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6)
- 2023(6408)
- 2022(5329)
- 2021(5115)
- 2020(4295)
- 2019(10024)
- 2018(9461)
- 2017(17621)
- 2016(9276)
- 2015(10737)
- 2014(10210)
- 2013(10298)
- 2012(9757)
- 2011(9083)
- 2010(8842)
- 2009(7994)
- 2008(7837)
- 2007(6652)
- 2006(5858)
- 2005(5387)
- 学科
- 济(46031)
- 经济(45995)
- 方法(20821)
- 管理(20175)
- 业(19451)
- 数学(19089)
- 数学方法(18976)
- 中国(15454)
- 企(13222)
- 企业(13222)
- 贸(12462)
- 贸易(12454)
- 易(12205)
- 农(11420)
- 地方(8829)
- 学(8197)
- 农业(7689)
- 业经(7514)
- 制(7245)
- 环境(7224)
- 财(7184)
- 关系(6964)
- 银(6622)
- 融(6612)
- 金融(6611)
- 银行(6605)
- 行(6493)
- 出(6272)
- 发(6216)
- 和(5534)
- 机构
- 大学(140544)
- 学院(136773)
- 济(68764)
- 经济(67884)
- 研究(55956)
- 管理(50292)
- 理学(43586)
- 理学院(42996)
- 中国(42542)
- 管理学(42414)
- 管理学院(42146)
- 科学(32146)
- 京(30474)
- 所(28112)
- 财(27264)
- 研究所(26049)
- 中心(23830)
- 农(23809)
- 经济学(23202)
- 财经(22833)
- 经(21118)
- 经济学院(21066)
- 业大(19808)
- 院(19768)
- 北京(19757)
- 农业(18738)
- 范(18005)
- 师范(17866)
- 科学院(17820)
- 江(17817)
- 基金
- 项目(95981)
- 科学(77026)
- 基金(73834)
- 研究(68242)
- 家(66200)
- 国家(65779)
- 科学基金(55428)
- 社会(47312)
- 社会科(45165)
- 社会科学(45155)
- 基金项目(38414)
- 自然(34541)
- 自然科(33737)
- 自然科学(33725)
- 自然科学基金(33157)
- 省(32418)
- 资助(30705)
- 教育(30193)
- 划(29653)
- 编号(24178)
- 部(23093)
- 重点(22206)
- 国家社会(22031)
- 中国(22023)
- 发(21451)
- 教育部(19887)
- 创(19587)
- 成果(19418)
- 创新(18543)
- 人文(18513)
共检索到204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涛 张雪 马萍 姜明辉
文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991~2010年沿海、内陆区域要素跨区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要素跨区流动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在要素跨区流动中,资本要素配置趋于无效率,劳动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劳动要素跨区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大于资本要素。生产要素跨区流动拉大区际之间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徐玉梅 斯铁鑫
多要素匹配是沿海地区演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究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多要素匹配度及其影响因素则是沿海地区陆海统筹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鉴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省(市、自治区)数据,采用DCI模型、主导要素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陆海多要素的匹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陆域驱动型省份有辽宁、河北和山东,海域驱动型省(市、自治区)有广西、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陆海互动型省(市)有上海和广东,多数省(市、自治区)多年间陆海功能交互驱动,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2)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要素交互驱动,对各个省(市、自治区)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别,主导或拉动陆海多要素系统发展;(3)陆海多要素匹配度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产业结构、政府调控力、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人才支持力、社会发展水平。研究结论为陆海统筹建设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子浩 古恒宇 沈体雁
本文以中国地级市单位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从沿海-内陆城市的分析维度,探讨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迁入人口受到迁入地区就业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薪资所得、产业结构等经济、社会因素,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将吸引越多的人口迁入。这些迁入人口虽可能给予沿海地区强大的经济动力,但同时也使地方公共品出现拥挤效应,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迁入人口 沿海城市 就业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柳 江静
中国FDI分布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占大多数,内陆地区占很少部分。本文利用1992-2005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沿海FDI跨区域的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继续深化和加大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同时也是促进内陆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以来,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战略取向。沿海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先导,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仅对内陆地区的资源依赖程度减小,而且因其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减缓了对内陆市场的压力。内陆地区则主要依托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同时占有沿海地区经济外向发展后腾出的部分发展空间,经济发展速度相应加快,未来一个时期,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两大区域并存仍将构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但是,随着内陆地区逐步扩大开放,这两大区域的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生华
内陆开放与沿海开放互补的比较研究姚生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的障碍。东西部发展差距何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东部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本文利用1997、2007年中国8地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影响的溢出与反馈效应的动态变化。三大类系数测算结果显示:区域内乘数效应大于区域间溢出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大于区域间反馈效应;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内乘数效应在下降、而区域间溢出与反馈效应在上升。对比沿海与内陆地区对对方的溢出效应系数,发现沿海地区小于内陆地区,但引入规模效应后,由于沿海地区有着更大的最终产出规模,它对内陆地区的实际溢出效应大于内陆地区对它的实际溢出效应。产业层面的分析表明建筑业与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沿海与内陆共同的具有较大溢出效应的产业,对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李子奈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总结了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区域间反馈效应的经济含义,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相互关系、乘法分解与加法分解的一致性问题,以及统一以最终需求为出发点的测度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年第一份中国8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内陆地区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甚至于还不及内陆地区对沿海地区的溢出效应。正是由于这一影响,中国内陆地区的反馈效应不及沿海地区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力
南美科隆、马瑙斯自贸区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自贸区实践之一。科隆自贸区是沿海型自贸区的典型,它拥有优越地理条件,实行最宽松自由的自贸区管理模式,成为美洲国际货物转运和航运中心。马瑙斯自贸区是内陆型自贸区的典型,它通过宽严适度的税收减免措施使之发展成为内陆外向的加工贸易中心。科隆自贸区的实践不但直接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而且对我国其他申请中的沿海型自贸区建设有借鉴作用。马瑙斯自贸区则对我国申请中的内地型自贸区建设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凌 温海珍 贾生华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短期波动的决定因素,分析均衡因素之外的房价变化自相关和均值回复特点。研究方法: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沿海和内陆城市房价变化均有回复到均衡价值倾向,但沿海城市的房价变化具有显著自相关特点。研究结论:中国沿海和内陆城市房价波动特点存在明显差异,沿海城市收入高、人口密度大、建设成本增长快等因素促使了房价变化强自相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守贵 沈正平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沿海与内陆关系的新特点。指出由于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市场参与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区域性市场从自我封闭走向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大规模开放,使得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间接联系为主转变为横向直接联系为主。这种转变对于缩小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守贵
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信息化。而西部一批中心城市逐步建设为信息节点 ,使沿海与内陆通过大城市之间加强联系 ,扩散为广大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有机联系。在这种情况下 ,技术创新的快速扩散使沿海与内陆关系呈现出互相依赖与互相融合的新特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艺莹 张少杰 宋海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范金 戴枫
研究目标:基于分工视角测度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及沿海地区出口对于内陆省份的带动效应。研究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对嵌入式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经济增长和贸易核算。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以来各地区垂直专业化分工整体水平有所上升,但各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本地生产经营活动拉动,但参与GVC和NVC分工是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由于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各地经济2008年以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更多依赖本地生产经营的拉动;沿海地区出口对内陆省份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农业等行业,说明内陆省份主要通过向东部地区提供生产原材料方式间接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研究创新:基于GVC和NVC融合互动视角,对沿海地区出口带动内陆省份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出口带动 专业化分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玮
投资中国的西进序曲从沿海向内陆辐射的雁行模式正在生成初露端倪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梯度推进的战略布局逐步确立,中国中西部地区目前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专家们说,来自外商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将在这一广阔地域掀起新一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