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8)
2023(11389)
2022(9599)
2021(8865)
2020(7600)
2019(17750)
2018(17249)
2017(32888)
2016(17879)
2015(20715)
2014(20619)
2013(20946)
2012(20045)
2011(18471)
2010(18402)
2009(17452)
2008(17387)
2007(15554)
2006(13792)
2005(12754)
作者
(54303)
(45849)
(45664)
(43824)
(29300)
(22024)
(20875)
(17846)
(17261)
(16232)
(15926)
(15172)
(14703)
(14599)
(14593)
(14278)
(13549)
(13454)
(13184)
(13162)
(11487)
(11421)
(11067)
(10433)
(10431)
(10392)
(9947)
(9888)
(9330)
(9274)
学科
(101249)
经济(101162)
管理(46675)
(45078)
方法(39666)
数学(35731)
数学方法(35511)
(33671)
企业(33671)
中国(25320)
(23699)
地方(22521)
(19497)
(19095)
(17827)
贸易(17819)
业经(17679)
(17288)
农业(15895)
(15394)
地方经济(14585)
环境(13667)
(13524)
金融(13521)
(13159)
银行(13134)
(12695)
(12611)
(11333)
(11220)
机构
大学(276449)
学院(273605)
(131520)
经济(129256)
研究(103880)
管理(99387)
理学(84983)
理学院(83946)
管理学(82687)
管理学院(82171)
中国(78982)
科学(61045)
(59050)
(55900)
(54138)
(49300)
研究所(49180)
中心(45896)
财经(44978)
经济学(43439)
(40861)
(40157)
业大(40007)
经济学院(39085)
农业(38923)
北京(37858)
(36119)
(35288)
师范(34961)
财经大学(33202)
基金
项目(176669)
科学(138757)
基金(130798)
研究(127054)
(115142)
国家(114276)
科学基金(95898)
社会(84410)
社会科(80073)
社会科学(80050)
基金项目(68221)
(65446)
自然(59630)
自然科(58249)
自然科学(58225)
自然科学基金(57238)
教育(56890)
(56241)
资助(54569)
编号(48916)
(40912)
重点(40395)
(40239)
成果(40193)
国家社会(36742)
(35683)
教育部(34938)
中国(34717)
课题(34106)
科研(33821)
期刊
(148043)
经济(148043)
研究(86304)
中国(51916)
(45314)
学报(44621)
(42705)
科学(41049)
管理(35760)
大学(33274)
学学(31648)
农业(30805)
(25972)
金融(25972)
经济研究(25370)
财经(23837)
技术(22419)
教育(21625)
(20754)
业经(20315)
问题(20080)
(17947)
(17442)
世界(16559)
技术经济(15990)
国际(15767)
统计(14632)
(12979)
经济问题(12655)
资源(12500)
共检索到417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锦莲  余红  叶香美  李崇光  
本文将我国油菜主产的 1 5个省市按自然生态区分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和西北 4个区 ,根据国家计委等七部委合编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 985年和 2 0 0 0年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油菜的微观经济效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并进行区域聚类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宝林  史清华  
山西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山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张宝林史清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及其粮食的增长与发展。如何诱导农户增加农业及粮食生产投入,关键在于农业及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南  刘江帆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开通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评估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中所产生的微观经济效益。在分析高速公路带来的直接微观经济效益即公路使用者效益(包括运输成本降低效益、旅行时间节约效益、交通事故减少效益),通过浙江杭甬高速的定量分析给出了实例。定量分析显示,自从杭甬高速1996年12月开通以来,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微观经济效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俊  
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市场中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信息商品的价格确定及其变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信息商品价格决定规律和信息商品的价格衰变规律,并对信息市场的特殊性作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陈玉兰  刘瑞峰  宋玉兰  
地理标志在提升地方特色产品形象、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基于地理标志果品库尔勒香梨,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地理标志对香梨经济效益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地理标志果品认证后较认证前,使得总成本降低,产量、平均售价、产值、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都增加,增幅最高的是成本利润率,为1 055.29%。文章分析了认证地理标志对提高新疆库尔勒香梨经济效益的作用,讨论了地理标志对库尔勒香梨产业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海龙  刘尊文  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骁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视野出发,从外部性、规模经济以及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等当前阻碍循环型经济活动利益生成的微观经济问题入手,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造成产品价格体系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规模收益递增的循环型产业因缺乏足够市场规模而处于竞争劣势,以及高贴现率等因素对投资期较长的循环型产业投资与循环型耐用产品消费决策的不利影响,为相应的市场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时荣  蔡希贤  
在短期成本代价与长期成本收益下,WTO对我国商业有不同的 影响。从长期发展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商业是利大于弊,我国商业服务贸易可 借鉴与利用发达国家的“后发利益”,形成“后发优势”,获取“后发效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民春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了互联网及其信息的边际效用、公共性、外在性及使用免费的有关问题。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的边际效用在一定范围内将出现递增 ,并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特性 ,但有较强的排他性。外在性能改变市场交易者信息分布的不均衡性 ,但同时外在性会引起网络负效应和新的市场失灵。网络用户在享受免费的信息服务时 ,也将承担免费引起的亏损风险。通过互联网传递的公共免费信息 ,将在全球范围呈现均匀分布 ,对解决市场中信息非对称的分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健明  高鹏飞  郭丽娜  张晓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养老金融作为支撑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以及依靠子代赡养的养老方式,成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养老金投资效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投资养老金融市场与投资子女获得养老保障的经济效用,发现子代赡养的养老方式,其投资传导机制产生的负效应比投资养老金融市场更为显著,继而揭示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的微观动力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海涛  郑垂勇  
文章主要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厂商理论、社会福利和外部环境四个部分来分析电子政务的价值,并在前人的分析基础上利用成熟度空间来构建电子政务价值的计算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强  汤俊芳  钟书华  
转移价值、技术溢出价值、共生规模价值与治污成本削减是推动企业构建工业共生系统的核心经济驱动力,工业共生促进了物质与能量的集约使用,使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最优化所能获得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承亮  
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消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未来消费可替代,不存在消费刚性;二是消费者的预期收入至少保持不下降。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和经济运行状况下,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况下,降息不仅不能刺激消费,反而会对现期消费起到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岸元  
本文在既定土地占有关系的基础上,从不完全竞争、产量风险、交易成本、监督劳动费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地主制租佃史中的分成制、定额制、工资制三种租约选择。对多种租约并存的租佃结构,以及不同地区对不同租约选择的偏重,给出了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