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6)
2023(15420)
2022(13624)
2021(13121)
2020(11066)
2019(26064)
2018(26108)
2017(50044)
2016(27478)
2015(31640)
2014(32108)
2013(31958)
2012(29615)
2011(26899)
2010(26940)
2009(24777)
2008(24664)
2007(21880)
2006(18814)
2005(16820)
作者
(80498)
(66998)
(66704)
(63771)
(42721)
(32197)
(30550)
(26404)
(25332)
(24115)
(22795)
(22653)
(21286)
(21283)
(20730)
(20712)
(20628)
(19849)
(19207)
(19152)
(16669)
(16611)
(16162)
(15170)
(15114)
(15033)
(14958)
(14879)
(13590)
(13358)
学科
(112881)
经济(112764)
管理(76718)
(72219)
(58835)
企业(58835)
方法(53596)
数学(46793)
数学方法(46325)
中国(30787)
(30488)
(28137)
(24779)
业经(23434)
(22874)
贸易(22863)
(22232)
地方(21815)
(20753)
农业(20158)
理论(18609)
(17924)
(17642)
财务(17563)
财务管理(17512)
(17204)
银行(17148)
环境(16881)
企业财务(16449)
(16440)
机构
大学(398303)
学院(396433)
(159816)
经济(156294)
管理(153268)
研究(134240)
理学(132113)
理学院(130601)
管理学(128382)
管理学院(127678)
中国(101292)
(85715)
科学(84129)
(72068)
(69165)
(65663)
研究所(62915)
中心(60774)
业大(59369)
财经(58027)
(57962)
北京(54936)
(52791)
(52617)
师范(52312)
农业(51705)
经济学(48384)
(48225)
(47247)
经济学院(43764)
基金
项目(263533)
科学(204532)
研究(193664)
基金(189004)
(164376)
国家(163004)
科学基金(138177)
社会(119010)
社会科(112589)
社会科学(112557)
(102087)
基金项目(100547)
自然(89714)
教育(89185)
自然科(87518)
自然科学(87492)
(86223)
自然科学基金(85908)
编号(80470)
资助(79124)
成果(66257)
重点(58899)
(58678)
(56152)
课题(55460)
(53847)
科研(50556)
创新(50286)
教育部(49948)
大学(49909)
期刊
(175733)
经济(175733)
研究(117885)
中国(74608)
学报(63740)
(59449)
科学(57599)
(55409)
管理(53698)
大学(47306)
教育(45127)
学学(44128)
农业(41059)
技术(34675)
(32787)
金融(32787)
业经(28438)
经济研究(28345)
财经(28104)
(23978)
问题(23228)
图书(22649)
(21969)
技术经济(19787)
理论(19487)
(19352)
(18598)
科技(18277)
商业(17753)
实践(17714)
共检索到580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萍  
系统地研究中国法律史最早是从清朝末期开始,晚晴时期著名律学家薛允升和法学家沈家本曾先后撰写过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著作。在清末时期,京师大学堂、京师法政学堂等院校先后开设了"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等法律史的课程,供学习者学习。在19世纪20~40年代,中国法律史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宗智  
我今天主要想向大家报告一下我近十年来的研究,包括刚出的这本关于清代法律的书①,和我正在写的第二卷。我使用的史料,除了大家过去用过的资料之外,主要是地方的诉讼档案,包括四川巴县、台湾淡水分府和新竹县,以及顺天府宝坻县。此外,也用了一些民国时期的诉讼档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守鑫  
中国与韩国法律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在华投资的韩商在面对中韩两国冲突的法律文化时,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投资方式、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都深深受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力康  
法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社会运行的重要参照,是公民意识构建的首要指导。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因其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改变过往的社会规范,在传承与运用部分过往法律的基础上设立适合国家发展的规范体系,法律因此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对我国历史上传统法的发展与革新之动因进行深入研究与解析有利于司法领域从业者更进一步了解法社会与法律的内涵,为国家的政策制定、思想引领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龙  
中华民族法律体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它在各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即使在现代的社会中也同样光彩夺目。中国法律历经千年的漫长发展,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近现代社会发展中逐渐完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家远  林晓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永成  吴建华  
介绍中国法律信息库的内容及特点,并对其采用的独特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纳德·库明  王恒福  马明宇  赖金昌  
用作担保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担保的角色在大多数社会,可用来担保的财产市值对有效的担保融资法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历史上,不动产是最有价值的一种财产,其结果是抵押法在许多国家得以首先发展,使得这种形式的财产可被有效地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金燕  
美国的法律资源开放存取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都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政府、民间机构、学术团体、商业机构等均可提供法律资源的开放存取,这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开放存取建设经验:保障信息公开化、众多部门齐参与、丰富法律资源的类型、学界和社会各界力量协同作业及技术的进步不可或缺。图书馆应该将开放存取途径进行搜集、整理、归类、宣传,以解决当前有碍其发展的网络法律资源的权威性问题、版权问题及超级链接缺乏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明  
本文首先定量分析了我国法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到一个市场不断扩张、收入迅猛增长的趋势。由此我们希望研究这样几个问题:在律师业迅速发展的总体情势下,各个地区的律师业发展是否均衡?律师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的状况如何?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结构是怎样的?结论是:虽然目前我国法律服务业的竞争结构是垄断竞争型的,各地的法律资源分布也较为均衡,但市场还远未饱和,竞争也没有理论分析层面上所推导出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利润仍较高,资源有向发达地区倾斜的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鹏  丁睿  
研究目的:确定中国长输油气管道占用土地以及相关限制(禁止)义务的法律权属和性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长输油气管道用地实践中采用"临时用地+无偿权利限制"模式,现实中存在诸多弊端。应当在《民法典》等现有法律范围内,解释运用地役权、相邻关系、公法上限制等制度以构建该领域的土地权属关系。研究结论: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 m内,应当设立"油气管道通过地役权";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 m外,相关限制(禁止)义务既属于行政法上的财产权"公法上限制",也属于民法上相邻关系,管道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从何种角度维护自身权益,还可以根据需要个别设立"油气管道限制开发地役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 颖  
我国加入WTO,我国法律与WTO规则接轨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WTO体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入世后的法律取向进行探讨,以期我国法律与WTO规则的早日接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戴勇敢  
将中国法律书目的发展分为孕育、诞生、前发展时期与后发展时期四个阶段。简要阐述了各个时期中国法律书目的演变过程,并点评了重要的法律书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钢  何欣  万青  
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设法律博士学位条件已经成熟,急需落实法律博士学位设置的具体工作和步骤。培养法律博士生应采用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招收法律实务部门在职人员,以培养法律实践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为目标。根据法律博士学位定位,高校应当选择相应的行业合作机构,联合确定招录对象及资格条件,联合进行招录工作。结合法律博士学位特性,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含双导师制)、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内容的培养方案,以强调实践导向、遴选合格导师、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加强法律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以践行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经超  
设置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本质上来源于法学的实践知识性质,从法学的知识论源流与发展来看,实践性始终构成法学知识的核心意涵。法学知识的理论创新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但更为关键的是将这种实践知识有效运用于现实,这成为法律博士存在的根本意义。面向未来的法律博士生培养将面临法律理论与实践的联结、培养理念与现实的联结这两个棘手挑战,而这需要从创新培养模式与改革双导师制度两个方面尝试寻找解决与探索的方向。法律博士生教育应培养未来的“法律家”而不是“法学家”,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有别于法学博士生教育并具有行业特色的培养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