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4)
- 2023(11569)
- 2022(9855)
- 2021(9442)
- 2020(7998)
- 2019(18619)
- 2018(18237)
- 2017(35445)
- 2016(19396)
- 2015(21872)
- 2014(21832)
- 2013(21906)
- 2012(20880)
- 2011(18988)
- 2010(19088)
- 2009(17841)
- 2008(18045)
- 2007(16195)
- 2006(14071)
- 2005(12872)
- 学科
- 济(82282)
- 经济(82202)
- 管理(52811)
- 业(52032)
- 企(40231)
- 企业(40231)
- 方法(37988)
- 数学(34289)
- 数学方法(33940)
- 中国(25157)
- 农(23703)
- 财(22273)
- 贸(19023)
- 贸易(19017)
- 易(18613)
- 制(17003)
- 学(16748)
- 业经(15556)
- 农业(15303)
- 银(14614)
- 地方(14608)
- 银行(14591)
- 行(14027)
- 融(13522)
- 金融(13520)
- 策(13067)
- 务(12970)
- 财务(12940)
- 财务管理(12909)
- 企业财务(12267)
- 机构
- 大学(282280)
- 学院(280273)
- 济(126401)
- 经济(123992)
- 管理(105324)
- 研究(103079)
- 理学(90116)
- 理学院(89056)
- 管理学(87659)
- 管理学院(87107)
- 中国(79856)
- 科学(60515)
- 京(60032)
- 财(58310)
- 所(53073)
- 农(48937)
- 研究所(48099)
- 中心(46869)
- 财经(45902)
- 经(41883)
- 江(41605)
- 经济学(40401)
- 业大(40055)
- 农业(38638)
- 北京(38531)
- 院(36652)
- 范(36537)
- 经济学院(36511)
- 师范(36214)
- 财经大学(34040)
- 基金
- 项目(181713)
- 科学(143620)
- 基金(134399)
- 研究(132709)
- 家(117693)
- 国家(116764)
- 科学基金(98775)
- 社会(85739)
- 社会科(81413)
- 社会科学(81392)
- 基金项目(69551)
- 省(67474)
- 自然(62748)
- 自然科(61312)
- 自然科学(61291)
- 教育(60896)
- 自然科学基金(60275)
- 划(58535)
- 资助(56702)
- 编号(52426)
- 成果(44182)
- 部(42505)
- 重点(41385)
- 发(39682)
- 创(37158)
- 课题(36710)
- 国家社会(36444)
- 教育部(36377)
- 性(35628)
- 科研(35154)
共检索到424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本文在以往关于流动性过剩成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了相关变量从实证角度进一步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在检验了各相关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建立了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并作了量化分析。通过模型检验,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是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和商业银行放贷能力增强;相应地,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庆仁
本文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剖析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和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对付流动性过剩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综合性措施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贸易顺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现有的对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复杂,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加以实证分析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宏观上的外汇占款过大、居民储蓄率过高等,也包括微观上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相对份额不高、商业银行在经营上过于依赖存贷业务等。因此,既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抑制出口,同时也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消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常态。近期,我国仍需要继续央行的对冲操作,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现阶段应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降低外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此,可以考虑财政隐性赤字历史欠账的显性化问题,辅之以贸易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使产品价格反映生产要素和环境的成本。当前,一个较可行的有效政策措施是,适量增发国债,置换央行再贷款中的政策性贷款。中长期对策应着眼于制度创新。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对冲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红芳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就已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存贷差比例加大及贷款增长过快等流动性过剩现象。近5年来,尽管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但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幅比上年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素琴
我国这次通货膨胀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下内外通胀因素不断叠加,从而激活了国内潜在的物价上涨压力,并在偶发现象的诱导下迅速形成。它是通过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和虚拟经济转换等介质传递到中国,再加上我国内部存在过度投资、过多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以及全民炒股形成的虚拟财富效应等原因,促进了物价连续上涨。解决我国通胀的具体措施是:完善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稳定利率阻止热钱流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协调货币的发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内外经济平衡。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中国通胀 传递介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20世纪80年代,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一系列以提升经济效率为目标的改革,不仅没有形成类似日本的"泡沫经济",相反大大地提升了英国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业的竞争力,成功地复兴了石油危机以来日益下滑的英国经济,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伦敦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地位,为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经济超越西欧各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也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萍
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重现生机,空前繁荣,而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堆积的牛市,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不少人士在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所谓治理资本市场泡沫这个表面现象上。本文认为,应带着全局观去客观认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追本溯源,直面进行疏导,否则,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反而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市场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治国 徐寒飞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货币流通速度最低的主要经济国家,中国货币之谜更存在特殊性。货币政策的多任务性影响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基础货币调整与货币乘数变动同时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和公众的资产偏好分别影响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形成中国货币之谜的根源,而消除流动性过剩也须借助转变货币当局资产结构和公众资产偏好来实现。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之谜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素华
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过于依赖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发缓慢或者受到限制,是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缺乏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不能充分行使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外资银行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流入及骨干企业产能资金双重过剩等因素,是引起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存款相对过剩会降低银行经营利润,恶化其资产风险构成。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在强化市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以及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改善外资经济结构等,有助于缓解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压力。
关键词:
存款过剩 产能过剩 非利差收入 股票市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晋生
流动性过剩给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负面影响。流动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储蓄、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基本成因是我国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分配结构的长期失衡,深层原因是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流动性过剩不是一个在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继续实施紧缩政策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分流储蓄与外汇储备,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途径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流动性过剩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流动性存在相对过剩特征的背景下,提出了有效破解流动性过剩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相对过剩 外汇占款 储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文魁 李学彦
流动性过剩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但流动性是什么,流动性过剩指的又是什么,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见解。既然流动性过剩一词是作为对世界经济运行状态的表述,则其合理的内核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弄清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过剩,我们才能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凯恩斯对流动性的理解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流动性过剩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以此为流动性过剩的深入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机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流动性过剩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资金相对过剩。把握资金过剩的直接指标应是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过剩不是由全球流动性过刺引致的,也不是由外贸顺差快速增长引致的,它源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储蓄>资本形成+外贸顺差"格局,因此,这种资金过剩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与此对应,缓解这一现象的对策,应从中国经济内部去寻求。
关键词:
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成因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如海 沈伟基
流动性过剩应区分为银行体系和市场两个层面,而这两个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具有完全不同的判定指标。尽管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并相互影响,但它们同时并存并不是一种必然。在分析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时,人们可能忽视了以下三个重要因素: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方式的转变,以土地为载体的财政收入信贷化,各类新支付工具的发展等。而实行"藏汇于民"政策,增加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优化信贷结构等,将有助于缓解我国的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分层 作用机制 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