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7)
2023(14205)
2022(12004)
2021(11196)
2020(9546)
2019(22333)
2018(21842)
2017(41744)
2016(22224)
2015(25396)
2014(25324)
2013(25294)
2012(23434)
2011(21186)
2010(20702)
2009(19293)
2008(18983)
2007(16675)
2006(14138)
2005(12572)
作者
(64115)
(54016)
(53588)
(51150)
(33956)
(25914)
(24627)
(21249)
(20461)
(18857)
(18322)
(18191)
(16918)
(16800)
(16795)
(16597)
(16325)
(16034)
(15411)
(15371)
(13286)
(13172)
(13072)
(12238)
(12187)
(12070)
(11762)
(11633)
(10842)
(10662)
学科
(104643)
经济(104557)
管理(61796)
(60517)
(49119)
企业(49119)
方法(48763)
数学(43480)
数学方法(42993)
中国(27047)
(26501)
(23104)
地方(21974)
业经(21718)
(20058)
贸易(20047)
(19425)
(18882)
农业(17296)
(17086)
(15515)
环境(15017)
技术(14411)
(14154)
财务(14107)
财务管理(14070)
(13800)
银行(13773)
(13564)
金融(13561)
机构
学院(324964)
大学(324798)
(142949)
经济(140399)
管理(128065)
理学(111258)
研究(111231)
理学院(110039)
管理学(108264)
管理学院(107654)
中国(83975)
(68296)
科学(67432)
(60790)
(55370)
(52136)
中心(51240)
研究所(50819)
财经(49751)
业大(47188)
(45997)
(45383)
经济学(45013)
北京(42825)
(41353)
农业(41151)
师范(40959)
经济学院(40784)
(40342)
财经大学(37033)
基金
项目(223562)
科学(177691)
基金(164583)
研究(161963)
(143654)
国家(142561)
科学基金(122705)
社会(105094)
社会科(99928)
社会科学(99898)
基金项目(86858)
(86137)
自然(78803)
自然科(76980)
自然科学(76957)
自然科学基金(75582)
教育(73735)
(73064)
资助(67760)
编号(63908)
重点(50905)
(50476)
成果(50333)
(49637)
(46636)
国家社会(44518)
课题(44037)
创新(43745)
教育部(43210)
科研(43150)
期刊
(149335)
经济(149335)
研究(91341)
中国(57520)
学报(48594)
科学(46777)
(46535)
(45776)
管理(45280)
大学(37001)
学学(35046)
农业(31777)
技术(29480)
教育(28068)
经济研究(25941)
(25396)
金融(25396)
业经(24466)
财经(24379)
(21131)
问题(20183)
(18396)
统计(17974)
(17640)
技术经济(17567)
(16196)
资源(15945)
商业(15910)
世界(15256)
国际(14881)
共检索到46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根荣  付煜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北京、上海等10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新疆、湖北、四川等10个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而甘肃、吉林、湖南等11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路文杰  
河北省工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仍主要体现在重工业方面,支柱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但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其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培  宣烨  
长期以来,流通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流通无用论和无流通的观点充斥于人们的思想当中,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流通产业的作用日益呈现出来,被认为是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流通产业与制造业是不可分割的,它在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红艳  杨德钦  陈丹  陈琳彦  
选取代表建筑业细分产业规模水平、效率与效益水平、技术水平的15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建筑业细分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细分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差异明显:房屋建筑业是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效益、效率与技术水平薄弱;土木工程建筑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强,未来应注重发展产业效益;建筑安装与建筑装饰业效益水平优势明显,但综合竞争力水平居于末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杜永飞  夏碧芸  
高技术服务业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高技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主要影响因子,并测算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高技术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内各省市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也参差不齐,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均存在不合理之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本文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十一五"期间我国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率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东部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多数中部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多数西部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书莉  盛亚  曹玉香  
一、问题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流通逐渐由被动地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变为主动地对生产和消费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其重要性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充分肯定。尽管随着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流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增长遵循的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资本等生产要素注入的被动成长路径,流通产业自身能动力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永仕  杨悠悠  吴桐雨  
【目的/意义】流通产业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发展流通产业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提高区域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和模型,客观评价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现状和短板,可以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提供思路。【设计/方法】通过构建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予以检验,并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构建区域流通产业理论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实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结论/发现】研究表明,需求状况对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影响最大,生产要素次之,其他因素通过需求状况对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通过对区域流通产业理论竞争力评价分值和实际竞争力评价分值的比较,有助于明确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现状和短板,为各级政府制定流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官华平  周建农  
目前,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国外大型金融机构为了提升自我竞争力将很多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国内很多大型金融机构也将部分业务外包出去。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很多地区及城市制定了很多政策来促进当地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文章建立了区域金融服务外包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且收集了部分地区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地区金融服务外包业竞争力排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一平  何有世  王鹏  
本文选取了19项指标,构建了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52个县(市)2007年的数据为例,得出各县(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并依据得分将江苏省县域经济分为四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家凤  
提升物联网产业的竞争力是我国"十二五"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从财务绩效的视角,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度55家涉足物联网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获利能力、投资价值和规模实力对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物联网行业内中小规模企业居多,综合竞争力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良莠不齐,投资价值被低估,整体竞争力不强。文章提出要将物联网产业自身的调节和发挥政府政策效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云芬  薛坪  
根据工业竞争力的内涵,设计了工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兵团各师的工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工业竞争力水平总体较弱的师存在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兵团提升整体工业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殷生斗  
从物流企业服务角度出发,按经营主体将物流企业划分为八种类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反映企业竞争力的财务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四个主要方式的物流企业在提升竞争力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剑  
流通产业具有信息潜力,本文将其具体分为显性潜力和隐性潜力。显性潜力包括流通产业的规模潜力、技术潜力和效益潜力;隐性潜力包括流通产业的制度潜力、相关潜力和创新潜力。基于此,本文构建区域流通产业信息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站在潜力科学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流通产业信息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流通信息潜力最强,而西部和东北地区流通信息潜力相对较弱。为了提高区域内流通产业信息潜力,有必要扩大流通产业规模,提高流通产业技术水平和流通效益,提高区域开放性,提升流通产业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