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2)
- 2023(16210)
- 2022(14120)
- 2021(13379)
- 2020(11212)
- 2019(26039)
- 2018(25508)
- 2017(49053)
- 2016(26341)
- 2015(29940)
- 2014(29618)
- 2013(29097)
- 2012(26845)
- 2011(24243)
- 2010(23763)
- 2009(21461)
- 2008(20826)
- 2007(17633)
- 2006(15054)
- 2005(12986)
- 学科
- 济(105710)
- 经济(105575)
- 管理(74032)
- 业(70432)
- 企(57011)
- 企业(57011)
- 方法(51564)
- 数学(45443)
- 数学方法(44829)
- 中国(29856)
- 农(29029)
- 财(25895)
- 学(23886)
- 业经(22455)
- 贸(20790)
- 贸易(20781)
- 易(20266)
- 农业(19711)
- 地方(18769)
- 制(18010)
- 环境(17436)
- 和(17179)
- 理论(16855)
- 务(16383)
- 财务(16312)
- 财务管理(16277)
- 技术(15916)
- 银(15517)
- 银行(15463)
- 企业财务(15450)
- 机构
- 大学(378059)
- 学院(372999)
- 济(152961)
- 经济(150061)
- 管理(148793)
- 理学(130455)
- 理学院(128984)
- 研究(128677)
- 管理学(126608)
- 管理学院(125952)
- 中国(95246)
- 京(80532)
- 科学(80190)
- 财(66432)
- 所(64306)
- 农(61376)
- 研究所(59493)
- 中心(57411)
- 业大(57214)
- 财经(55118)
- 北京(50736)
- 江(50633)
- 经(50573)
- 范(49728)
- 师范(49233)
- 农业(48326)
- 经济学(46899)
- 院(46834)
- 经济学院(42446)
- 财经大学(41495)
- 基金
- 项目(266201)
- 科学(210509)
- 基金(196485)
- 研究(191862)
- 家(172829)
- 国家(171491)
- 科学基金(147153)
- 社会(122065)
- 社会科(115633)
- 社会科学(115605)
- 基金项目(104162)
- 省(100112)
- 自然(97072)
- 自然科(94869)
- 自然科学(94843)
- 自然科学基金(93140)
- 教育(87955)
- 划(86426)
- 资助(81241)
- 编号(76711)
- 成果(61191)
- 部(59926)
- 重点(59802)
- 发(56047)
- 创(54926)
- 课题(51992)
- 科研(51486)
- 创新(51394)
- 教育部(51346)
- 国家社会(51151)
- 期刊
- 济(155082)
- 经济(155082)
- 研究(107192)
- 中国(64257)
- 学报(61570)
- 科学(57683)
- 农(54366)
- 管理(51901)
- 财(48594)
- 大学(46912)
- 学学(44218)
- 教育(38426)
- 农业(38294)
- 技术(31648)
- 融(28275)
- 金融(28275)
- 财经(26180)
- 经济研究(25728)
- 业经(24128)
- 经(22410)
- 问题(20502)
- 业(20260)
- 图书(18856)
- 资源(17970)
- 版(17891)
- 科技(17624)
- 技术经济(17452)
- 理论(17089)
- 贸(16826)
- 世界(16397)
共检索到525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坤 林李月 朱宇 柯文前
利用2012年和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低技能流动人口和高技能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在2012—2016年呈下降趋势,低技能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低技能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高值分布越发集中于东部沿海主要城市群内,而高技能流动人口的高值集聚区则依然分布在东部沿海主要城市群和中西部省会城市。(2)回归结果表明,个人月收入、职业、住房、流入本地时间、本地家庭规模、区位类型、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及城市规模一直是决定高、低技能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主要因素,但低技能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受流动特征、家庭特征和城市规模的影响更大,而高技能流动人口受经济、住房和区位因素的影响更大;随着时间推移,影响低技能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因素变得多而杂,影响高技能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因素则趋于单一。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落户意愿 影响因素 变动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涛 陈思创 曹广忠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居留落户意愿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远低于居留意愿,二者影响因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体生命历程、流出地资产和流入地社会融合等方面。40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对城市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导致其落户意愿强烈,落户无望将导致其快速返乡;承包地的收入保障功能使流动人口能够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城市购房的困难则迫使其为保留农村宅基地而不愿落户城镇;社会融合特征对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层面的融合显著提升居留意愿,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合则对落户意愿的提升作用更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济芳 聂伟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方言技能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越熟悉当地方言的进城农民,越倾向于落户城镇;方言技能通过收入、社会交往以及社会认同机制实现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正向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每增加一个对数单位,落户意愿提升28.3%;进城农民交往意愿因子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单位,落户意愿提升16.4%,与本地人实际交往融洽每提升一个等级,落户意愿提升22%;进城农民城市认同因子得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单位,落户意愿提升20.4%。另外,方言技能的城镇落户效应在跨省流动中以及在城乡结合部与县镇正向影响显著,但在市内跨县和市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方言技能 进城农民 落户意愿 影响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陈坤秋 王奔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冶州)的6053个流动人口样本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较强,湖南省对流动人口吸引力较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现居住地、参保类型、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周工作时间、家庭月净收入、亲生子女数对湖南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样本点类型具有反向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党云晓 戚伟 刘倩倩
流动人口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其定居意愿特征分析对制定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中国40个主要城市的宜居城市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宜居性感知特征及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宜居性感知评价分异明显,呈现出"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自然环境舒适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城市安全性"的递减特征;(2)中国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等4个维度城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造玉 徐晓新 李升
准确理解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制定我国人口和城镇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随机森林模型和平均不纯净度降低方法系统评估了影响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对落户意愿影响最大的是流动人口想融入流入地的希望和可以在流入地生活下去的能力。具体而言,按重要性排序,第一梯队是社会心理融合因素;第二梯队是经济、住房和户籍因素;第三梯队则是流动特征、个体、地区、工作、制度融合和社会关系融合因素。总体而言,所有单一变量的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这表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高度多元的。因此,推动流动人口落户和市民化需要系统综合的政策设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肖凡 沈体雁 刘子亮
居留意愿是近年来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空间格局以及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较少。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地区差异进行描述,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空间格局在南北向呈北高南低态势、东西向则呈现出"U"型的分布特征,且表征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流动人口内部因素(家庭因素、流动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城市外部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内部因素中家庭因素通过社会网络、资源激励机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影响,而表征社会融入的流动特征变量,对居留意愿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外部特征中社会经济水平高、包容性强的流入地更具吸引力。(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中存在空间依赖效应,其宏观影响载体是城市特征空间溢出,微观影响载体是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变化带来的社会、文化空间溢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利用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CMDS),研究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增加个体稳定就业概率和同乡集聚效应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人口中存在差异,相比于中等技能流动人口,低技能和高技能流动人口受到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锟澎 刘雪晴
利用2017—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和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数字经济是否提升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能力是数字经济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在城市层面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提高了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并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流动时间更久、流动范围更大、高学历、从事技术型岗位以及从事高技术行业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长帅 卓建伟
通过评估5种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选出评估效果最好的算法模型,对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定居意愿更多的受到工作收入与生活成本的约束。低学历者在流入地定居为工作机会导向,高学历者定居为收入导向。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数据挖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文章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流入地流动人口与同时期流出地留守人口两个人群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的职业呈现出鲜明的"非农化"和地缘性特征,单位依附性增强,但职业地位并未提高。除了地域和个人特征变量之外,就业时间与就业渠道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超过半数的留守人口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但控制其他变量之后,外出经历对于留守人口的职业选择并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文章对这些结论的社会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王宇 石琦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1978年间,虽然有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乡城和城乡迁移流动,如"大跃进"时期、三线建设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但目前概念上的流动人口的出现和大规模扩张,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流动人口规模从最初的几百万迅速持续增加到2. 4个亿,经历了剧烈的规模与结构的历
关键词:
城镇化率 农村贫困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福利获取成本对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视角下市民化成本分析框架
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
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理性”与“感性”之间:上海流动人口迁居意愿研究
农业流动人口社区就业意愿研究
流动人口流入地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多维邻近性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
新生代农民工户口迁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及其决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