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4)
- 2023(11569)
- 2022(9855)
- 2021(9442)
- 2020(7998)
- 2019(18619)
- 2018(18237)
- 2017(35446)
- 2016(19397)
- 2015(21874)
- 2014(21834)
- 2013(21907)
- 2012(20880)
- 2011(18990)
- 2010(19088)
- 2009(17841)
- 2008(18045)
- 2007(16196)
- 2006(14071)
- 2005(12872)
- 学科
- 济(82287)
- 经济(82207)
- 管理(52812)
- 业(52032)
- 企(40231)
- 企业(40231)
- 方法(37993)
- 数学(34294)
- 数学方法(33945)
- 中国(25158)
- 农(23703)
- 财(22273)
- 贸(19023)
- 贸易(19017)
- 易(18613)
- 制(17004)
- 学(16748)
- 业经(15556)
- 农业(15303)
- 银(14616)
- 地方(14608)
- 银行(14593)
- 行(14029)
- 融(13523)
- 金融(13521)
- 策(13067)
- 务(12970)
- 财务(12940)
- 财务管理(12909)
- 企业财务(12267)
- 机构
- 大学(282288)
- 学院(280280)
- 济(126408)
- 经济(123999)
- 管理(105326)
- 研究(103083)
- 理学(90117)
- 理学院(89057)
- 管理学(87660)
- 管理学院(87108)
- 中国(79859)
- 科学(60515)
- 京(60033)
- 财(58311)
- 所(53075)
- 农(48937)
- 研究所(48100)
- 中心(46872)
- 财经(45902)
- 经(41883)
- 江(41605)
- 经济学(40403)
- 业大(40055)
- 农业(38638)
- 北京(38532)
- 院(36652)
- 范(36537)
- 经济学院(36513)
- 师范(36214)
- 财经大学(34040)
- 基金
- 项目(181721)
- 科学(143627)
- 基金(134406)
- 研究(132717)
- 家(117700)
- 国家(116771)
- 科学基金(98782)
- 社会(85744)
- 社会科(81418)
- 社会科学(81397)
- 基金项目(69552)
- 省(67474)
- 自然(62755)
- 自然科(61319)
- 自然科学(61298)
- 教育(60897)
- 自然科学基金(60282)
- 划(58539)
- 资助(56708)
- 编号(52427)
- 成果(44187)
- 部(42506)
- 重点(41385)
- 发(39682)
- 创(37158)
- 课题(36712)
- 国家社会(36449)
- 教育部(36378)
- 性(35631)
- 科研(35155)
共检索到424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庆仁
本文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剖析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和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对付流动性过剩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综合性措施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贸易顺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本文在以往关于流动性过剩成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了相关变量从实证角度进一步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在检验了各相关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建立了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并作了量化分析。通过模型检验,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是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和商业银行放贷能力增强;相应地,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晋生
流动性过剩给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负面影响。流动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储蓄、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基本成因是我国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分配结构的长期失衡,深层原因是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流动性过剩不是一个在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继续实施紧缩政策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分流储蓄与外汇储备,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途径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流动性过剩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流动性存在相对过剩特征的背景下,提出了有效破解流动性过剩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相对过剩 外汇占款 储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现有的对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复杂,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加以实证分析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宏观上的外汇占款过大、居民储蓄率过高等,也包括微观上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相对份额不高、商业银行在经营上过于依赖存贷业务等。因此,既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抑制出口,同时也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消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萍
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重现生机,空前繁荣,而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堆积的牛市,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不少人士在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所谓治理资本市场泡沫这个表面现象上。本文认为,应带着全局观去客观认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追本溯源,直面进行疏导,否则,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反而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市场 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朝华 唐海风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素琴
我国这次通货膨胀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下内外通胀因素不断叠加,从而激活了国内潜在的物价上涨压力,并在偶发现象的诱导下迅速形成。它是通过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和虚拟经济转换等介质传递到中国,再加上我国内部存在过度投资、过多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以及全民炒股形成的虚拟财富效应等原因,促进了物价连续上涨。解决我国通胀的具体措施是:完善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稳定利率阻止热钱流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协调货币的发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内外经济平衡。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中国通胀 传递介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应兆祥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描述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一方面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体系内庞大的资金得不到有效释放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面临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康以同
国内对流动性过剩含义的认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流动性过剩指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2)流动性过剩指货币供给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3)流动性过剩指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4)流动性过剩指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和存贷比持续走低;(5)流动性过剩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松,利率保持低水平;(6)流动性过剩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持续处于高位;(7)流动性过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银行系统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常态。近期,我国仍需要继续央行的对冲操作,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现阶段应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降低外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此,可以考虑财政隐性赤字历史欠账的显性化问题,辅之以贸易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使产品价格反映生产要素和环境的成本。当前,一个较可行的有效政策措施是,适量增发国债,置换央行再贷款中的政策性贷款。中长期对策应着眼于制度创新。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对冲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林
我国已经存在比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性贷款冲动,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我国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之间的严重失衡。本文预测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信贷 经济结构失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荣华
流动性过剩是指经济主体留于应急的产品数量超过了风险程度和风险偏好所应当持有的数量。一国微观上和宏观上都有可能出现流动性过剩,一旦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过多,该国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在封闭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下降。在开放经济中,如果该国的出口状况良好,则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往往就是国内消费下降。流动性过剩会带来消费和投资需求下降等诸多负面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措施应对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根源 经济影响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资金过剩对中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减少外贸顺差不论选择何种路径,都是作茧自缚,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通过扩大居民"吃、穿、用"等方面的消费来拉动内需,不仅难度很大,而且潜力相当有限。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必须分离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通过加快非生产性投资的发展,提高与居民"住、行、学"消费相关的供给能力,为缓解资金过剩创造实体经济面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对策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来用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必然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解决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已经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