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7)
2023(10165)
2022(8622)
2021(8090)
2020(6975)
2019(16304)
2018(15840)
2017(29863)
2016(16292)
2015(18680)
2014(18835)
2013(19083)
2012(17986)
2011(16528)
2010(16448)
2009(15580)
2008(15798)
2007(14176)
2006(12253)
2005(11099)
作者
(49242)
(41290)
(41099)
(39474)
(26052)
(19871)
(18952)
(16272)
(15582)
(14450)
(14274)
(13813)
(13217)
(13068)
(13026)
(12992)
(12483)
(12341)
(11931)
(11872)
(10291)
(10233)
(10010)
(9377)
(9364)
(9272)
(9154)
(9126)
(8357)
(8292)
学科
(77947)
经济(77887)
管理(43415)
(39116)
方法(35876)
数学(32300)
数学方法(31945)
(29121)
企业(29121)
中国(21668)
(20400)
(17186)
地方(16736)
(16715)
(15800)
贸易(15795)
(15406)
环境(15080)
农业(13668)
业经(13327)
(12622)
(11973)
(11233)
银行(11207)
(11080)
金融(11078)
(10696)
地方经济(10066)
(10046)
(9774)
机构
大学(247332)
学院(244573)
(108607)
经济(106518)
研究(90933)
管理(90546)
理学(77712)
理学院(76726)
管理学(75376)
管理学院(74924)
中国(70051)
科学(55989)
(53626)
(47392)
(47193)
研究所(43206)
(42611)
中心(41193)
财经(38148)
业大(36201)
(35581)
经济学(35169)
北京(34721)
(34671)
农业(33701)
(32792)
(32660)
师范(32527)
经济学院(31871)
科学院(28357)
基金
项目(162825)
科学(128335)
基金(119931)
研究(117300)
(105832)
国家(105082)
科学基金(88418)
社会(75903)
社会科(72087)
社会科学(72066)
基金项目(62582)
(60765)
自然(56006)
自然科(54558)
自然科学(54539)
自然科学基金(53574)
(52935)
教育(52683)
资助(50189)
编号(45828)
重点(37836)
成果(37560)
(37362)
(36424)
国家社会(32829)
(32739)
课题(32099)
中国(31657)
科研(31495)
教育部(31392)
期刊
(116478)
经济(116478)
研究(72200)
中国(46842)
学报(39780)
(37758)
科学(36781)
(36115)
管理(29901)
大学(29295)
学学(27675)
农业(26007)
教育(21804)
(20832)
金融(20832)
技术(19873)
经济研究(19505)
财经(18897)
业经(16932)
(16323)
问题(15853)
(15038)
(14740)
统计(14609)
资源(13505)
技术经济(13086)
世界(12811)
国际(12706)
(12346)
(12090)
共检索到362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禹雪中  冯时  
补偿标准核算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政策视角归纳了我国10个省份已经发布和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基本内容,对这些政策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进行了分类,提出以成本和价值作为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类的依据。结合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政策,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政策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层面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建议。为了体现经济规律,同时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激励作用,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中的补偿标准在污染赔偿方面需要进一步体现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在保护补偿方面需要体现水资源保护的经济价值。在未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落成  李青  武清华  
对天目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选取支付意愿法、水资源价值法和收入损失法三种方法对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核算。改进的支付意愿法得到生态补偿总额为12 924.08×104元;基于水源保护功能的水资源价值法测算的生态补偿标准为6 190.4×104元;采用直接收入损失法计算的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总额为5 839×104元。三者相比较,引入旅游者门票反哺支付意愿的支付意愿法,更完善地表达了天目湖流域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可以作为现阶段天目湖流域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制订的重要依据。只有从政策层面上对水源保护区实行差别化政绩考核制度,给予水源区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才能从根本上调动政府和当地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水资源属于公共品,流域水生态污染正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地悲剧"。实证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水污染,一方面导致下游水生态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使下游地区为恢复水生态承担高昂治理成本。因此,建立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本文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定量分析了上游如果造成流域污染,而必须对下游进行补偿的金额。通过对典型案例太湖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的总结,提出上游补偿下游地区水生态"恢复成本"的解决思路,探求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生态污染问题的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广达  杜星博  孙笑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重点讨论生态补偿标准定量方法以及相关实施制度设计,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文章基于生态损害成本的视角,建立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模型及实施机制。同时,在对流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并建立了跨界流域双向补偿生态补偿定量标准,以期为生态补偿提供可借鉴的政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国勇  董蕊  于法稳  
小流域生态补偿是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以安顺市西秀区长田小流域为例,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匡算:长田小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1 358.60万元,生态补偿总金额为1 162.45万元,其中,农田系统补偿额为131.94万元,森林系统补偿额为753.36万元,水域系统补偿额为25.60万元,果木林系统补偿额为251.55万元。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之上,对可受补偿和不可受补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区分,并将不同生态系统所能提供可受补偿生态功能的当量因子表示出来,使得生态补偿额的确定具有科学性、更加准确,进而为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并且能够兼顾各方权益;3)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综合水质和水量因素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补偿内容全面完整,易被各方所接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孙琳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水资源环境、平衡上下游地区利益关系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补偿标准的确定则是补偿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在系统梳理常用补偿标准特点及其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试图搭建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体系。在界定纵向、横向转移支付分工的前提下,基于"共担、共享"原则,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费用分析方法之中,以转移支付预算安排为研究基点,研判纵向生态保护转移支付数额及各层级政府分摊比例;秉持水资源平等使用权原则,将跨界断面水质标准考核与机会成本法相融合,双向判定横向转移支付体系中的补偿主体及补偿金额。本文围绕补偿标准设计与转移支付制度安排,构建规范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炜  
为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总结出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在评估上游的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和下游的生态系统损失的基础上确立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了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值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分析了用污染物削减成本或生态修复成本代替生态损失的不恰当的逻辑;论述了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协商和博弈的重要性。(2)构建以基于市场的横向补偿为主、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动态复合生态补偿模式。提出污染物转移削减这一合作治污途径,并采用污染物转移削减支付(一种横向补偿形式)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云驹  许建初  潘剑君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和评估生态补偿效率一直是生态补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直接关系到生态补偿实施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本文以云南省滇池松华坝流域为研究对象,对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对不同生态补偿措施的生态补偿标准、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补偿效率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依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计算的生态补偿标准(2.69×104元/hm2)可以作为流域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的上限。依机会成本法计算的生态补偿标准因受市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不宜直接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根据意愿调查法计算的补偿标准(1.28×104元/hm2)可直接作为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涌  戚瑞  张攀  
流域水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其系统的整体性以及资源外部性等特征要求各相关区域应共同承担环境保护。如何衡量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保投入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已成为流域管理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界定流域水足迹内涵,通过反映流域沿岸各区域水生态服务耗费情况判断分析水生态系统安全状态,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流程及不同情况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从而客观、准确地量化流域生态补偿额度,为管理者正确分析和解决流域各区域间利益冲突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支持。同时本文以碧流河为案例,收集并分析了2002-2006年间碧流河沿岸各行政区水足迹和环保投入情况,理清各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江西鄱阳湖流域即"五河一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等10个沿流域主要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连续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关系模型并计算出污水排放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获得各城市超标排污权或未使用的排污权,通过人均工业废水排量与人均工业总产值之间的效益关系确定排污权价格,算出各个城市相应的补偿或者受偿金额。结果表明,2009年南昌、新余、赣州、吉安、宜春、抚州等城市使用的实际排污权大于理论的排污权,理论上应当要付出的补偿资金分别为152亿元、9亿元、103.8亿元、114.9亿元、7亿元和23.2亿元;景德镇,九江,鹰潭,上饶4个城市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滨  田仁生  董战峰  
"十一五"期间,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加快。据统计,有15个省份开展了类型多样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补偿标准设计是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核心。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践归结为三种模式:基于流域跨界监测断面水质目标考核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式,基于流域跨界监测断面超标污染物通量计量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式;基于提供生态环境服务效益的投入成本测算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式,并细致分析了三种不同模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践总体状况进行了系统解析和评估,并提出了为将来推进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践开展深入探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奕淇  李国平  
本文首先基于科斯定理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水足迹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通过比较流域上、下游地区的水足迹和实际可用水量,判断生态盈亏状态。然后以渭河流域为例,测算得到下游地区应向上游地区支付16.07亿元的生态补偿额,并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进一步分配,得到下游地区的西安市应分别支付定西市、天水市5.09亿元、6.05亿元,渭南市应分别支付定西市、天水市2.25亿元、2.68亿元。该结果既可弥补生态盈余区域的水资源价值,又充分考虑了生态赤字区域的补偿能力,有利于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实现生态资源的永久保护,同时也为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乔旭宁  杨永菊  杨德刚  李成林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内容与流程,并以渭干河流域为例,计算了流域上下游生态损益、居民支付意愿和综合成本,分别作为补偿的最高、最低和参考标准。结果表明:2007年上游应获得的最高补偿标准为24.83×108元,最低标准为2 443.46×104元,参考标准为6.7×108元。下游各县作为受益者,应支付的补偿额为:库车为818.51×104~28 096.3×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9 927.61×104元;沙雅466.7×104~64 179.1×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7 204.17×104元;新和341.17×104~1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