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8)
2023(13212)
2022(11519)
2021(10997)
2020(9217)
2019(21542)
2018(21071)
2017(40949)
2016(21844)
2015(24613)
2014(24165)
2013(24354)
2012(22298)
2011(20228)
2010(19795)
2009(18123)
2008(17724)
2007(15045)
2006(12986)
2005(11561)
作者
(61137)
(50818)
(50358)
(47967)
(32585)
(24201)
(22869)
(19969)
(19268)
(17966)
(17417)
(17157)
(15966)
(15899)
(15665)
(15510)
(15133)
(14799)
(14553)
(14459)
(12517)
(12375)
(12095)
(11430)
(11241)
(11224)
(11060)
(10919)
(10068)
(9899)
学科
(93075)
经济(92964)
管理(65288)
(62345)
(52425)
企业(52425)
方法(47170)
数学(41818)
数学方法(41498)
中国(24760)
(24183)
(22713)
业经(19121)
(18945)
贸易(18935)
(18442)
(17781)
(16467)
(16195)
财务(16135)
财务管理(16112)
地方(15678)
企业财务(15477)
农业(15137)
环境(14121)
(13926)
(13731)
金融(13730)
(13495)
银行(13463)
机构
大学(316518)
学院(310979)
(133648)
经济(131256)
管理(128949)
理学(113102)
理学院(111933)
管理学(110353)
管理学院(109791)
研究(103385)
中国(78686)
(66738)
科学(60693)
(59716)
(50288)
财经(49532)
中心(46164)
研究所(45903)
(45512)
(44696)
业大(43778)
北京(42709)
经济学(41314)
(41014)
(39230)
师范(38925)
经济学院(37479)
财经大学(37406)
(37246)
农业(35031)
基金
项目(216393)
科学(172343)
基金(161875)
研究(158884)
(140163)
国家(139073)
科学基金(120838)
社会(103136)
社会科(97963)
社会科学(97940)
基金项目(85989)
(79535)
自然(78295)
自然科(76562)
自然科学(76545)
自然科学基金(75242)
教育(72232)
(68093)
资助(67354)
编号(63243)
成果(50781)
(49797)
重点(47400)
(44710)
(44530)
教育部(43523)
国家社会(43321)
人文(42339)
课题(42076)
创新(41674)
期刊
(136194)
经济(136194)
研究(92630)
中国(53187)
管理(46172)
学报(45993)
(44204)
科学(43884)
(39302)
大学(35569)
学学(33430)
教育(29928)
农业(27797)
(27104)
金融(27104)
财经(24646)
技术(24540)
经济研究(23114)
(20916)
业经(20505)
问题(17921)
理论(15639)
(15506)
图书(15499)
技术经济(15290)
(15050)
世界(14099)
实践(13992)
(13992)
科技(13938)
共检索到441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  冯俊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沪深股市内幕交易者的隐蔽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沪深股市中的内幕交易者具有隐蔽交易行为;合法获取内幕信息者的交易时距显著长于非法获取内幕信息者的交易时距;内幕交易者的交易时距与交易规模以及买入日到信息公布日的时长显著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磊  
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对样本选择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股市的内幕交易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普遍且严重的内幕交易现象,其中围绕利好消息的内幕交易尤为突出。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了加强对内幕交易进行监管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龙炳  包如元  陈小琳  
隐蔽交易是指投资者为了减少交易的冲击成本,而将大单拆分成若干中单进行交易的行为。隐蔽交易假说认为:私人信息主要通过中等规模的交易反映到股票价格变化中,股票的价格变化主要由拥有私人信息的知情交易者导致。本文从隐蔽交易假说提出前后两个阶段对隐蔽交易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指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宗容  赵山  高承佳  
股市内幕交易是国外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热点领域。国外内幕交易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 ,研究尚停留在经验水平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内幕交易研究基本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以噪音理性预期均衡模型为研究工具 ,对内幕交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 ,内幕交易对内部交易人、外部交易者和上市公司也有着复杂的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枫  
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季度交易数据分析了机构交易与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并非总是具有稳定股市的功能。机构交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随着投资者类型、股票市值和流动性水平、市场结构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后股改"时代,市场将面临非流通股股本减持的巨大压力,政策制定部门应将机构与中小股东利益集合起来,针对不同市场情况机构买卖单产生的不同影响,制定公平有效的政策和监管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汪孟海  周爱民  
本文通过对股市内不同类型交易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利用Watanabe(2002)的模型,对中国股市交易者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市的波动率与自相关性之间具有反向的变动关系;股市收益在价格下降时,比价格上升时更具有负自相关性;股市中存在着正反馈交易行为,而且波动率越大,正反馈交易越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宗新  
内幕交易行为的复杂性、难以甄别性和处罚滞后性,是各国证券监管当局面临的"执法困境"。针对内幕交易监管难题,论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构建了一个内幕交易行为"预测模型—概率测度—行为甄别"的分析框架,试图通过市场微观结构机制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我国股市存在的内幕交易及时进行预测和甄别。实证检验表明,"股改"后的全流通市场中,上市公司重大事件背后隐藏着基于私人信息的内幕交易行为概率;应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内幕交易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从而为证券监管部门及时制止内幕交易行为和打击内幕交易犯罪提供金融学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素心  王春雷  
本文通过考察内幕交易的发生与股票市场表现、市场微观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公司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内幕交易行为甄别模型,判别正确率达到97%以上。对延边公路、杭萧钢构等8只案例股票的甄别实验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目前的市场环境,研究结果将为监管部门运用金融计量方法实施反内幕交易监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冀宁  高建宁  
一、引言内幕交易(inside trade)是"证券欺诈"(securitiesfraud)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众多监管严厉的证券市场中被视为"严重侵害"普通投资者权益和降低市场效率的不法行为。"内幕交易"又被称为"知情交易",是指在证券的发行及交易过程中,若干掌握有关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价格涨跌停限制作为防止证券市场过度波动、定价偏差,促进证券市场稳定的一种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改进GARCH族模型,利用高频数据考察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存在涨幅的磁吸效应,而跌幅的磁吸效应却不甚明显。这说明涨跌停限制并非具有完全的减小波动性、稳定市场的效用。中国证券市场涨跌停限制磁吸效应的非对称性与中国证券市场限制卖空的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特有的交易行为存在一定联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郭粤  傅李洋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2009年进行重组、高送转、业绩预增和预亏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信息透明度较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法律制度环境不佳是影响内幕交易行为的主要因素。此外,还证实了在缺乏卖空机制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内幕人员利用利好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概率大于利空信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娇  
本文分析了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概念、行为特征及其危害性 ,指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内幕交易现象 ,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防范内幕交易行为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