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1)
2023(7368)
2022(6053)
2021(5909)
2020(4833)
2019(11297)
2018(10916)
2017(20442)
2016(11110)
2015(12307)
2014(12105)
2013(12247)
2012(11530)
2011(10562)
2010(10351)
2009(9307)
2008(9307)
2007(8007)
2006(6884)
2005(6292)
作者
(32366)
(26959)
(26937)
(25976)
(17258)
(13264)
(12242)
(10674)
(10282)
(9635)
(9604)
(8973)
(8833)
(8822)
(8673)
(8314)
(7942)
(7942)
(7793)
(7754)
(6879)
(6760)
(6563)
(6103)
(6079)
(6066)
(6036)
(5769)
(5638)
(5605)
学科
(47881)
经济(47838)
管理(27136)
(26527)
方法(22829)
数学(20963)
数学方法(20775)
(20352)
企业(20352)
中国(15841)
(11649)
(11205)
贸易(11199)
(11053)
(11044)
(10436)
(9269)
业经(8445)
(8334)
银行(8318)
(8045)
农业(7604)
(7580)
金融(7578)
环境(7269)
(6825)
技术(6755)
地方(6751)
(6534)
(6335)
机构
大学(158906)
学院(155626)
(73258)
经济(72158)
研究(63281)
管理(56562)
中国(48732)
理学(48732)
理学院(48135)
管理学(47403)
管理学院(47115)
科学(38265)
(34758)
(32757)
(31723)
研究所(30206)
(29951)
中心(27509)
财经(25568)
经济学(24129)
业大(24099)
(23718)
农业(23593)
(23005)
北京(22626)
经济学院(21715)
(21062)
科学院(20119)
(19485)
财经大学(19368)
基金
项目(108926)
科学(85795)
基金(81627)
研究(75788)
(73753)
国家(73269)
科学基金(61044)
社会(50340)
社会科(47979)
社会科学(47966)
基金项目(42022)
(39299)
自然(39173)
自然科(38326)
自然科学(38308)
自然科学基金(37641)
(34635)
资助(34455)
教育(33899)
编号(26886)
(25624)
重点(25476)
(23657)
中国(23174)
国家社会(22764)
(22317)
成果(21995)
教育部(21592)
创新(21173)
科研(21094)
期刊
(73822)
经济(73822)
研究(48195)
中国(31766)
学报(29084)
(26349)
科学(26217)
(23815)
大学(21699)
学学(20712)
管理(20694)
农业(18621)
(14951)
金融(14951)
经济研究(14127)
教育(13461)
财经(13116)
(11919)
技术(11759)
(11466)
(10679)
问题(9972)
世界(9861)
国际(9616)
业经(9208)
统计(8314)
技术经济(8066)
资源(7937)
(7679)
科技(7564)
共检索到233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栾淑丽  任红艳  施润和  崔成  
[目的]加强并高质量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是丰富食用油供给体系的重要手段。全面评价我国油茶种植的适宜性,是科学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基础。[方法]基于2008—2018年油茶产业发展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2009—2018年的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性状数据等环境数据,从规模和效率2个角度分析各省当前油茶种植及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同时根据油茶种植对气象、地形、土壤等因子的要求,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油茶种植潜力评价结果,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结果表明,最适宜栽培区集中于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湿热地区,主要有江西、湖南、福建大部,广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其中,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具有较高的规模充分程度;河南、广东、福建、湖南具有较高的效率充分程度;湖南、安徽、河南规模和效率充分程度均较高。我国油茶种植以及产业发展潜力较高,尤其以广西省和云南省等地区为甚。[结论]我国适宜种植油茶和发展油茶产业的地区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建议加强油茶种植基地等建设,以提升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水平。本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并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雪  陈良松  马友华  王静  唐欣  
[目的]调整和优化茶叶布局和生产,充分发挥六安市的自然资源优势。[方法]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择与茶叶生长相关的养分、土壤、理化性状和立地条件等13个因子为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权重,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实现六安市茶叶适宜性评价。[结果]六安市适宜茶叶种植区面积为1.329 8万hm2,占该市茶园面积的36.4%。[结论]高度适宜区面积为5 504.3hm2,主要分布于霍山县和金寨县,山高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多、土壤疏松、土质肥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薄晓智  石晓宇  赵炯超  林倩  史梦霞  商蒙非  褚庆全  
为探究中国裸燕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利用MaxEnt模型,基于1991—2017年全国707个标准气象站点数据,结合裸燕麦地理分布信息,分析影响裸燕麦分布的气候指标并对裸燕麦潜在适宜区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从16个潜在气候因子中筛选出影响裸燕麦种植分布的4个主导气候因子,分别为:年降水量、年平均最低气温、日均温≥30℃日数和气温年较差;其最适宜阈值分别为302.7~462.8mm、-3.5~1.0℃、2.3~21.1d和29.2~37.4℃。MaxEnt模型模拟裸燕麦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与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86.37×103、780.72×103、2 593.53×103和5 894.10×10~3 km~2,分别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00%、8.09%、26.86%和61.05%。中国裸燕麦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多数分布在华北和西北,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河北与山西两省的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南部以及青海省中东部,另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也有零星最适宜区分布。中国东北地区西部的适宜区面积辽阔,发展裸燕麦规模种植的潜力较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洋  何春阳  李晓兵  
本文选取普洱茶树的起源地云南作为研究区,综合考虑普洱茶树的自然立地条件与大规模种植的便利条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而划分适宜性等级、分析统计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普洱茶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能定量、直观地获取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与空间信息,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2)云南省内,共有面积约为6400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68%的土地比较适宜大规模种植栽培型普洱茶树,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化种植潜力;3)自然立地条件是决定普洱茶品质及其价值的至关重要因素,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思思  龙秀琴  赵卫权  张洪亮  李安定  李威  
[目的]百香果近几年在贵州域内推广种植,因本地整体气候环境条件与其最优生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百香果无法越冬、成熟果实产量和质量较低等问题,因此分析贵州省百香果种植适宜性对其产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百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分为两层:生长适宜层与现状限制层,生长适宜层除了5项常规生长指标(常年均温、最冷月均温等)外,考虑贵州百香果种植低产、质低的问题,引入百香果关键生长期(5—11月、7—8月)的温度作为生长指标之一;现状限制层包括5种不宜种植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重度石漠化、极度石漠化以及坡度大于25°地区。运用空间叠加、栅格计算以及空间统计等GIS方法得出百香果种植适宜评价结果。[结果]①评价等级面积:不适宜>次适宜>适宜,面积分别为1 456.096 457万hm~(2)、274.224 849万hm~(2)、31.348 694万hm~(2),全省无最适宜区分布。②次适宜区面积较广,但在黔西和黔中地区分布面积较少;适宜区涉及到25区县,81.71%适宜区集中在南北盘江流域低热河谷区域。③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区县为基本单元,根据适宜性程度进行百香果产业发展区划,其中重点5个、一般区11个、分散选育区27个、非推荐种植区45个。④可种植百香果贫困区县有22个,占贫困县总数的66.67%。[结论]贵州省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百香果,33个贫困县中10个贫困县区县可作为百香果产业发展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代劲松  曹林  王婧琦  汪贵斌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成为目前国际上关注的热点之一,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降尺度历史(1960~2009年)和未来(2010~2099年),来源于全球环流模型MIROC3.2medres A2情景)高分辨率年均温数据为基础;首先,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对亚热带地区1980~2009年、2010~2039年、2040~2069年和20 70~2099年时期油茶温度适宜性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计算,并将其划分为最适宜型、适宜型、次适宜型和不适宜型。适合油茶生长区域有着较为明显的向北偏移趋势,适宜型区域到2010~2039年时期已经到达亚热带的东北部边界,最适宜型区域到20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少军  周广胜  房世波  
【目的】天然橡胶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受气候因素限制,中国种植橡胶树范围有限,迫切需要厘清天然橡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域。本研究旨在划分出中国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以阐明中国橡胶树种植的气候差异格局。【方法】根据中国橡胶树种植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和生物学特征,基于橡胶树种植存在概率、橡胶树台风影响概率和橡胶树寒害影响概率,分别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影响橡胶树种植的5个主导气候因子(最冷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月平均温度≥18℃月份、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计算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数。根据台风历史资料和橡胶林台风灾害分级标准计算橡胶树台风灾害指数、参照《橡胶寒害等级(QX/...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居琦  周广胜  
【目的】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揭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可为优化双季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区域和年尺度选取影响中国水稻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利用双季稻的地理分布信息及其对应的气候资料,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并构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结果】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年降水量、最暖月平均气温和稳定通过18℃持续日数,它们对双季稻种植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潜在气候因子的99.1%;基于主导气候因子和最大熵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丽君  徐大伟  辛晓平  
草种栽培区划是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实行草种区划,不但可以充分发掘利用现有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还可以避免有些地区引种筛选的重复劳动和盲目的国外引种的失败。文章以我国主要的优良牧草—羊草为研究对象,开展羊草在我国适宜性区划与种植现状的研究。适宜性区划是基于自然要素的生态适宜性模型,结合牧草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各因子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联系牧草实际生产情况完成,种植现状通过统计数据获得。研究结果明确了羊草在全国生态范围内适宜性的分布区域,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牧草生态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区中北部,内蒙古区中东部,黄土高原区部分区域、华北区北端。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露  杨海龙  封志明  吕耀  
木薯是我国的非粮作物,是生产生物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广西是木薯的传统种植区域,随着木薯需求量持续增长,其种植潜力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重视。本文从广西木薯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土壤适宜性、地形适宜性和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限制性出发,较为系统地评估了广西木薯种植的自然适宜性和社会限制性,定量揭示了广西木薯种植的土地潜力、可能规模及其地域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木薯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地形条件,其次是土壤因素;若不考虑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限制性,广西3/5的土地适宜木薯种植;但考虑到土地利用的社会限制性,广西适宜木薯种植的土地则只有115.5万hm2;与目前已种植木薯22.3万hm2相比,尚有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睿文  周忠发  黄登红  黎前霞  胡灵炆  
目前,全国的火龙果种植已达一定规模。但已有的火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往往仅考虑气候条件,未能考虑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区等因素。[目的]为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生境背景,改进火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方法。[方法]研究选用温度、光照、土壤pH值、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生境因子,构建包括地形、气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rc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以县域和乡镇空间尺度划分贵州高原山区火龙果种植适宜分区。[结果]结果表明:①通过该方法分析显示,贵州省火龙果种植适宜区为35 205hm~(2),次适宜区为5 695hm~(2),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0.20%、0.03%;②罗甸县、贞丰县、望谟县为推荐种植县,适宜综合种植面积分别为13 979hm~(2)、9 060hm~(2)、6 568hm~(2);册亨县、镇宁县和关岭县为一般种植县,适宜种植面积分别为5 413hm~(2)、3 357hm~(2)、1 123hm~(2);安龙县、平塘县为分散种植县,可种面积分别为311hm~(2)、1 089hm~(2);③推荐种植县中,适宜区在罗甸县中部和南部、贞丰县东南部、望谟县南部分布较多,涵盖30个乡镇;一般种植县中,适宜区集中于册亨县东部、镇宁县南部、关岭县东南部地区的20个乡镇。[结论]本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充分考虑贵州高原山区土地资源实际情况的多因子评价,弥补了以往单因子研究的不足,可为为山地农业产业布局和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延琼  李韵  章家恩  秦钟  李逸勉  
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水稻种植进行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用特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从气候和地形条件两方面确定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广东省水稻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3的叠加分析功能,得到广东省水稻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为双季稻最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2.07%;粤中北内陆地区为双季稻次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2.42%;粤北山区的大部分为双季稻的基本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2.86%;粤西北边境山区为双季稻不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65%。获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珑  何英彬  王向一  陈慧聪  王用业  吴秀英  宁炯  张志良  焦宜帆  
[目的]为优化我国冷凉区作物种植结构布局,选择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冷凉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开展典型马铃薯早熟、中晚熟品种种植适宜性研究。[方法]根据马铃薯干重与生育时间函数关系获取以每天为评价基本单元的纵向加权精细化赋值,基于随机森林方法获取横向环境指标精细化加权值,生成马铃薯种植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应用马铃薯空间实际种植点及DSSAT-SUBSTOR-Potato模型模拟马铃薯单产,对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交叉验证。[结果](1)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的种植适宜区集中于大兴安岭林区与平原交界的缓冲地带,而马铃薯中晚熟延薯四号适宜区分布在平原、林区与平原交界处。无论是费乌瑞它或是延薯四号,其在牡丹江林前耕地区域的适宜性普遍不高,但是在牡丹江周围的平原耕地适宜性较好;(2)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与模型评价方法有关早熟品种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重合度超过70%;在生长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的适宜区评价中,由于权重和生长期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出现不同,尤其在低适宜区差异更加明显,重合度低于40%。[结论]由此可知,应用不同方法评价作物种植适宜性时,不同的品种可能获取不同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睿文  周忠发  黄登红  黎前霞  胡灵炆  
目前,全国的火龙果种植已达一定规模。但已有的火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往往仅考虑气候条件,未能考虑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区等因素。[目的]为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生境背景,改进火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方法。[方法]研究选用温度、光照、土壤pH值、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生境因子,构建包括地形、气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rc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以县域和乡镇空间尺度划分贵州高原山区火龙果种植适宜分区。[结果]结果表明:①通过该方法分析显示,贵州省火龙果种植适宜区为35 205hm~(2),次适宜区为5 695hm~(2),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0.20%、0.03%;②罗甸县、贞丰县、望谟县为推荐种植县,适宜综合种植面积分别为13 979hm~(2)、9 060hm~(2)、6 568hm~(2);册亨县、镇宁县和关岭县为一般种植县,适宜种植面积分别为5 413hm~(2)、3 357hm~(2)、1 123hm~(2);安龙县、平塘县为分散种植县,可种面积分别为311hm~(2)、1 089hm~(2);③推荐种植县中,适宜区在罗甸县中部和南部、贞丰县东南部、望谟县南部分布较多,涵盖30个乡镇;一般种植县中,适宜区集中于册亨县东部、镇宁县南部、关岭县东南部地区的20个乡镇。[结论]本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充分考虑贵州高原山区土地资源实际情况的多因子评价,弥补了以往单因子研究的不足,可为为山地农业产业布局和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路明  常庆瑞  白雪娇  
【目的】对陕西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耕地的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连接的陕西省定边县为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数学方法,从土壤管理、土壤养分、土壤性质、立地条件4个方面共选取10项指标,对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的主要指标。【结果】陕西省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可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玉米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3 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