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9)
- 2023(9568)
- 2022(7577)
- 2021(6990)
- 2020(5601)
- 2019(12860)
- 2018(12661)
- 2017(23578)
- 2016(12770)
- 2015(14753)
- 2014(14573)
- 2013(14371)
- 2012(13284)
- 2011(12204)
- 2010(12136)
- 2009(11229)
- 2008(11227)
- 2007(9729)
- 2006(8897)
- 2005(8186)
- 学科
- 济(63813)
- 经济(63669)
- 管理(31593)
- 业(28770)
- 方法(24269)
- 中国(23098)
- 数学(21846)
- 数学方法(21644)
- 企(20712)
- 企业(20712)
- 农(17089)
- 业经(13026)
- 地方(12869)
- 贸(12117)
- 贸易(12110)
- 学(11984)
- 易(11797)
- 财(11737)
- 制(10881)
- 农业(10820)
- 发(10379)
- 环境(9666)
- 银(9169)
- 银行(9148)
- 融(8883)
- 金融(8881)
- 行(8870)
- 城市(8392)
- 体(7894)
- 发展(7880)
- 机构
- 大学(195610)
- 学院(191133)
- 济(88610)
- 经济(87013)
- 研究(75963)
- 管理(68396)
- 理学(58793)
- 理学院(57974)
- 管理学(56959)
- 管理学院(56619)
- 中国(56517)
- 科学(44595)
- 京(43112)
- 所(38075)
- 财(37915)
- 研究所(34987)
- 中心(32271)
- 农(32193)
- 财经(30850)
- 经济学(30042)
- 经(28448)
- 江(27512)
- 北京(27439)
- 院(27436)
- 范(27188)
- 经济学院(27131)
- 师范(26961)
- 业大(26585)
- 农业(25260)
- 科学院(23212)
- 基金
- 项目(130110)
- 科学(104425)
- 基金(98796)
- 研究(93554)
- 家(87496)
- 国家(86917)
- 科学基金(73739)
- 社会(64279)
- 社会科(61010)
- 社会科学(60991)
- 基金项目(51482)
- 省(46358)
- 自然(45724)
- 自然科(44751)
- 自然科学(44735)
- 自然科学基金(43959)
- 教育(41591)
- 划(41228)
- 资助(39920)
- 编号(34229)
- 部(30344)
- 重点(30187)
- 发(29192)
- 国家社会(28815)
- 成果(28470)
- 中国(27191)
- 创(26023)
- 教育部(25976)
- 课题(24946)
- 创新(24743)
共检索到288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陈才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陈才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前5位障碍因子是城镇化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工业SO2排放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全方位提升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陈才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曙光 尚英仕
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4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城市群及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借助障碍度模型测算了投入产出指标对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障碍度。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综合效率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效率仅有珠三角城市群达到DEA有效,纯技术效率除山东半岛外其他城市群均达到DEA有效,规模效率四大城市群均未达到DEA有效;2011年和2016年绿色发展效率下降趋势明显,其它年份基本保持平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贡献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期望产出指标是制约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大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受投入指标阻碍大,中小型城市受期望产出指标阻碍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韶清 夏安桃
运用综合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揭示近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时空演变格局与阻碍该地区城市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呈现出显著的区域不平衡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环长株潭城市群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武汉城市圈则最低;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总体差异在逐渐扩大,且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各地市的差异;从整体上看,城市群城市韧性各阶段的变化较为显著,经历了"中高水平集聚""中低水平分散",最后演变为"中等水平聚集";阻碍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由经济—基础设施方面逐渐过渡到了基础设施—社会—生态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8—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表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对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共性影响的障碍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忠 张效莉
为准确刻画中国沿海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现状,文章从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沿海省份的陆海优势,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改进的TOPSIS法、障碍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海省份2011—2018年整体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各省份间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一差距正逐渐收敛;空间上,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大致呈现南北低、中间高的“橄榄型”分布格局;时间上,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涨幅不一,增长稳定性各异;从障碍因子诊断结果看,沿海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主要障碍因素差别较大,产生的约束作用也强弱不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汪友结 王向东 罗文斌
从土地代谢理念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和"因子障碍度测算"为模型基础,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研究结果表明:①浙江省11个市的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整体上浙东北部较高,西南部偏低;②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但并不意味经济社会越发达,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就会越高;③土地污染物的高排放是影响浙江省城市土地生态利用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单位面积废水排放影响最大;④对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度根本目的不在于区分排名的先后,而在于找到差距和改善的方向。通过因子障碍度检验,发...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加权积 障碍度 浙江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细归 吴黎 吴清 周勇
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生态安全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究影响旅游生态安全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4—2013年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在空间分布上的"核心—边缘"结构较为明显,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拓展的梯度等级分布规律;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表现出波动减弱、稳步提升的趋势,正处于由低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2)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的空间集聚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程度整体表现出先减缓后增强的趋势;在局部空间集聚格局中,HH集聚类型省份呈现显著的"沿海化"分布特征,LL集聚类型省份表现出明显的"内陆化"分布特征。(3)湿地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旅游外汇收入、园林绿地面积、旅游从业人数、游客接待量与人口数量比、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环保支出占GDP比重是影响2004—2013年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细归 吴黎 吴清 周勇
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生态安全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究影响旅游生态安全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4—2013年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在空间分布上的"核心—边缘"结构较为明显,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拓展的梯度等级分布规律;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表现出波动减弱、稳步提升的趋势,正处于由低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2)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的空间集聚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程度整体表现出先减缓后增强的趋势;在局部空间集聚格局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中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涛 吴清扬
本文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其人口、经济、社会、土地、生态等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并划分其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表明:三大城市群的生态城镇化发展优势领先,经济、社会、土地城镇化次之,人口城镇化最为滞后,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首位、长三角次之、京津冀较低。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的东部城镇化健康度最高,次高值区分布在以南京和杭州为核心的小范围区域;珠三角以深圳、广州为核心的圈层区域是城镇化制高区,粤东高于粤西、粤北高于粤南;京津冀内部城镇化高值区分布在京津双核心区域,整体呈"核心-边缘"格局。三大城市群城镇化均处于轻度失调衰退,仅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为勉强协调发展,中度失调衰退的城市比重最大。长三角协调发展度的高值区仍集中在上海核心圈层地域,珠三角协调发展度呈自粤北、粤东向粤南、粤西逐渐衰减趋势,京津冀协调发展度的高值区分布在京、津、石核心区域范围,廊坊成为京津间断裂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慧 熊学振 王明利
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绿色发展、产业产出、科技进步、物质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五个维度遴选出21个二级指标构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Critic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测度中国31个省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探究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21.92%,年均提高了2.23个百分点,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其中绿色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科技进步水平和物质装备水平整体得分较低。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呈现“两区两带”分布格局。科研投入强度、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劳动生产率、饲料粮保障能力和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匹配度是影响当前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慧 熊学振 王明利
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绿色发展、产业产出、科技进步、物质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五个维度遴选出21个二级指标构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Critic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测度中国31个省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探究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21.92%,年均提高了2.23个百分点,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其中绿色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科技进步水平和物质装备水平整体得分较低。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呈现“两区两带”分布格局。科研投入强度、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劳动生产率、饲料粮保障能力和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匹配度是影响当前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琳琳 郭玲玲 武春友
选取13个沿海开放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其2007—2016年的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耗水平及技术进步对绿色增长效率存在影响。据此提出在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考虑地区差异,调整能源消耗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减少环境污染,以政策辅助提高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秀亭 姜钰
文章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等级动态度模型、Markov链模型、GIS空间分析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5年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先下降后上升,森林生态安全等级由风险级下降到恶劣级,之后上升到比较安全级;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等级存在跳跃式发展,"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显著;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有林地面积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是影响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森林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