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6)
2023(6939)
2022(5762)
2021(5777)
2020(4429)
2019(10394)
2018(9931)
2017(18720)
2016(10081)
2015(11537)
2014(11335)
2013(11465)
2012(10867)
2011(10037)
2010(10002)
2009(9372)
2008(9185)
2007(7993)
2006(7389)
2005(7000)
作者
(28731)
(24279)
(24089)
(23201)
(15414)
(11541)
(10768)
(9344)
(9333)
(8611)
(8522)
(8116)
(7860)
(7756)
(7666)
(7399)
(7113)
(7052)
(6820)
(6690)
(6105)
(5823)
(5782)
(5442)
(5404)
(5339)
(5284)
(5105)
(4860)
(4843)
学科
(49255)
经济(49208)
管理(23830)
(22338)
中国(17211)
方法(16981)
(15531)
数学(15505)
数学方法(15330)
(14870)
企业(14870)
(11645)
贸易(11638)
(11408)
农业(10312)
地方(10252)
(9918)
(9795)
(9770)
业经(9197)
土地(8883)
(8017)
银行(8013)
(7968)
(7770)
环境(7645)
(7376)
金融(7374)
(6681)
关系(6662)
机构
大学(148026)
学院(146946)
(70288)
经济(69125)
研究(60025)
管理(51523)
中国(49025)
理学(42974)
理学院(42398)
管理学(41824)
管理学院(41554)
科学(33806)
(33527)
(31164)
(30872)
研究所(27810)
中心(26698)
(24610)
财经(24610)
经济学(23460)
(22550)
北京(22341)
(21566)
(21299)
经济学院(21124)
(20637)
师范(20520)
科学院(19386)
业大(19201)
农业(19123)
基金
项目(94362)
科学(74710)
研究(71793)
基金(70033)
(61855)
国家(61410)
科学基金(50785)
社会(47810)
社会科(45272)
社会科学(45260)
基金项目(35921)
(32731)
教育(31761)
自然(29842)
(29482)
自然科(29107)
自然科学(29100)
资助(28764)
自然科学基金(28556)
编号(28054)
成果(23942)
(22747)
(22283)
中国(22172)
重点(21947)
国家社会(21262)
课题(20222)
教育部(19363)
(19056)
(18937)
期刊
(82031)
经济(82031)
研究(50464)
中国(34401)
(24742)
科学(22188)
(22183)
学报(21206)
管理(18999)
农业(17010)
(16310)
金融(16310)
大学(16110)
教育(15148)
学学(15008)
经济研究(13625)
财经(12779)
(11974)
业经(11878)
问题(11773)
(11270)
国际(10715)
技术(10682)
世界(10388)
(8986)
资源(8962)
经济问题(7155)
技术经济(6863)
统计(6273)
(6185)
共检索到237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凤君  张晓平  王长征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沿海地区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必将导致一系列重大人地关系矛盾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利用问题。该文在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食物安全与耕地资源储备、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等沿海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土地利用问题,并提出了保障沿海地区粮食安全的途径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模式,强调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调整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制定科学的规划,指导其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彦随  彭留英  王大伟  
引进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优势度和类型复杂度评判指标,重点揭示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程度、时空差异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东南沿海地区耕地减少122.2×104hm2,建设用地增加85.9×104hm2。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态势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变动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个体股份机制的创新为沿海土地利用类型快速转换提供了政策平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原动力,并通过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包括开发区)、中心村镇建设而作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全过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焱中   宋有涛   薛依婷   贾长庚   王子超   张国徽  
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全面估算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揭示ESV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的耕地及林地急剧收缩,建设用地及养殖塘快速扩张。ESV从2000年的1 015.6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 385.23亿元,主要归因于水域及养殖塘的变化,对ESV贡献最大的是水文调节功能。自然条件决定了辽宁沿海地区ESV基本的空间分布,人为活动加强了ESV的分异特征。各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辽宁沿海地区ESV的空间格局产生了较强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玉珠  林晨  金志丰  方飞  周生路  
吸附态磷是主要的面源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水域环境质量恶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科学估算吸附态磷污染负荷能够为治理沿海地区非点源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以遥感影像、降雨监测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侵蚀、泥沙输移率、磷富集系数等影响因子,构建吸附态磷负荷估算模型,估算了江苏沿海地区2000~2010年吸附态磷负荷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明显增加,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由105.89 kg/km2·a增长至201.67 kg/km2·a,吸附态磷负荷总量由3 284t增长至6 2...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伟元  
以海口市为例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土地利用中的几个特点和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合理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洋洋  吕晓  黄贤金  于淼  
论文以江苏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基础,在GIS、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的支持下合成时间序列表征下的耕地利用转型图谱、耕地利用转型模式图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谱,据此揭示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00年阶段耕地以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占用为主,补充耕地来源除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外,还包括了草地,耕地占用大于补充。空间差异以"耕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最为明显,空间分离度低。2)2000—2010年阶段耕地占用的去向增加了未利用地,草地仍是主要的耕地补充来源。空间上以"耕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水域"图谱变化最为显著,空间分离度变大。3)1990—2010年耕地利用转型模式以后期变化最为显著。4)近20 a间,江苏沿海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170.85×108元提升为182.23×108元,水域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主要的贡献类型。耕地利用转型导致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耕地→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生态减值图谱类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艳  刘立意  濮励杰  柳玉梅  徐飞  余成  
随着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长三角区域欠发达地区乡村耕地资源利用呈现新特征,从主体角度开展该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研究对乡村治理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江苏盐城和南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资源利用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地区不同耕地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耕地资源利用行为意愿主要直接受到农户户主个人及家庭特征和耕地资源禀赋特征两个因素影响,政策认知以及技术与资金使用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且程度较弱。苏北沿海地区乡村治理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开展农户分类管理与引导,促进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户技能与政策培训,探索农业服务新模式,促进耕地资源精准管理、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目标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晋民  段瑞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勇军  汤筱晓  
针对中国沿海地区数量众多、规模巨大、布局分散的产业集群,本文作者曾提出了进行跨区域产业集群整合的必要性,并根据各集群之间联结方式的差异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集群内与集群间产业链整合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沿海地区计算机制造业集群的现状,提出计算机制造业进行集群间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研究如何突破计算机制造业集群进行产业链整合的障碍以及具体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华县土地利用实行区域项目用途管制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采取县人大立法、县政府监督、控制的办法,对各类用地实行区域、项目、用途管制,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几年来,江华县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乱占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宇  刘彦随  王玉华  
土地资源的短缺、质量退化与低效利用,已成为影响沿海发达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决策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人地矛盾激化和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特殊的人文生态脆弱区,受到了包括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密切关注,尤其是近10多年来在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以土地科学研究新方向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为基本背景,从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转换格局、驱动力因素辨识与驱动机制、土地利用转换的效应、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与调控等方面,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研究进行了初步梳理和评述,并指出今后应重视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倩  王安  王杰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堪称世界奇迹。在此过程中,一个显著特征是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更快。是何因素导致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本文通过构建互为补充的两种度量市场发育水平的指标,在控制了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运用28个省份1985—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市场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地,为了使结果更加可信,本文还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均表明了市场因素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姬超  
任何经济体的扩张都发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当中,先行地区与后发地区同属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先行地区构成了后发地区经济扩张的重要前提和背景。结果是后发地区的增长过程也将呈现与先行地区非常不同的特征,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增长的速度上,而且还体现在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技术体系,同时也体现在经济扩张过程中直接模仿或借鉴的各种制度性手段,而以上这些工具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先行地区则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存在。因此,得益于整体的突发制度演变并耦合了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换代机遇期,我国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沿海地区的转型在于实现四方面的路径转变:从增长的“总量导向”向增长的“质量导向”转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姬超  
任何经济体的扩张都发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当中,先行地区与后发地区同属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先行地区构成了后发地区经济扩张的重要前提和背景。结果是后发地区的增长过程也将呈现与先行地区非常不同的特征,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增长的速度上,而且还体现在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技术体系,同时也体现在经济扩张过程中直接模仿或借鉴的各种制度性手段,而以上这些工具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先行地区则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存在。因此,得益于整体的突发制度演变并耦合了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换代机遇期,我国沿海地区迅速崛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红亮  陈百明  刘盛和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要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相关研究的缺乏给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挑战。山区是中国用地情况复杂、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的区域,研究山区的土地利用统筹问题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北京市山区为例,首先提出以流域和集中发展区域为切入点,统筹山区土地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继而用水滴模型和其他ArcGIS方法将北京山区划分为拒马河-大石河、永定河、温榆河、妫水河、白河、潮河、河等八大流域,并用逐步筛选法选出燕房新城、韩村河-张坊、门头沟新城外围、斋堂、南口、延庆新城外围、永宁、怀柔新城外围、汤河口、密云新城外围、太师屯、金海湖、大华山等13个集中发展区域,最后分别从空间模式和组织模式两方面,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