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1)
2023(13286)
2022(11508)
2021(11068)
2020(9328)
2019(21704)
2018(21506)
2017(41218)
2016(22304)
2015(25326)
2014(25072)
2013(25072)
2012(23344)
2011(21037)
2010(20772)
2009(19146)
2008(18553)
2007(15893)
2006(13834)
2005(12325)
作者
(64309)
(53508)
(53215)
(50827)
(34322)
(25631)
(24221)
(21204)
(20517)
(19038)
(18493)
(18229)
(16989)
(16947)
(16634)
(16578)
(15885)
(15659)
(15329)
(15296)
(13248)
(13116)
(12952)
(12145)
(11984)
(11960)
(11839)
(11544)
(10640)
(10556)
学科
(90355)
经济(90262)
管理(59087)
(58157)
(45399)
企业(45399)
方法(42473)
数学(37349)
数学方法(36975)
中国(28056)
(24085)
(21375)
(20315)
地方(18705)
业经(18492)
(18170)
贸易(18160)
(17695)
(17299)
农业(15954)
(15740)
银行(15703)
(14996)
(14434)
金融(14432)
(14041)
环境(13785)
理论(13347)
(12980)
财务(12920)
机构
大学(316153)
学院(310991)
(128156)
经济(125548)
管理(124531)
研究(109894)
理学(107419)
理学院(106168)
管理学(104302)
管理学院(103743)
中国(87306)
(69257)
科学(68431)
(58352)
(55114)
研究所(50697)
中心(50151)
(50067)
财经(47143)
业大(46207)
北京(44786)
(44010)
(43164)
(41060)
师范(40719)
(40282)
农业(39106)
经济学(39038)
(35694)
财经大学(35411)
基金
项目(217631)
科学(171492)
基金(160622)
研究(157128)
(140825)
国家(139741)
科学基金(119604)
社会(99589)
社会科(94300)
社会科学(94278)
基金项目(85460)
(80583)
自然(78858)
自然科(77003)
自然科学(76986)
自然科学基金(75600)
教育(70547)
(70021)
资助(66984)
编号(62560)
成果(50514)
(48917)
重点(48681)
(45796)
(44214)
课题(42753)
科研(42067)
教育部(41714)
创新(41414)
国家社会(41383)
期刊
(135593)
经济(135593)
研究(97331)
中国(58954)
学报(49648)
科学(47484)
(44636)
管理(43453)
(41106)
大学(37408)
学学(35253)
农业(31243)
(31141)
金融(31141)
教育(30153)
技术(24508)
财经(22157)
经济研究(21910)
业经(19973)
(18774)
问题(17853)
(16862)
图书(15931)
理论(15905)
统计(15832)
资源(15697)
(14791)
科技(14782)
技术经济(14654)
实践(14445)
共检索到461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莉英  倪晋仁  蔡强国  毛小苓  
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考虑洪水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短期影响及对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以"基于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FIRFR)"和"洪灾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PFIOS)"两种概念指数为基础,对全国范围及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的县(市)统计分布特征及相对等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RFR和PFIOS县(市)频数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前者基本呈"尖峰"、"右尾"状分布,而后者基本呈对称分布,洪灾短期影响与洪灾潜在影响的重点区域不同。根据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统计特征和相对等级差异,提出不同分区综合防洪减灾对策与建议,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建  汤大清  
通过对高县危害严重的暴雨性洪水灾害及其危害的调查统计,结合该县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探讨灾害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有鹏  于瑞宏  马宗伟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条件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域水系构造和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洪水多发性,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导致该地区水循环过程发生较大改变,而大量水库、堤防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洪水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综述了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水系特征与洪水灾害的关系,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变化条件下的暴雨洪水模拟研究,以长江下游太湖东苕溪流域的南苕溪为研究区,进行了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模拟验证和特征分析,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苑达  
本文认为,由于导致洪水灾害损失增加的因素的无法控制或难以改变,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继续保持逐步扩大的趋势;传统的财政补偿方式已经不适应这种趋势,商业性保险补偿方式也因标的损失的高度相关而有其严重的局限性;克服商业性保险补偿方式局限性的途径,是建立有政府作为承保主体参与其中的国家洪水保险制度。本着既参考国外已有的经验,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尤其是注重相关的保险理论和知识的应用的原则,本文也对我国国家洪水保险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佳毅  史培军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以及高潮位和风暴潮引起的极值水位导致的海岸洪水对沿海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已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论文梳理了广义和狭义海岸洪水的定义和要素,重点阐述了狭义海岸洪水的组成部分,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以及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相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透视了未来拟加强的研究方向。建议加强沿海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研究,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下多致灾因子耦合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研究,沿海关键地区和关键暴露(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评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风险适应与减缓性措施的成本效益评价研究,提高沿海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韧性研究,以及建立多学科间的基础数据共享机制,采用交叉学科手段以便更综合、系统、动态研究海岸带问题,保障沿海地区开展全球气候变化下风险评估的需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弓长  于海纯  
洪灾保险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分担由洪水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在最大程度上补偿受灾人的财产损失。构建洪灾保险的法律路径不仅有助于实现上述目的,且是对当前国家政策呼吁和现实风险社会的回应。其立法形式应当逐步推进,由试点规则到成为《保险法》中巨灾保险篇章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运营路径应当由政府和保险人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联合协作,共同有效的推进洪灾保险制度的落实;在事前构建联合巨灾保险基金制度,保证资金流动性以应对洪灾风险的即时性;在投保时实施强制基础保险加浮动的自愿机制,照顾不同种类风险承担者的现实需要,最后应建立洪灾保险的公估人机制,保障洪灾保险制度的后期实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云健  吴笑涵  
以江苏历史文献记录的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差异性特征,探讨影响洪涝灾害时空差异性的原因。时间尺度上,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明清时期多发,集中于夏秋季节,其影响因素有长时间异常降水、风暴潮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等。空间尺度上,洪涝灾害多发生于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及沿江地区。唐宋时期,太湖平原、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明代以降苏北平原洪涝灾害更为集中,原因应该是宋代太湖平原人口激增,涸湖造田破坏了太湖东泄水道,明清后泄洪能力得到提升,长江口的演变则使得沿江地区潮灾逐渐减少,而里下河平原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导致泥沙沉降,水流不畅,成为洪涝走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石勇  许世远  石纯  孙阿丽  王军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灾经济损失及风险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脆弱性的确定是评估模型的关键。文章在对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方法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对洪水情景模拟中代表脆弱性的灾损率曲线开展探讨,对灾损曲线的起源、建立方法和综合运用的趋势进行研究。国外保险业与政府开展此类工作较早,相比于国外已经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而言,国内灾损率研究远远不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指导,这与我国面临的巨大洪灾风险不相称。政府、保险等部门与科研工作急需结合起来,填补城市洪灾脆弱性研究空白,多参数综合调研、深入各种承灾体内部系统而细致地开展灾损率调查,对于减少未来洪灾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洪文婷  
在经历了几场罕见的大灾大难之后,巨灾风险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许多学者迫切要求国家尽快建立所谓的"完整制度"或"管理体系",实现巨灾风险管理。这种想法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实践的分析,认为巨灾是目前人类难于应对和应对不了,而又不得不应对的一种自然灾害。无奈之下,人类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建立一个又一个的专项巨灾保险制度,实现单个巨灾风险管理的突破;二是通过建立涵盖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管理和风险转移等内容的全面巨灾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巨灾风险的全过程管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宏伟  李少青  陶建军  刘晗  肖志坤  
以湘江湖南段河流沿线地区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洪水灾害综合风险值计算模型,即综合危险度和综合社会经济易损度的叠加。利用研究区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DEM)数据、1971~2007年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和2008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学方法,得到包含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4个风险等级的洪水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洪水灾害危险度最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湘江下游沿岸的湘阴县和长株潭地区;综合社会经济易损度最高的地区为人口密集的市区;湘阴县、长株潭三市和衡阳市市区危险度和易损度均较高,为洪水灾害高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风险管理者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文静  姜会飞  霍治国  姚光林  
[目的]苹果是一种经济林果,其品质和产量对果园效益和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连阴雨灾害是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通过分析1982—2018年苹果生长季连阴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探讨连阴雨灾害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苹果生产布局、产业优化和果园防灾减灾提供指导。[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982—2018年18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苹果发育期数据,选取始花—幼果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三个生育阶段,结合连阴雨灾害指标,分析苹果不同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空间上,苹果各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区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是灾害发生的主要生育阶段,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过程均天数、频率和年均过程次数均呈现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时间上,1982—2018年连阴雨发生总次数、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呈现年际间波动。对比三个生育阶段历年连阴雨灾害统计情况可知,多数年份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发生总次数、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均高于始花-幼果期,且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1982—2018年中国北方苹果连阴雨灾害发生概率极小,且灾害发生区域集中,主要受降水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文静  姜会飞  霍治国  姚光林  
[目的]苹果是一种经济林果,其品质和产量对果园效益和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连阴雨灾害是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通过分析1982—2018年苹果生长季连阴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探讨连阴雨灾害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苹果生产布局、产业优化和果园防灾减灾提供指导。[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982—2018年18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苹果发育期数据,选取始花—幼果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三个生育阶段,结合连阴雨灾害指标,分析苹果不同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空间上,苹果各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区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是灾害发生的主要生育阶段,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过程均天数、频率和年均过程次数均呈现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时间上,1982—2018年连阴雨发生总次数、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呈现年际间波动。对比三个生育阶段历年连阴雨灾害统计情况可知,多数年份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发生总次数、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均高于始花-幼果期,且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1982—2018年中国北方苹果连阴雨灾害发生概率极小,且灾害发生区域集中,主要受降水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兰景涛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科学地对洪水灾害进行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措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对洪水灾害损失评估从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两方面进行了探讨,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原则,采用主客观综合分析法并结合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旨在为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为洪水灾害的具体应对措施和灾害补偿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景宜  
大气降水的不规则运动是引发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小洪水、大灾情"特性显著的渭河下游洪泛区的洪水特性、降水规律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插值计算法进行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空间分析,评估并区划了研究区汛期洪灾风险的降水危险性。主要结论为:①季节性的强降水过程是引发渭河下游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连续暴雨或大范围暴雨往往带来洪水灾害;②汛期降雨量呈现出显著的南多北少特征,且从东南到西北依次递减,咸阳、高陵县、大荔县西北部降水量偏低,而秦岭北麓的华县、华阴及西安市区降水相对丰富;③汛期降水变率虽然呈现出相间分布的特征,但降水量变化较大的区域(西安市区、华县以及潼关县东南部)都集中于南部的秦岭北麓;④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静   刘璐   成丹  
为更好的防御低温连阴雨灾害对湖北烤烟的产量与品质带来的的不利影响,构建了烤烟不同生育期的低温连阴雨判别指标,并利用湖北烤烟种植区3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5—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深入分析湖北烟区低温连阴雨7项灾害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过程平均气温、日平均降水量及平均总降水量等3项指标均为低—高—低演变过程,以成熟前期最高、伸根期最低,过程平均日数均在5 d左右,而年平均过程次数、年平均过程日数、灾害频率均以成熟后期最多、旺长期最少,其中灾害频率在这2个时期分别为每10 a发生6、1次;(2)空间上,气温、降水在不同生育期南北差异一致,北部烟区气温低,南部烟区降水多、强度大,而过程平均日数在伸根期、旺长期南部大于北部,成熟后期则相反;(3)灾害频率空间差异显著,前3个生育期,南部烟区较北部烟区发生频率更高,成熟后期南北相当,灾害频率均高达56%以上,过程平均持续5.7 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