基础性产业。现阶段,我国在"稳增长、扩消费、强优势、补短板、降成本和提效益"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缺陷,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注重现代流通产业的运行范围与轨迹,更加需要合理分析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治理结构和运行方式。因此,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市场治理结构与产业运行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我国市场治理结构和运行中存在的竞争和垄断问题进行了梳理,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措施,以解决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组织结构的低效现象,配合我国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践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新理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岚
流通是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总和,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扩大再生产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流通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满足和促进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消费需求、扩大就业、联通全球市场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迅速从传统的末端行业发展为先导性产业。
关键词:
流通 流通产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大安 丁芳伟
现代经济学发展是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的。制度成为内生变量的理论分析,导致了经济理论研究由讲台走向现实。流通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安排主要是指政府对流通领域的政策、法律规章以及厂商之间的契约制订、执行和仲裁等。当我们扩大该领域制度安排的分析范围时,制度环境和体制模式理应进入制度安排的分析视域。以纯粹的市场层面而言,市场治理结构通常会决定流通产业中的竞争和垄断的基本格局;就超市场层面而论,制度环境和体制模式会影响流通产业中的公司治理及厂商的行为方式。对厂商行为发生影响的两种重要制度安排是委托代理和契约联结,而这两种制度的不确定性同非正式制度存在着关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大安
流通产业有自身运行的轨迹和范围,这要求我们有必要界定其分析边界,并对其作出相应的理论定位。西方经济学将流通产业纳入一般产业组织理论的学术处理,使流通产业缺乏相对独立的理论;中国学者对流通产业的分析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流通产业分析边界及其理论定位模糊不清的影响。本文在基础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流通产业运行中的制度、主体和行为;通过对流通厂商经营的产业关联链等的研究,界定了流通产业的分析边界;结合我国流通产业投资经营,对流通产业竞争和垄断的一般格局进行了描述;最后,提出了建构流通市场组织理论一般分析框架的设想,并以之作为流通产业的理论定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根荣 付煜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北京、上海等10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新疆、湖北、四川等10个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而甘肃、吉林、湖南等11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岳
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流通产业集聚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中劳动力、物流资本、人力资本三个集聚因子与流通业增加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个集聚因子都与流通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但人力资本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劳动力最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人力资本的集聚为核心,联动相关措施,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形成及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岳
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流通产业集聚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中劳动力、物流资本、人力资本三个集聚因子与流通业增加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个集聚因子都与流通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但人力资本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劳动力最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人力资本的集聚为核心,联动相关措施,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形成及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