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9)
- 2023(14524)
- 2022(12556)
- 2021(12104)
- 2020(10063)
- 2019(23840)
- 2018(23654)
- 2017(45623)
- 2016(24406)
- 2015(27777)
- 2014(27722)
- 2013(27550)
- 2012(25203)
- 2011(22885)
- 2010(22862)
- 2009(20950)
- 2008(20284)
- 2007(17465)
- 2006(15274)
- 2005(13451)
- 学科
- 济(107503)
- 经济(107405)
- 管理(65288)
- 业(63191)
- 企(51252)
- 企业(51252)
- 方法(50488)
- 数学(44309)
- 数学方法(43621)
- 中国(28087)
- 农(27345)
- 贸(27246)
- 贸易(27233)
- 易(26441)
- 地方(23039)
- 业经(22802)
- 财(21184)
- 学(20345)
- 农业(17969)
- 制(17121)
- 理论(16690)
- 技术(15740)
- 和(15652)
- 环境(15353)
- 银(14122)
- 银行(14089)
- 产业(14085)
- 融(14007)
- 金融(14004)
- 行(13520)
- 机构
- 大学(349710)
- 学院(348225)
- 济(148224)
- 经济(145416)
- 管理(139088)
- 理学(121249)
- 理学院(119925)
- 研究(119595)
- 管理学(117728)
- 管理学院(117126)
- 中国(88616)
- 京(74933)
- 科学(72378)
- 财(61831)
- 所(59355)
- 研究所(54457)
- 中心(52965)
- 农(52228)
- 财经(50740)
- 业大(50020)
- 江(48090)
- 北京(47839)
- 经(46216)
- 范(45515)
- 师范(45152)
- 经济学(45132)
- 院(43562)
- 州(41933)
- 农业(40898)
- 经济学院(40870)
- 基金
- 项目(240514)
- 科学(189551)
- 研究(176527)
- 基金(175520)
- 家(152769)
- 国家(151613)
- 科学基金(130184)
- 社会(111847)
- 社会科(106189)
- 社会科学(106161)
- 基金项目(92489)
- 省(91557)
- 自然(84216)
- 自然科(82314)
- 自然科学(82296)
- 自然科学基金(80793)
- 教育(80430)
- 划(77552)
- 资助(73971)
- 编号(71148)
- 成果(57435)
- 部(53733)
- 重点(53686)
- 发(52098)
- 创(49843)
- 课题(48985)
- 创新(46558)
- 国家社会(46306)
- 教育部(46293)
- 科研(45710)
- 期刊
- 济(156689)
- 经济(156689)
- 研究(103704)
- 中国(62267)
- 学报(52036)
- 管理(51169)
- 科学(49654)
- 农(47294)
- 财(43560)
- 大学(39778)
- 学学(37367)
- 教育(36885)
- 农业(33753)
- 技术(30714)
- 经济研究(27155)
- 融(26867)
- 金融(26867)
- 业经(25390)
- 财经(23970)
- 贸(21772)
- 问题(21596)
- 经(20630)
- 国际(18928)
- 业(18496)
- 图书(17601)
- 技术经济(17537)
- 统计(16680)
- 科技(16538)
- 世界(16486)
- 商业(15892)
共检索到504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张晔
苏州的案例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中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模式,尽管在初期能迅速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演进,但也极易导致当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失衡,形成外资挤压性的二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引发本土企业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在重视本土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和发展本土企业的国际代工,努力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并实现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互动和平衡发展。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优化 案例研究 中国苏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常玉苗
江苏沿海属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的思想,形成区域产业开发模式,即节点式"产业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式"产业链"开发模式和网络式"产业集群"开发模式,并结合江苏沿海地区优势分析江苏沿海的产业开发,希望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晓琳 王怀民
利用我国沿海地区6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加工贸易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和显著的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超过了投资因素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省级水平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晔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沿海地区原有的外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持续,急需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苏州地区曾经是外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外资和外贸在苏州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面对着外资流入下降甚至撤退的态势,苏州率先走上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双循环,以及产业转型和经济模式双转型的发展道路。其中,苏州地方政府对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起了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共同塑造了苏州的新经济模式。苏州的经验和探索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外循环 双循环 模式转型 苏州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娟 陈实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迫使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向具有生产要素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文章分析了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产业转移 发展现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丽 刘卫东 刘毅
论文从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的角度,分别对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在产值总量上,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做出“贡献”,但是从弹性系数角度,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地区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渐减缓,表明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并不是导致我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罪魁祸首”,反而是减缓这种压力的主要贡献力量。但是,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早期阶段,由于部分地区急于吸引外资,以及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的确在某些方面,外资和外贸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淳
沿海主要口岸拓展转口贸易,将有效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度,从主要口岸的条件和宏观环境分析,发展转口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需制定综合性对策,切实改善经营环境。笔者建议,采取建立“一个基地”、形成“多元体系”、改善“三个条件”的措施,稳步有序地开展转口贸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洛林 宋泓 马涛
最近作者先后到宁波、杭州、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走访了40多家企业、40多家商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了解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者的深切体会是:沿海地区实现保就业、保增长的核心之一是保企业、稳出口;金融危机中,政府需要对外贸企业进行直接扶持,扩大内需替代不了外需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加工贸易行业的现状和困境,阐述产业转移升级的必然性以及苏州加工贸易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工贸易分工模式下企业的升级能力;提出重构国际—国内价值链,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转型 升级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缉慈 张晔
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将加工制造环节离岸外包的结果,它具有与创新型集群不同的形成机制。沿海外向型集群应置于全球价值链和本地供应链中来认识,而"供应链城"、"集群城镇"和"集群的集群"等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现象。沿海外向型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底竞争"和"集群转移"将成为其面临的普遍困境和显著特征。沿海外向型集群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必须向创新型集群转变,并急需公共政策的扶持和帮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以低级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既是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中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和未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的主要理由所在。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性创新经济,其基本的特征是要把竞争战略的焦点,从过去主要集聚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转化为主要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由此凸显高层次人才战略的主体地位。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承亮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与大多数学者的担心不同,本文认为"刘易斯拐点"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特别是对于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突破"低水平陷阱"、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升级的顺利实现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包括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销售渠道的升级等。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产业集群 升级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宏付
外贸竞争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经济发展,通过对江苏沿海三市外贸竞争力的分析,表明江苏沿海地区整体外贸发展水平还较低,外贸竞争力不强,出口仍以传统的优势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江苏沿海地区要策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加快产业发展为外贸出口营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要调整出口结构,培育有竞争力的外贸出口主体,促进整个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
外贸竞争力 沿海开发 比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投资效益越来越低,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难,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应结合产业生态理论,沿着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绩效的路径进行拓展。一、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传统低成本优势削弱,亟待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亚鑫 李馨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油饲兼用的农产品,其供给水平对我国的食物供给安全和物价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大豆进口国和出口国,中美贸易摩擦,大豆首当其冲成为重要谈判筹码,对国内大豆市场供需水平和市场价格形成直接影响,并进而影响国内大豆生产。文章以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沿海代表性省份,江苏的大豆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贸易摩擦对其大豆生产规模、市场价格、农民收入等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江苏大豆种植面积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大豆产量和市场价格有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严守耕地红线、藏粮于地,加大大豆良种繁育与推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增加农户大豆经营收入,增加农民种豆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大豆生产 进口依赖 供给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