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1)
- 2023(9616)
- 2022(8027)
- 2021(7781)
- 2020(6314)
- 2019(14389)
- 2018(13941)
- 2017(26751)
- 2016(14542)
- 2015(16408)
- 2014(16304)
- 2013(16321)
- 2012(15411)
- 2011(14387)
- 2010(14630)
- 2009(13809)
- 2008(13759)
- 2007(12165)
- 2006(11383)
- 2005(10609)
- 学科
- 济(65722)
- 经济(65656)
- 管理(43409)
- 业(35290)
- 企(26368)
- 企业(26368)
- 方法(23125)
- 中国(21976)
- 数学(20718)
- 数学方法(20427)
- 农(19400)
- 地方(16196)
- 环境(15157)
- 财(14759)
- 贸(14504)
- 贸易(14496)
- 易(14194)
- 制(13327)
- 学(13153)
- 业经(12588)
- 农业(12584)
- 策(11472)
- 银(11261)
- 银行(11254)
- 行(10929)
- 和(10900)
- 融(10885)
- 金融(10884)
- 资源(10470)
- 发(10461)
- 机构
- 学院(212998)
- 大学(212933)
- 济(97810)
- 经济(95924)
- 研究(82276)
- 管理(79100)
- 中国(66496)
- 理学(66287)
- 理学院(65487)
- 管理学(64559)
- 管理学院(64149)
- 科学(47491)
- 京(46776)
- 财(45160)
- 所(42161)
- 研究所(37814)
- 中心(36700)
- 财经(34900)
- 江(32294)
- 经(31775)
- 农(31534)
- 北京(31049)
- 经济学(30825)
- 范(29968)
- 师范(29818)
- 院(29814)
- 经济学院(27603)
- 业大(25968)
- 州(25827)
- 财经大学(25610)
- 基金
- 项目(136047)
- 科学(108732)
- 研究(103216)
- 基金(100319)
- 家(87244)
- 国家(86596)
- 科学基金(73449)
- 社会(67999)
- 社会科(64581)
- 社会科学(64569)
- 基金项目(51278)
- 省(49739)
- 教育(45621)
- 自然(44573)
- 自然科(43267)
- 自然科学(43255)
- 划(43230)
- 自然科学基金(42467)
- 资助(42124)
- 编号(40931)
- 成果(34687)
- 部(31689)
- 发(31542)
- 重点(31346)
- 国家社会(29336)
- 课题(29007)
- 中国(28117)
- 创(27065)
- 教育部(27017)
- 发展(26179)
- 期刊
- 济(115006)
- 经济(115006)
- 研究(70721)
- 中国(45473)
- 财(32071)
- 管理(29570)
- 农(29358)
- 科学(29135)
- 学报(28644)
- 融(24781)
- 金融(24781)
- 教育(21977)
- 大学(21511)
- 农业(20339)
- 学学(19836)
- 经济研究(18478)
- 财经(17712)
- 业经(17291)
- 技术(16297)
- 问题(15469)
- 经(15437)
- 贸(14976)
- 资源(13819)
- 国际(13529)
- 世界(12553)
- 业(11210)
- 图书(11021)
- 技术经济(10249)
- 统计(9673)
- 经济问题(9607)
共检索到340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普书贞 吴文良 陈淑峰 庞凤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引起的水危机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多元利益,寻求先进的法律机制来调节平衡、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开展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是实现流域上下游之间等相关方利益公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国缺乏生态补偿立法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进展缓慢、法律制度滞后、部分法律法规彼此之间矛盾和相互冲突、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位、立法模式不适合当今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等。本文通过对我国有关涉水法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有...
关键词:
流域水资源 生态补偿 法律问题 对策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Melinda E.Taylor
中国流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流域生态补偿正是为了保障流域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文章解释了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阐述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剖析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从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法律体系和补偿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流域 必要性 现状 法律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亮 徐大伟 侯铁珊
水资源日益短缺及污染加剧,使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成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要领域。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利于全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流域水资源市场具有典型的供应链特征。将供应链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流域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研究,较为系统地提出流域水资源供应链概念;建立流域两层水资源供应链模型;为提高水资源供应链效益,提出以转移支付方式进行流域水资源供应链协调,并对转移支付标准进行测算;最后提出使流域相关主体有意愿共同参与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丽杰 邱红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的区域补偿对策,指出流域上、中、下游的用水量应统一调配,当上游地区超配额使用水资源时,超标使用地区应赔偿下游因此而受到的消极影响;跨区域调水时应对供水区进行资源与环境的补偿;流域上游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下游应对上游给予受益补偿;建立全流域排污权市场,促使企业产生节约水环境资源的动机,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受益地区和受益者应对蓄滞洪区分洪的损失进行补偿,以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关键词:
词:松辽流域 水资源 损失补偿 受益补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文佳 杨柏寒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产权创新。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能促进生态系统服务进而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影响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2007~2020年皖浙两省2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与双重差分法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影响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试点政策对上下游地区影响效果不同,对上游地区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影响,对下游地区有显著影响,且随时间发展正向效应越来越大。(3)从影响机制来看,试点政策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这一途径促进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据此,未来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政策的深入推广、创新上下游地区动态合作机制、加大科学技术创新研发及与其他配套政策互动等方面,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威
文章先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水资源保护既有一般流域资源保护的特点,也有自身流域水资源不合理使用的特点,在水资源使用和保护方面目前只重视区域保护而忽视了流域保护;第三,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保护法律现状,指出问题并阐述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第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提出了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可以设置统一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创建完善的流域水资源保护体系;最后,文章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应该和相毗邻的海域水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常亮 徐大伟 侯铁珊 杨春薇
建立起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机制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推动流域生态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流域水资源商品的准市场化交易模式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为此,本文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的内涵和机制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政府规制为手段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体系,并利用Holmstrom-Milgrom"委托——代理"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进行了建模研究,为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光辉 王洪波 王亚男
北京坐落在西山山麓潜水溢出带前沿,历史上地下水水源丰沛。金元建都以来上游大量砍伐森林、过牧草场、植被退化,下游为满足漕运、园林的需要,人工修筑了渠堰、湖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用水的日益增加,地下漏斗区日渐扩大,地下水埋深不断加深,上游水源涵养区湿地萎缩、井泉干涸,严重缺水一直困扰着北京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已引起广泛关注。为进一步缓解并良好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除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和开采深层地下水外,长远看,应从全局出发建设并扩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改善并修复流域水源补给区森林、草地生态环境,涵养流域水源,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打破行政区划人为分割完整流域的现实,实现上游水资源...
[期刊] 征信
[作者]
邵道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本着环境公平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受益者负担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从立法和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及时做出调整,以更有效地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实现流域整体利益的可持续性最大化。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环境保护新常态 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力
中国迅速成为海外投资大国给国际投资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资源投资在中国海外投资中占一半以上,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海外资源投资所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第一,指出中国的资源特需改变了世界资源供求格局;第二,阐述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进展;第三,分析了经济主权和资源主权成为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障碍;第四,分析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环境法和政治动乱问题;最后就中国海外资源投资保护的法律对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投资法 投资保护 资源投资 法律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韬
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跨区域河流污染造成损失的补偿办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补偿亦无明确规定。根据流域人均用水量指标和实际用水量指标差距,计算珠江流域下游地区超平均值用水应给予上游地区未达到平均值用水的生态补偿,在思路上符合"公正、公平"原则。并且,由于按照平均用水量指标测算,上下游之间的用水效率也考虑在内,因此测算也满足效率原则。下一步,应当通过加强流域生态保护立法,建立新型行政考核标准和流域协商仲裁制度,完善流域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举措,推进珠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的建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我国流域上游地区为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源头控制,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因素和补偿载体,通过水资源能有效转移上下游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以湘江流域为例,从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本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两种方法出发,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得出制定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应凸显水资源价值,依据地区差异实行差异性补偿的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杨晓萌
在我国众多的水系流域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水质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流域水环境的生态补偿问题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新海 柯善淦
通过计算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之间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差异,建立各省间水资源利用和经济补偿的联动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长江流域各省份水资源超载指数,结合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考虑地区补偿能力,构建水资源生态补偿的量化模型,计算各省份应当支付的生态补偿量。长江流域各省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高达9.37×1012元,各省生态服务价值也都在3.1×108元以上。整体上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趋势,上中下游生态服务价值比例分比为44%,49%和7%。因此,处于长江流域下游以及中游的地区理论上应当对上中游地区水资源保护以及"生态服务价值外溢...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足迹 长江流域 补偿系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国庆
用人单位经济补偿金支付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体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本文认为,合法性应当优先考虑,这是由其支付的法定性和标准性决定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设定来实现经济补偿金支付管理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