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5)
- 2023(11396)
- 2022(9616)
- 2021(8862)
- 2020(7025)
- 2019(16329)
- 2018(15972)
- 2017(30082)
- 2016(15726)
- 2015(17872)
- 2014(17903)
- 2013(17992)
- 2012(17464)
- 2011(16505)
- 2010(16743)
- 2009(15410)
- 2008(15092)
- 2007(13561)
- 2006(12589)
- 2005(11846)
- 学科
- 济(95840)
- 经济(95763)
- 管理(40575)
- 业(39726)
- 企(29452)
- 企业(29452)
- 中国(28771)
- 方法(28407)
- 地方(27163)
- 数学(24924)
- 数学方法(24773)
- 农(22307)
- 业经(18862)
- 贸(17389)
- 贸易(17373)
- 地方经济(16828)
- 易(16761)
- 农业(15440)
- 学(15362)
- 制(15050)
- 融(14400)
- 金融(14399)
- 发(14043)
- 银(13987)
- 银行(13975)
- 行(13764)
- 财(13393)
- 环境(13338)
- 和(11391)
- 体(11369)
- 机构
- 学院(239134)
- 大学(238788)
- 济(118445)
- 经济(116384)
- 研究(96780)
- 管理(85815)
- 中国(74446)
- 理学(71878)
- 理学院(70937)
- 管理学(70117)
- 管理学院(69637)
- 科学(53342)
- 京(52439)
- 财(49642)
- 所(49325)
- 研究所(44361)
- 中心(41189)
- 财经(38910)
- 经济学(38253)
- 农(36751)
- 江(36056)
- 经(35379)
- 北京(34783)
- 院(34290)
- 经济学院(34123)
- 范(33389)
- 师范(33135)
- 科学院(29874)
- 业大(29074)
- 州(29033)
- 基金
- 项目(148374)
- 科学(117916)
- 研究(112403)
- 基金(108604)
- 家(94229)
- 国家(93481)
- 科学基金(78842)
- 社会(75249)
- 社会科(71524)
- 社会科学(71513)
- 基金项目(55763)
- 省(54860)
- 教育(50265)
- 划(47087)
- 自然(46248)
- 自然科(45156)
- 自然科学(45146)
- 资助(44858)
- 自然科学基金(44367)
- 编号(43966)
- 发(39139)
- 成果(36806)
- 部(34319)
- 重点(34093)
- 发展(32797)
- 国家社会(32539)
- 展(32279)
- 课题(32116)
- 中国(30678)
- 创(30428)
- 期刊
- 济(145530)
- 经济(145530)
- 研究(83710)
- 中国(54682)
- 农(36076)
- 管理(35930)
- 财(34839)
- 科学(33096)
- 学报(31678)
- 融(27252)
- 金融(27252)
- 教育(26405)
- 农业(24914)
- 大学(24763)
- 经济研究(24579)
- 学学(23091)
- 业经(21548)
- 技术(21375)
- 财经(20606)
- 问题(18995)
- 经(18135)
- 贸(17654)
- 国际(17039)
- 世界(16781)
- 业(14040)
- 技术经济(13725)
- 经济问题(11964)
- 坛(11879)
- 论坛(11879)
- 现代(11377)
共检索到393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敏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中国深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由过去封闭的内向型模式向开放的外向型模式的转变。1988年初,中国又提出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带动全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兰
最近,党中央提出了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沿海发展战略,这是落实党的十三大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精神的重要部署。这一战略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通过深化经济和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发展战略),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四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富有胆略的创举。为了准确地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首先必须对中央的政策精神有正确的理解,还要吸取国际经验,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政策和实施步骤,绝不可徒托空言,一哄而起。为此,我想谈谈下面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小檬 孙爱田 栾维新
本文依据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分析了2003~2008年我国东北三省与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鲁等沿海地区"三大需求"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3年均值和6年均值。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资本形成总额拉动作用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说明国家振兴东北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最终消费支出与货物和服务净流出的拉动作用又低于其他地区,扩大消费和加大出口是东北地区振兴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
地区生产总值 三大需求 东北地区振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汉超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世宝 张永学
东北亚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东北三省通过不断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将为东北振兴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东北亚有关国家也会从中受益,这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 戴月明
一、东亚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如果将过去30年间的世界经济按地区进行比较的话,那么东亚无疑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朝鲜、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内的东亚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8%,人口占世界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丹林,毛汉英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就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作了详细剖析,分析了发展态势,并利用灰色等维递补模型对到 2010 年的经济总量、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以此为基础,认为沿海地区在新世纪保持经济持续适速发展的关键在于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和建立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大沿海经济区。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 预测 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浙
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异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浙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一直实施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我国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突出。即使是在地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景邦 薛军 张虎
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给农业银行提供了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挑战。纵观当今世界,出现了三大潮流。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新的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潮流;改革与开放的潮流。这无疑有利于我们的和平建设和发展中兴。特别是随着新的技术革命,两方发达国家以及亚太地区的“四小龙”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东明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使读者对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为切入点,以出口导向理论、集聚-扩散效应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港口生长点效应,阐明了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了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紧密结合。从港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始终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它通过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开放系统等多个...
关键词:
港口经济 集聚-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福柱 孙明艳
新形势下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沿海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文章采用产值份额测算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使用海洋经济的引致增长弹性、引致财政弹性、引致就业弹性和引致技术进步弹性测算其间接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于其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方面,海洋第二、三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则表现为较强的间接带动效应。由于地区海洋主导产业部门的不同,各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强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沿海地区 带动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建人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北三省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理、资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三省的各自特点,提出了东北三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即:黑龙江省以俄罗斯为重点,“北开南联”;吉林省以图们江开发为重点,“开边通海”;辽宁省以黄渤海为重点,“外向牵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 资源 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