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8)
- 2023(14442)
- 2022(12457)
- 2021(11762)
- 2020(9724)
- 2019(22496)
- 2018(22282)
- 2017(43296)
- 2016(23025)
- 2015(25971)
- 2014(25816)
- 2013(25908)
- 2012(24077)
- 2011(21945)
- 2010(21857)
- 2009(20220)
- 2008(19597)
- 2007(17202)
- 2006(15376)
- 2005(13643)
- 学科
- 济(114793)
- 经济(114607)
- 管理(64347)
- 业(59430)
- 企(49265)
- 企业(49265)
- 方法(47346)
- 数学(40447)
- 数学方法(40095)
- 中国(30209)
- 农(26207)
- 地方(24200)
- 业经(23337)
- 学(23148)
- 财(23120)
- 贸(18863)
- 制(18851)
- 贸易(18849)
- 易(18282)
- 和(17370)
- 农业(17247)
- 理论(16308)
- 环境(15888)
- 地方经济(15042)
- 银(15030)
- 银行(14992)
- 融(14934)
- 金融(14932)
- 行(14412)
- 体(13834)
- 机构
- 大学(341248)
- 学院(335665)
- 济(149566)
- 经济(146747)
- 管理(132680)
- 研究(120777)
- 理学(115016)
- 理学院(113696)
- 管理学(111960)
- 管理学院(111343)
- 中国(90038)
- 京(73141)
- 科学(71177)
- 财(64742)
- 所(60481)
- 研究所(55171)
- 中心(52752)
- 财经(52650)
- 农(49515)
- 经(48037)
- 北京(47098)
- 经济学(46993)
- 江(46647)
- 业大(46514)
- 范(44392)
- 师范(44042)
- 院(43258)
- 经济学院(42110)
- 财经大学(39257)
- 农业(38401)
- 基金
- 项目(227641)
- 科学(180408)
- 基金(168253)
- 研究(167662)
- 家(146105)
- 国家(144930)
- 科学基金(124510)
- 社会(110138)
- 社会科(103806)
- 社会科学(103773)
- 基金项目(88906)
- 省(84618)
- 自然(78691)
- 自然科(76884)
- 自然科学(76867)
- 教育(75613)
- 自然科学基金(75535)
- 划(72039)
- 资助(69669)
- 编号(66209)
- 成果(54401)
- 部(51839)
- 重点(50758)
- 发(48941)
- 创(46296)
- 国家社会(46108)
- 课题(45482)
- 教育部(45026)
- 人文(43551)
- 创新(43319)
- 期刊
- 济(166285)
- 经济(166285)
- 研究(106877)
- 中国(61415)
- 学报(50929)
- 管理(49375)
- 科学(49326)
- 财(46896)
- 农(45253)
- 大学(39227)
- 学学(36911)
- 教育(33155)
- 农业(31668)
- 融(28753)
- 金融(28753)
- 经济研究(27941)
- 技术(27771)
- 财经(27013)
- 业经(23637)
- 经(23275)
- 问题(21709)
- 技术经济(17877)
- 贸(17281)
- 世界(17132)
- 图书(16455)
- 业(16188)
- 理论(16007)
- 现代(15146)
- 国际(15092)
- 科技(15025)
共检索到498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明珠 王亚
文章利用2015和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流动人口内部结构性分化特征,从公共服务获得度、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3个维度构建社会经济分层框架,并结合2019年北京市调研数据,分析中国流动人口分层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及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国流动人口社会经济分层体系中,公共服务获得度的影响最大,而以往研究中常用的职业声望差异较小。(2)中国流动人口按资本、专业、蓝领、弱势四组分层,呈现两端收缩、重心偏下的结构,中层及以上发育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演进提升。(3)流动人口分层结构处于上移的趋势中。(4)城—城流动人口的分层结构更优,但未形成"橄榄"形,在"本地化"工作中需要"分层推进,分类指导"。(5)教育是造成分层差异的根本原因,提升教育水平是未来形成健康稳定分层结构的基础。文章提出完善社会培训体系、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等促进流动人口人力资本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朝尊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形态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经济基础,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海兵 鞠正山 张凤荣
研究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二元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2001年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正比,与人均粮食和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成反比;耕地比重与人均粮食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正比;牧草地比重与经济密度和人均粮食成反比,上述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研究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助于加强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丰雷 蒋妍 黄晓宇
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选取1999—2007年中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互影响关系显著,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相互作用,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贡献;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于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分析有助于二者量化关系规律的进一步显化;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应与产业政策相协调,并兼具宏观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双重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玲,C.Cindy Fan
通过我国城镇就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分析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劳动市场的变化,以在广州所作的1516份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户口迁移、非户口迁移、常住人口等不同居住身份、业主与非业主的不同就业身份、不同业主类型和非业主的就业单位类型、不同文化程度就业者转换工作的频率,选择和转换工作时的影响因素,收入的变化、目前的收入差异等,初步揭示了不同类型就业者的行为特征和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昆
在对当前农村居民生活支出中占主导地位的食品消费水平和结构变动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需求函数的经济计量模型对现阶段农村居民需求行为做出实证性研究、研究发现粮食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显著地影响着主食消费数量及支出并与其成负相关,但它对食品总支出水平影响不大,说明它是解释食品内部消费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和家庭规模的变动不但影响着主食消费数量和支出,而且也影响着食品总支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磊
本文以 1 92 8— 1 930年西北大旱灾前后的陕西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由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变迁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近现代以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而非其它原因 ,才造就了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 ,即频繁的灾荒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 ,使关中地区的人地关系出现了恶性宽松的局面 ,直接导致了关中地区的自耕农社会。这也是作者所理解的所谓“关中模式”理论的真正本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关中地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红蕾 彭开丽 黄珂
研究目的: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进行先总后分的相关性分析,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差别化管理制度提供有益借鉴。研究方法: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结果: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各指标相关性显著;按土地利用结构不同划分为三个区域后,区域间二者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武汉城市圈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但由于内部区域之间资源禀赋不同,相关性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正确把握各区域二者相关性的差异,有助于区域的特色发展以及城市圈的综合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学文
自从秦立郡县制以降,县是封建机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又是政权的基层组织,它是实施管理户赋、治安、水利等方面职能的一级行政建制。因此研究封建晚期的社会与经济,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县份进行个案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深入剖析封建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结构或现象所必须进行的工作。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长江下游城市化和市场的发展》中指出:湖州是整个长江下游的缩影”,意义是很显然。乌程县经济繁荣,蚕桑、丝绸、渔业均很发达,有“紫金城”、“极乐国城”、“水晶宫”之称。①是“山泽所通,舟车所会”的名郡。②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称:“山泽逶迤,川陆交会,自三国置郡以来恒为江表之望。建国东南,尤称腹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展新 郭菲
卷入高速城市化进程的村委会型社区正在从农村社区开始转变成为与居委会型社区并列的城市社区。村委会型社区同时保留了一些农村社区的体制遗产,主要是排他性的农村集体经济、福利制度和个人住房制度。这样,在流动人口聚集的村委会型社区中,形成了不同于居委会型社区的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分割与分层。这意味着,由于村委会型社区的出现,中国城市社会正在从单一的城乡分割式“本地-外来”二元结构向“双二元”结构转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雨亮 刘颜 刘辉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流动人口技能供给结构迅速变化,数字经济还必然会诱致技能收入差距扩大吗?立足中国劳动力技能供需结构与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征,对Acemoglu和Restrepo提出的基于任务的内生技术进步框架进行延伸性探讨,以分析数字经济对流动人口技能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的高—低技能和中—低技能收入差距具有扩大作用;当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变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力供给下降时,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缩小高技能与中、低技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在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数字经济对低技能流动人口的包容性更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永丽 张晶
本文首先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以及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为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化扶贫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平
计划经济时代人与人、人群之间是以社会政治分层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手段贫乏且机械同一。以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现阶段,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生机,也带来巨大的考验,主要是思想意识多元化,主流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却呈滑坡趋势。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现实,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要不断创新,以形成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评价(估)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为先的素质养成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填补思想政治教育之空白。
关键词:
社会经济分层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旋 阳玉香 唐成千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决定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动人口收入具有明显的分层聚类性,流动人口收入不仅与个体层次因素有关,而且还受社区层次因素的影响,但前者的作用更大;流动人口收入社区层次变异的1/3,可由社区特征变量来解释,而个体特征变量能解释个体层次变异的比例不足10%;个体特征变量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部分是通过社区层次因素来体现,不同层次因素之间存在互动。研究结论对于调查问卷设计的完善和流动人口收入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分层异质 流动人口 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